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學研究型大學

2022-06-02 11:51:04 字數 5067 閱讀 3013

關於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綜述

一、教學研究型大學涵義及其由來

1. 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涵義

對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概念,學者們有不同的描述,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描述性的定義,認為教學研究型大學是介於研究型和教學型之間的大學,是以培養有研究潛力、具有一定的復合知識、以技術應用、技術開發為高階人才為主要任務,在培養的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與本科教育並重,科學門類以多科性和綜合性為主,學歷教育一般都涵蓋博士、碩士和學士完整層次的大學。另一類是借助一些評價指標,根據統計計算的結果得出的定義。

如根據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武書連主持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表的2023年度中國大學分類標準,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概念如下:不統計研究型和研究教學型大學,將全國其餘大學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並從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本科各專業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級學科第一名、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先行計算,至得分累計超過被統計大學科研得分的61.8%為止;各個被加大學是教學研究型大學。

教學研究型大學是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教學科研協調發展的大學。目前我國教學研究型大學133所,佔全國大學總數的22.5%,科研成果佔全國普通本科大學8.

9%;博士生佔8.6%;碩士生佔17.3%。

教學研究型大學從人才培養型別來看,培養的是技術應用型高階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佔較大比重);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科技貢獻主要體現在技術的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研究上;教學研究型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是培養高階技術應用和技術創新人才;對技術應用和技術創新的貢獻。

2、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由來

教學研究型大學是由大學的理念和社會職能演繹而來的,它是隨大學的理念和社會職能的發展而產生,並隨大學的理念和社會職能的發展而發展著。大學的發展和數量的擴張導致大學的分工和專業化,教學型大學、研究型大學和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分類就是大學角色分化的結果。

這裡有必要了解一下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沿革,追溯一下大學理念演化的程序。

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從公元2023年左右一直到工業革命初期,是大學理念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700多年間,最強有力的辦學觀念是,大學應該是乙個教育機構,是乙個教化的機構。

它的社會職能是培養紳士,培養有教養、有趣味、懂得文明的基本價值和規範的紳士。大學起著傳播思想和文化知識的功能。

大學理念演變的第二階段以2023年德國柏林大學的建立為標誌。柏林大學關於「大學應當同時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兩項工作」的辦學思想徹底改變了中世紀大學傳統辦學的模式,開創了近代大學集教學、科研於一身的先例,成為歐美各國仿效的典範。這兩種理念的區別不在於大學是否應該教育人,而在於大學應不應該同時成為知識創造的源泉。

20世紀初期,在美國出現了關於大學社會職能的新見解。威斯康星大學把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強調大學主動為社會服務的辦學思想,這是大學理念進化的第三階段。它突破了大學僅培養牧師、紳士、教師和律師的傳統,促使大學直接面向社會,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並以在知識創新、在研究方面的成果來為社會提供服務。

大學理念的轉變,改變了它與世隔絕的「象牙塔」的形象。新理念把全世界的大學引進了乙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當今世界共有3萬多所高等院校,其中集三種大學理念於一身的不只是少數,它們被稱為研究型大學,其核心部分文理學院,它培養本科生,規格是博和雅,各方面的知識基礎都要有一點,同時要有所教化。它的第二部分是研究生院,集中了對基礎學科進行開創性研究的人才:教授、博士生和碩士生。

這就是大學應該是研究機構的理念。第三部分被稱為專業學院,也是培養研究生的,只不過研究的是某乙個行業,為該領域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可見,研究型大學就是以研究作為自己最突出的特點和出發點的大學。

教學研究型大學也是由大學的理念和社會職能演繹而來的。它不僅培養大批量的本科生,而且培養一定比例與數量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同時作為科學研究機構,它能產生出水平和質量都較高的科研成果。教學研究型大學與研究型大學相比,最根本的是科學研究的檔次和規模不如後者。

