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m鐵路T梁混凝土施工方法及修補措施

2022-06-16 20:33:03 字數 5023 閱讀 8613

【內容提要】32m鐵路t樑因其斷面尺寸小,斷面形狀不利於混凝土的澆築,給混凝土的澆築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如果施工過程中未控制好施工方法,將直接影響到梁體混凝土的質量和梁的外形外觀。為了保證混凝土在3.5小時內順利澆築完成,保證梁體混凝土的質量和外形外觀,必須採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同時因施工技術、條件等影響,還要有合理的外觀修補措施。

混凝土的外觀是混凝土質量的直觀體現,因此搞好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對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 混凝土澆築方法外觀質量修補

梁混凝土的拌制

鐵路t梁混凝土配合比由鐵道部根據現場材料送樣經試驗制定。現場施工時須根據理論配合比制定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合裝置精度要滿足規範要求,水泥、水、外加劑、摻合料的稱量偏差不大於±1%,粗、細骨料的稱量偏差不大於±2%(均以質量計)。

1.1注意事項

1.1.1 拌合站的攪拌機自動稱量系統、砂、石、膠凝材料及水的計量、稱量系統,必須經過地方技術監督局標定合格後方可使用。

1.1.2 膠凝材料、水、外加劑稱量裝置每次使用前確認,每週自校一次,其它計量裝置每月自校一次,每年由地方技術監督局標定一次。

1.1.3 混凝土拌制前,應嚴格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率,一般情況下,含水率每班抽測2次,雨天應隨時抽測,並按測定結果及時調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1.1.4 新拌製混凝土前三盤測定坍落度、含氣量、出機溫度、混凝土芯部溫度,生產過程中每五盤測定一次。

1.1.5 混凝土攪拌過程故障中斷超過時,必須將攪拌機內混凝土清除,不得用於梁體施工。

1.2施工工藝

1.2.1 混凝土拌和前對裝置進行試運轉,若有異常情況立即進行檢修,能夠保持正常狀態後方可投入使用。

1.2.2 對砂、碎石隨機抽樣測定含水率。為保證試樣準確性,將砂、碎石取樣位置表面清除,不得在表層進行取樣。

1.2.3 根據測定的含水率對設計配合比進行調整,確定施工配合比,並形成書面記錄。

含水率日常測定採取「烘乾法」進行檢查,天氣突變的情況下採取「酒精燃燒法」進行檢查,確定含水率後計算每盤混凝土拌合用骨料中水的重量,並將這部分水的重量從理論計算的水重量中減掉,並編制施工配合比。

1.2.4 混凝土拌合配料單下發給拌合機當班司機後,由試驗人員監督其對拌合機引數進行修訂,保證拌合機引數與拌合配料單相符,並不定時對資料進行檢查。

1.2.5混凝土拌合採取一次投料法,施工順序如下:

先投入砂,再投入水泥、粉煤灰、礦粉、碎石,乾拌30s,然後加入水和減水劑 ,攪拌120s。

1.2.6 取試拌頭三盤混凝土進行出機檢驗,測定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含氣量等效能指標,若不合格分析原因,並對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進行狀態修正。

混凝土拌製施工工藝流程圖

2.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入模溫度不超過30℃,不低於10℃,坍落度每小時損失不超過10mm,混凝土含氣量控制在3% - 4%。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必須攪拌,不得出現罐體停轉現象。當環境溫度高於30℃時,採取在混凝土罐上澆水等方式進行降溫處理,減少因環境溫度較高引起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

環境溫度低於10℃時,對混凝土罐進行覆蓋保溫,避免混凝土溫度降低較快影響混凝土質量。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禁止加水。混凝土罐車裝料數量需根據環境溫度進行調整,環境溫度高於25℃時,每罐裝料量不得超過3m3;環境溫度高於20℃,低於25℃時,每罐裝料量不得超過6 m3。

混凝土運輸工藝流程圖

3.混凝土澆築

梁體混凝土澆築連續進行、一次成型,並應具有良好的密實度,每片梁澆築總時間不超過3.5小時,無漏振、過振現象。混凝土從梁一端開始澆築,向另一端推進,當澆築至另一端8公尺處,則從另一端開始向回澆築,然後與前期澆築混凝土合攏。

樑端部支座板處要加強振搗,馬蹄直板處混凝土澆築滿後,首先使用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振搗,然後將樑端下橫隔板處蓋板開啟,使用振搗棒插入支座鋼筋網區域加強振搗,確保支座板處混凝土振搗密實。

