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

2022-06-18 06:15:02 字數 4808 閱讀 4522

對教學技能的培訓與訓練,構成了教師教育發展的歷史起點。17世紀末,教師機構開始萌芽。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師能夠選擇恰當的行為方式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技巧。

教學技能是教師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通過實踐練習和反思體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學行為和心智活動方式。有三次含義:教學技能是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和心智活動方式的整體體現;教學技能的形成是內外兼修的結果;教學技能是在教師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教學技巧、教學技藝、教學藝術是教學技能不同發展階段表現出的三種不同形態。教學藝術是教學技能發展的最高形態。

教學技能既表現為教師個體的經驗,又是教師群體經驗的總結,它根植於個體經驗,又不是個體經驗的簡單描述。

教學技能的特點:1.示範性2.複雜性3.發展性4.操作性5.整體性

微格學說的創始人是美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德瓦特愛倫。

教學技能訓練的基本原則:1.目的性原則2.分解原則3.示範原則4.反饋原則5.訓練與自我完善相結合原則

教學技能訓練方法:1.觀察法2.書面作業法3.對鏡練習法4.錄音訓練法5.角色扮演法6.模擬教學7.介入教學8.教育教學實習9.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是乙個可控制的實踐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可使師範生和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

微格教學的特點:1.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2.技能訓練針對性強3.資訊反饋及時有效

微格教學的操作過程:1.理論學習和研究2.

確定要訓練的教學技能3.提供示範4.組織討論5.

編寫教案6.微格教學實踐與記錄7.反饋評價8.

修改教案,在迴圈

微格教學不能代替教育教學實習和實際的現場操作練習,而只是培養和訓練教學技能的方法之一。

備課是指教師在充分地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弄清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以及學生怎麼學,創造性地設計出 、方法適當的教學方案的過程。

備課的型別:1.備課人數的多少,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2.備課把握的內容,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3.備課時間的先後,課前備課和課後備課

備課的內容:1.備課成標準2.備教材3.備學生4.備教法5.備學法

鑽研教材的基本要求:1.通覽教材,全面理解2.精讀教材,深層領會3.精細加工,再創教材

按照一定的教學時間,可以把教學進度計畫分為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畫、單元教學進度計畫和課時教學進度計畫(即教案)。

教學目標是學校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的靈魂,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

教學目標的表述必須是外顯的而不能是內隱的。

新課程提出了立體「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是基礎性目標,過程與方法是關鍵性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終極目標。

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畫一般由標題、說明部分和教學進度三部分組成。

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畫的要求:1.要通讀教材2.內容專案要齊全3.分析要準確深入4.教學目標要明確,進度要合理科學5.措施要得力

教案的基本內容:1.教學目標2.教學重難點3.課時安排4.教法學法5.教學過程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教學程序要包括匯入、講解、小結等。

電子教案是指採用電子裝置和軟體工具設計、製作、使用與儲存的一種多**教案。

電子教案的特點:1.形象生動;2.數位化;3.便於互動操作;4.便於改作課件;5.便於攜帶和傳輸;6.便於提取與管理

課件是電子教案中的乙個獨立的部門,不同於電子教案。

編寫教案的基本要求:1.要切合實際,堅持「五性(科學性、主體性、教育性、經濟性和實用性)」;2.

要優選教法,精設課型;3.要重視「正本」,關注「附件」;4.要認真備課,糾正「背課」;5.

要內容全面,並及時調整。

課堂教學技能是整個教學技能的核心。

「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指的是課堂匯入技能。

課堂匯入技能的作用:1.集中注意;2.引發興趣;3.進入課題;

課堂匯入的型別:1.直接匯入2.複習匯入3.只管匯入4.問題倒入5.例項匯入6.審題匯入7.故事匯入8.遊戲匯入

課堂匯入的基本要求:1.匯入要有針對性2.匯入要有啟發性3.匯入要有趣味性4.要恰當把握匯入的「度」5.匯入要有藝術性

課堂授課是課堂教學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

根據課堂講授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講述、講解、講讀和講演。

課堂講授的基本要求:1.語言要規範、簡明、生動2.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饋資訊3.要與板書、體態語相配合4.緊密聯絡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課堂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設定疑問引導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行為方式。

根據布魯姆(美國)的目標分類學中關於認知目標的層次吧課堂提問劃分為回憶提問、理解提問、應用提問、分析提問、綜合提問和評價提問等。

理解提問是檢查學生對事物本質和內部聯絡的把握程度的提問。

綜合提問是要求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並在此基礎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規則等重新組合的提問。

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1.合理地設計問題2.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問3.提問目的要明確4.提問的語言要準確5.提問的態度要溫和自然6.要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

課堂傾聽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心理解和感受學生的各類語言涵義的智力和情感過程。

教育的過程是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

根據教師在傾聽學生的言語行為時是否參與其中,可把課堂傾聽分為介入型傾聽和非介入型傾聽。

課堂傾聽的基本要求:1.創設平等的師生對話情景;2.營造和諧輕鬆的課堂氣氛;3.欣賞學生的獨特性4.要傾聽不同學生的聲音;5.傾聽後要進行及時反饋

課堂對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學生、文字材料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的行為方式。