二、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邊界條件

1.年授予博士、碩士數:在教學研究型大學中,研究生的培養必須達到較高的規模。每年授予10個以上的博士學位、200個以上的碩士學位是界定教學研究型大學的一項合適標準。

2.科研經費:年科研經費應不少於5000萬元人民幣。

3.國外及全國性刊物發表學術**數:在國外及全國性刊物上年發表學術**數應多於500篇。

4.學科群狀況:教學研究型大學應圍繞特色學科形成學科群,本科一級學科有效覆蓋面在4個以上。

5.在校研究生比例:根據我國高等教育現狀,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在校研究生比例以超過15%為宜。

6.學校規模:教學研究型大學也應當在高等學校中起表率作用,在校生規模一般不低於6000人。

7.在國內高校的排名位置: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及高等教育實際,研究型大學和教學研究型大學以「211工程」建設學校為主流。

因此,在國內有關高等學校實力的各項評比中,常常位於100名以後者(211程學校以外者),在近期內一般不宜以教學研究型大學為辦學目標。

8.建校歷史:考慮到高等學校的學術傳統的形成需要有乙個過程、以及我國的現實情況,教學研究型大學也主要在50年代存在的高等學校中。

三、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行為取向

1.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價值取向:教學研究型大學以知識應用與社會服務為價值取向。

教學研究型大學介於研究型大學與教學型大學的中間層次或過渡層次,其數量佔乙個國家的大學總量的10-15%。目前,學術界和理論界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有些學者把大學是否擁有博士學位的授予權作為基本的標準,也有的學者把博士點和碩士點的數量,以及研究生的數量和規模作為標準。儘管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評價標準五花八門,但有一點是有一致的,那就是學科的發展水平是評價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共同標準。

教學研究型大學不同於研究型大學的是學科整體發展水平不是很高,學科之間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不像研究型大學擁有博士學位點50-60個,甚至上百個,已經形成了學科「高原」和較高的學科平台,有能力承擔知識創新和開展基礎研究工作。教學研究型大學主要面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有能力開展知識應用和科技服務工作。

從社會經濟需求角度看,知識應用和技術創新領域量大面廣,發展潛力巨大。儘管教學研究型大學從國家和地方**獲得科學研究**不如研究型大學那麼多,但從企業生產一線獲得的科技服務和社會服務的資助比例較高,有些大學高達4:1甚至5:

1。任何大學都會介入知識創新和知識應用工作,只是側重不同,分工不同。知識應用是知識創新成果產業化,形成直接生產力的重要環節。

因此,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確責任和使命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有兩個顯著特徵:(1)教學與科研並重;(2)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舉。

與教學型大學的最大的差別是,強調科學研究、知識應用和社會服務。是大學的基本任務,也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學科建設是教學研究型大學發展的戰略重點,通過提公升學科建設水平來爭取博士學位點和碩士學位點數量的增加,從而推動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以提高大學的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

教學研究型大學一般是從教學型大學發展而來的。純教學型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如何搞好教學是此類大學的基本任務,基礎和專業教研室這類教學行政組織是完全符合和適應教學型大學的發展要求。一方面教學型大學往往缺乏學科建設的意識,另一方面學科本身發展還未成形,教研室的組織構架的目標是如何搞好知識的傳授工作。

因此,在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的過程中,突出和強調的是科學研究工作在學校上層次和水平過程中的地位。以爭取科研專案為目標,通過科研任務來整合科研資源,集聚科研力量,從而帶動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通過各種政策來引導學科建設,以增強學科建設的意識。

最後,通過學科建設水平的提高,獲得學位點的授予權,並帶動了學位點的建設。

2.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基本行為取向:這類大學的教學層次以本科生、碩士生為主,個別行業性較強的專業可招收部分博士生,但不培養專科生。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這類大學有點類似於「中等規模企業」——沒有「行業領先企業」的壟斷優勢但要有與其類似的組織結構,高不成低不就,容易陷入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困境。因此,這類大學依據其自身特點,行為選擇可能會多樣化。辦學和服務面向主要為國家大經濟區域、部分省市及特殊行業。