混凝土澆築工藝流程圖

混凝土澆築採取「斜向分段,水平分層」,斜向分段接頭不超過4公尺,水平分層第一層為保證施工需要,厚度控制在40cm,其餘層次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

混凝土澆築首先施工底板部分,其次澆築腹板金屬波紋管以下部分,這兩部分使用附著式振動器進行振搗;然後澆築腹板剩餘部分,最後澆築頂板混凝土,均使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具體澆築順序見混凝土澆築順序圖:

說明: ① 底板致馬蹄斜角底面。

② 馬蹄斜角底面至馬蹄斜角頂面上10cm。

③ 第二層頂面至跨中部分金屬波紋管上 20cm。

④ 金屬波紋管上20cm至頂板底面倒角下10cm。

⑤ 擋碴牆混凝土澆築。填充倒角部分,並進行初步振搗。

⑥ 頂板除擋碴牆外部分澆築混凝土。

⑦ 頂板振搗後,對⑤中擋碴牆進行振搗,並進行二次補料,補料後再次振搗,並清除多餘混凝土。

混凝土採用附著式振動器與插入式振動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振搗,④、⑤、⑥部分混凝土以插入式振搗為主,①、②部分混凝土以附著式振動器為主,③部分混凝土插入式振動器與附著式振動器配合振搗。附著式振動器安裝在馬蹄斜面和斜面上部外側,上下交錯布設,每間隔2m安設乙個。由於兩端馬蹄高度加高,金屬波紋管高度提高,增加兩台附著式振動器加強振搗。

插入式振動器宜快插慢拔,移動距離不超過50cm,且插入下一層混凝土的深度為5~10cm,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出現浮漿為度。振搗時間在實際操作中根據混凝土效能進行控制,防止漏振、欠振或過振現象。

插入式振搗棒使用前對梁體不同斷面頂層波紋管高度進行確認,振搗棒插入深度控制在金屬波紋管上方15cm以上,嚴禁振動棒觸碰金屬波紋管。振搗時還要防止鋼筋、橫向預留孔道金屬波紋管變形、移動及鬆動。

灌築振搗過程中有人看模及時調整預埋件、預埋筋,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處的密合情況。避免螺栓鬆動造成跑模和變形,有漏漿處及時封堵。

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後,首先使用水平靠尺對混凝土面進行找平,將剩餘混凝土清除。然後使用木抹進行初步抹平,待混凝土表面砂漿開始凝固時進行二次收面,清除初步抹平留下的抹印、劃痕等影響梁體外觀質量的印記。

混凝土初次抹平時,要邊抹平,邊覆蓋,減少表面水分蒸發,覆蓋使用單層土工布,覆蓋時使用拉桿作為支撐,使土工布不與混凝土表面接觸。二次收面時,堅持「揭起一塊抹一塊,抹完一塊蓋一塊」的原則,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於被覆蓋狀態。

梁修補措施

4.1施工中發現的問題

4.1.1梁腹側表面、t梁端頭錨固截面有蜂窩、麻麵現象,馬蹄上口斜面氣泡較大。

4.1.2梁端頭第二道橫隔板下耳板附近、腹板變厚處、馬蹄上口斜面有「狗洞」。

4.1.3馬蹄根部、側模拼縫、堵頭模板兩側處跑漿較多,有「爛邊」、「爛根」現象。

4.1.4梁腹表面有明顯的層印。

4.1.5模板拼縫處有「錯台」,個別梁有「跑模」現象。

4.1.6t梁張拉起拱後,梁兩頭馬蹄底部缺稜掉角。

4.1.7t梁翼板頂面板收縮裂縫較多。

4.1.8腹板表面、翼板下表面有「白斑」和「黑斑」,混凝土表面花臉,顏色不一。

4.1.9橋面連續預埋鋼板下砼不密實。

4.2原因分析、預防措施、修補方法

4.1.1 麻麵

麻麵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現出無數綠豆般大小的不規則小凹點。直徑通常不大於5mm。

