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2022-05-26 06:48:03 字數 1279 閱讀 5805

放眼當下,我國大小企業每年每月都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有關資料我們可以得知,企業所得稅由當期應交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組成,而遞延所得稅根據計算時暫時性差異的方向又可以分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本文就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有關確認和計量方面展開簡要的論述。

一、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概述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企業在計算確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後,按照所得稅會計準則規定的原則確定的。通俗地講,就是該項資產遞延到以後會計期間了,可以抵減未來期間的所得稅費用。

我國所得稅會計採用的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計量的,在該方法下,企業按照有關規定確定資產和負債專案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資產的賬面價值代表的是某項資產在持續持有及最終處置的一定期間內,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總額;而資產的計稅基礎代表的是該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就該項資產可以稅前扣除的總額。由於會計準則和稅法在某些方面的處理方法不同,從而導致了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暫時性差異。

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時,表明該項資產於未來期間產生的經濟利益流入低於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從而產生可抵減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的因素,減少未來期間以所得稅稅款的方式流出企業的經濟利益,此時應當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簡言之,即資產按照會計上處理的所得稅費用大於按照稅法上處理的所得稅費用,而企業繳納的所得稅費用不會因為處理方式的不同而變化,即企業的所得稅費用時一定的,因此該差異抵減了部分未來的所得稅費用,從而形成了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上已述及,遞延所得稅資產是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因此,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其確認原則為: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內,企業無法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影響,使得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關的經濟利益無法實現的,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其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而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則應以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在判斷企業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能否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如企業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所實現的收入扣除相關費用後的金額。二是以前期間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轉回時將產生應納稅所得額的增加額。

考慮到受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期間內可能取得應納稅所得額的限制,因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而未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在財務報表附註中進行披露。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可概括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企業對於能夠結轉以後年度的未彌補虧損,應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該部分虧損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確認與計量

作者 楊華 財會通訊 2012年第01期 所得稅會計是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 負債,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所確定的賬面價值與稅法規定確定的計稅基礎,對兩者之間的差額分別就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並在該基礎上確定每一期間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本...

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

理論說法 遞延所得稅資產 是指對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的一項資產。而對於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某些特殊情況除外。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減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

中華網上關於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的確定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與計量 經典例題 正保公司2008年末為開發a新技術發生研究開發支出3 0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50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的支出為5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2 000萬元。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 新產品 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