這類高校無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學和研究質量,一般在部分學科保持優勢。因此,是否形成了特色是其發展能力的重要標誌。這類高校的管理目標,應當是鼓勵創新、刺激特色的形成,有所為有所不為,注意有重點地發展優勢學科、辦出特色。

努力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開展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力求成為高新技術領域科研攻關和產業化的重要力量。通過應用研究和開發工作,為企業技術進步、社會經濟發展解決各種科技問題,為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其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一般是能夠得到保證的,因此對它們實施管理也以目標為主而非過程。

但這類高校在設定新專業、學位點及研究生招生數量等方面的權力應得到限制。

四、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戰略選擇

特色戰略:這類大學無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學和研究質量,而只能依拖部分學科處於較為領先的地位。因此,應充分利用自己的行業或地區優勢,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

學科**展戰略:學科**展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規律。現代科學在高度分化的基礎上出現了高度綜合、相互滲透的態勢,形成了三代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綜合性學科和匯流型學科。

以骨幹學科為龍頭發展、建設學科群,必將有助於科學的突破與發展。

多渠道融資戰略: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高等教育對經費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市場經濟的發展,又使得高等學校在教育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發展的問題上,「教學科研型大學」難於像有限的「研究型大學」那樣容易爭取到國家的支援。

因此,利用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進行多渠道融資,便成為這類大學生存與發展的主要任務。

組織結構創新戰略:根據自身特點,注重組織結構創新,特別上是注重借鑑組織理論研究的一些成就,積極探索諸如「矩陣式」等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市場誘導戰略:積極以市場為導向,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加強與企業的聯絡,以務實的態度幫助解決企業的難題,以此推動企業及自身的發展。

五、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基本管理模式

對於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基本管理模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矩陣模式。教學研究型大學無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學和研究質量,一般在部分學科保持優勢。因此,管理模式的選擇必須適應這一特點,以點帶面,激發學科發展及廣大教師教學科研的活力。

矩陣結構是本世紀出現的一種組織形式,是為了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以及職能部門與規劃部門之間的協作,把組織管理中的「垂直」聯絡和「水平」聯絡、集權化和分權化更好地結合起來而建立的一種組織結構。它是由乙個專項組織結構迭加在乙個職能型結構上形成的,是兩者混合的產物。矩陣式組織以決策點集中和對專業人員的彈性使用方式而著稱。

教學科研型大學採用矩陣組織結構,採取橫向、縱向結合,以橫向的任務資訊貫穿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服從於第一線,有利於工作任務的完成,有利於學校與外界的聯絡合作,能較好地滿足教師「學科」和「事業單位」的雙重角色特徵。

教學研究型高校教學檔案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 盧巨集偉 北京檔案 2009年第08期 一 高校教學檔案 高校教學檔案是高校教學實踐 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過程中創造和使用的一系列原始資料,是具有儲存價值的文字 圖表 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是整個教學史的縮影和見證,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展現整個教學史的全貌,反映高校的整個教學活動,是辦學的依據和...

創新性人才培養需求下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教學改革思考

作者 餘玲 商情 2013年第24期 摘要 為了提高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效益,教學研究型大學需要以培育和保護創新性思想為導向,改革教學管理制度 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為導向,繼續推進教學方法創新 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為導向,積極推進學生管理模式的改革。關鍵詞 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

研究型大學服務區域地方發展對比性研究作用

摘要 在21世紀,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之一便是教育 科技 經濟逐漸一體化,研究型大學社會服務職能日益凸顯。研究型大學與區域地方協同創新,共謀發展,這既體現了研究型大學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肩負社會責任,同時也是推動大學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對接需求 整合優勢 立足長效 協同創新,在合作中實現大學與區域地方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