課堂對話不同於漫無目的的閒談,它是教師和學生以教材內容為「話題」或「談資」共同生成「文字」和創造「意義」的過程。

課堂對話的特點:民主性、生成性、多邊性、開放性、傾聽性

在教學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說而是傾聽——無條件地、全身心地、共情地傾聽。

課堂對話主要包括人與客體的對話、人與人的對話、人與自身的對話。

人與自身的對話時一種高階形態的對話,相當於「自省」,是指個體對自身內在經驗和外部世界的回味、認識、和**。

從本質上看,自我對話就是對自我的反思性理解,對自己過去所積澱的經驗、歷史、思想等方面多進行的**。

課堂對話的基本要求:1.營造對話的氣氛;2.選擇適當的對話話題;3.真誠地聽學生言說;4.要及時指導和修正對話

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

課堂板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配合講授,把設計好的教學要點書寫在黑板上的教學行為。

好的板書,線索明確、邏輯嚴密、層次清楚、簡潔明瞭。

課堂板書的特點:1.直觀形象性;2.高度概括性;3.藝術性

課堂板書的基本要求:1.要精選內容,突出重點;2.要調理清晰,層次分明;3.要形式靈活,布局合理;4.文字要精當;5.書寫要規範;6.時機要恰當

教學過程是乙個系統的資訊往返過程,是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作用的過程。

具體來說,教學反饋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表現在激勵、調控、媒介和**四個方面。

教學反饋的基本要求:1.要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為目的;2.要多途徑獲得學生的反饋資訊;3.反饋必須及時;4.反饋必須準確;5.指導學生學會自我反饋。

按操作手段的不同,可以把教學強化分為語言強化、標誌強化、動作強化、活動強化四種型別。

標誌強化是教師運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號、色彩對比等,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的強化。

教學強化的基本要求:1.強化目標要明確;2.強化態度要誠懇;3.強化時機要恰當;4.強化方式要靈活;5.強化要與反饋有機結合

結課的方法:1.歸納結課2.比較結課3.活動結課4.懸念結課5.

拓展延伸結課

懸念結課是指教師通過設定疑問、留下懸念啟發學生思考的結課方法。

結課的基本要求:1.結課要有針對性2.結課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3.結課要簡潔明快4.結課要有趣味性

按照作業的難以程度,可以把作業分成基礎性作業和發展性作業兩種。

布置作業的基本要求:1.內容要精心設計2.難易要適度3.數量要適當4.題目要有啟發性5.形式要靈活

批改作業的基本要求:1.批改作業要及時2.批改方式要靈活3.要尊重學生4.批改態度要認真5.批改符號要統一6.批改要與講評緊密結合

課堂觀察是指教師運用目光,從學生的動作、表情和情緒的變化中獲得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變化的教學行為。

課堂觀察的影響因素:1.學習成績2.光環效應3.期望效應4.刻板效應

課堂觀察的基本要求:1.要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2.將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結合起來3.要保持觀察的自然狀態4.要盡可能的排除各種主觀傾向

學生作業中包含兩種資訊:一種是顯性資訊,即學生有意識的注入作業中的資訊;另一種是隱性資訊,即學生無意注入的資訊

根據考試的性質和功能來劃分,有選拔性考試、水平考試和診斷性考試。

試卷設計是對試卷全域性性的安排,主要解決試題內容分布、試題教學目標分布和題型分布三個問題。

雙向細目表指的是教材內容和學習結果兩個維度。

試卷分析主要從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個方面。

試卷定量分析主要包括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析、試卷題目分析、試卷信度分析和試卷效度分析。

區分度是指試題對不同水平學生加以區分的能力。

試卷信度是指試卷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試卷效度是指試卷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程度。

教學語言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教學口語、書面語言、體態語言。

教學口語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專業口頭用語,是教學資訊的載體。

教學口語的基本特徵:1.教育性2.科學性3.針對性4.規範性5.口頭性6.啟發性7.可接受性

教學語言發音的準確、音質的悅耳對學生是一種美的享受。

根據教學口語的資訊流向可以將教學口語分為單項傳輸語言、雙向對話語言和多向交流語言。

教學口語是由語音和吐字、音量和響度、語速、語調和節奏、詞彙、語法等幾個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要素所構成的。

課堂教學的語速應以學生接受語言資訊合適為準,一般平均每分鐘左右。

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

第一章教學技能概述 1980年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體的世界教育年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策略的變化,教師專業畫的中心從群體的被動專業化轉到教師個體的主動專業發展,教師個體內在的能動性越來越被重視。這意味著,傳統上對教師的專業特性的界定 除了掌握學科內容和必要的教學技能技巧外,教師還必須擁有一種擴充套件的專業...

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

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構成了教師教育發展的歷史起點。17世紀末,教師教育結構開始萌芽。教師選擇恰當的行為方式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技巧。教學技能是包括心靈 感情和身體在內的整個人的行動,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知識 情感 行為整合的實踐。教學技能是教師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通過實踐反覆練習和反思體悟...

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

17世紀末教師教育機構開始萌芽。判斷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師選擇恰當的行為方式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技巧。判斷 第一章教學技能概述 1教學技能是教師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通過實踐練習和反思體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和心智活動方式。判斷 有三層含義 教學技能是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和心智活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