4.1.1.1 原因分析

a、馬蹄上口斜面排氣困難,錨固截面錨下鋼筋密集,受預應力管道位限制振搗困難,混凝土振搗不足,氣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氣泡殘留在混凝土與模板之間。

b、新拌混凝土澆注入模後,停留時間過長,振搗時已有部分凝固。

c、用小料水平分層澆注完馬蹄後,澆注腹板時誤開平板振搗器,上部灰漿順模板表面流到下層塌落度損失比較大混凝土表面,拆模後出現若斷若續的「眼淚」。

d、澆注前沒有在模板上撒水濕潤,或濕潤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縫漏漿,靠近拼縫的構件表面漿少。

e、模板表面未清理乾淨,附有水泥漿渣等雜物。

4.1.1.2 預防措施

a、振搗遵循緊插慢拔原則,振動棒插入到拔出時間控制在20s為佳,插入下層5-10cm,振搗至砼表面平坦泛漿、不冒氣泡、不顯著下沉為止;馬蹄上口斜面宜作為砼分層控制高度,以利排氣;插振搗棒確有困難時,採用附著式振搗器或人工插搗的方法振實。

b 、新拌砼必須按水泥或外加劑的性質,在初凝前振搗。

c 、t梁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著式振搗器振搗,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盡量避免澆注上部砼時,啟動附著式振搗器,導致下部即將結硬的砼表面出現麻麵。

d、澆注砼時,無論那種模型,均需撒水濕潤。但不得積水;澆注前檢查模板拼縫,對可能漏漿的縫,設法封堵。

e、模板表面清理乾淨,脫模劑應塗刷均勻。

4.1.1.3 修補方法

砼表面的麻點,對結構無大影響,通常不做處理,如需處理,方法如下:

a、用稀草酸溶液將該處脫模劑油點或汙點用毛刷洗淨,於修補前用水濕透。

b、修補用的水泥品種必須與原砼一致,砂子為細紗,粒徑最大不宜超過1mm。

b、水泥砂漿的配比為1:2或1:2.5,由於數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勻,隨拌隨用。必要時摻拌白水泥調色。

d、按照漆工刮膩子的方法,將砂漿用刮刀大力壓入麻點,隨即刮平。

e、修補完成後,用草簾或草蓆進行保濕養護。

4.1.2 蜂窩

蜂窩是指砼表面無水泥漿,骨料間有空隙存在,形成數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窩,形狀不規則,露出石子深度大於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4.1.2.1原因分析

a、模板漏漿,加上振搗過度,跑漿嚴重。

b、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

c、砼澆注方法不當,沒有採用帶漿法下料和趕漿法振搗。

d、砼攪拌與振搗不足,使砼不均勻,不密實,造成區域性砂漿過少。

4.1.2.2預防措施

a、澆注前必須檢查和嵌填模板拼縫,並澆水濕潤;澆注過程中有專人檢查模板質量情況,並嚴格控制每次振搗時限。

b、振搗工具的效能必須與砼的工作度相適應;一名振搗手跟著灰鬥粗振,另一名振搗手隨後細振,按規定的振搗間距精心振搗,尤其加強模板邊角和結合部位的振搗。

c、嚴格執行帶漿下料和趕漿法振搗,注意砼振實的五點表現。

d、砼拌制時間應足夠;分層厚度不得超過規範規定,防止振搗不到。

4.1.2.3修補方法

小蜂窩可按麻麵方法修補,大蜂窩採用如下方法修補。

a、將蜂窩軟弱部分鑿去,用高壓水及鋼絲刷將結合面沖洗乾淨。

b、修補用的水泥品種必須與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c、水泥砂漿的配比為1:2到1:3,並攪拌均勻,有防水要求時,在水泥漿中摻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鐵防水劑,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效能的目的。

32m現澆簡支箱梁施工方案

附件 滿堂碗扣支架計算書 附圖32公尺簡支箱梁現澆支架施工方案 滬杭鐵路海杭特大橋施工圖,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 雙線 通用參考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13 2005 貫徹 建設世界一流高速鐵路 指導思想的原則 堅持科學性 經濟性 合...

32m梁移動模架施工培訓內容

mz900s移動模架32.6m梁施工培訓內容 1 施工依據 1.1 mz900s上行式移動模架造橋機圖紙及使用說明書 1.2 國家現行起重裝置安裝施工及驗收規範 1.3 橋梁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1.4 同類工程施工經驗及措施。1.5 國家和鐵道部現行技術規範 規程 標準 指南及暫行規定 1.6國內外相...

32m簡支箱梁貝雷支架現澆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為加快簡支箱梁施工進度,確保交工工期,增加套貝雷支架和套箱梁模板,進行現澆簡支箱梁的施工。計畫採用貝雷支架進行箱梁現澆的橋梁孔跨位置見下表 計畫採用貝雷支架的橋梁孔跨 貝雷支架現澆梁施工就是用貝雷片組裝成箱梁施工的支撐平台,在貝雷架上進行箱梁模板安裝 模板預壓 鋼筋安裝 砼澆注 預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