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

2022-05-26 02:12:07 字數 1022 閱讀 7071

如今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溝通能力欠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獨生子女的任性、不善交際,已成為令家長、老師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問題。溝通教育迫在眉睫,中學教育應該補上這一課。

所謂溝通能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理解自己的能力,二是別人理解自己的能力。兩種能力的養成需要進行一些有計畫的訓練和輔之以必要的技巧學習。

1.開列溝通情境和溝通物件清單經常設想一下,你需要在哪些情境中與人溝通:網路、學校、家庭、聚會以及日常的各種與人打交道的情境。再想一下,你需要與哪些人溝通:

父母、同學、親戚、老師、鄰居、陌生人等等。開列清單的目的是使自己清楚自己的溝通範圍和物件,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2.評價自己的溝通狀況經常自省:對哪些情境的溝通感到愉快?對哪些情境溝通感到有心理壓力?

最願意與誰溝通?最不喜歡與誰溝通?是否經常與多數人保持愉快的溝通?

是否常感到自己意思沒有說清楚?是否常誤解別人,事後才發覺自己錯了?是否與朋友保持經常聯絡?

是否不願意給人寫信或打**?客觀、認真地回答上述問題,有助於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與哪些人的溝通狀況較為理想,在哪些情境中、與哪些人的溝通需要改善。比如很多學生在網路上可以與人溝通,與陌生的虛擬網友溝通愉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出現溝通障礙:

有的學生與異性可以較好溝通,但與同性卻很難有和諧的交流,或者正好相反;有的學生與同齡人有溝通,但與師長卻有「代溝」。

3.評價自己的溝通方式可設定三個問題:a、通常情況下,自己是主動與別人溝通還是被動與別人溝通?b、在與別人溝通時,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c、在表達自己的意圖時,信心是否充分?一般情況下,主動溝通者更容易與別人建立並維持廣泛的人際關係,更可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溝通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於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並能夠較好地根據反饋來調節自己的溝通過程。

在表達自己的意圖時,溝通的言語、動作等,如果不充分,則不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當然如果資訊過多,出現冗餘,也會引起資訊接受方的不舒服。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你一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那麼一聲「對不起」就足以表達你的歉意,如果你還繼續說;「我實在不是有意的,別人擠了我一下,我又不知怎的就站不穩。」這樣噦嗦反倒令人反感。

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

作者 李鶯 小學教學研究 理論版 2014年第07期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孩子從4 6歲開始感受到語言的力量,六七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的語言能力獲得質的突破與飛躍 不僅詞彙量迅速增加,而且能掌握多種複雜的句型,對語意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夠針對不同的語境進行交流。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內,若...

談學生質疑能力培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數學知識產生 發展和應用過程,啟發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善於獨立思考,使數學學習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著名科學家李政道也說 學問,學問,要學習提問。可見,問 是思維的開端,是創新的基礎。教學提倡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問難...

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清水九年制學校陳虎森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對於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學生課堂上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實現素質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那麼,如何來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呢?一 培養學生質疑興趣,使其樂於提問 亞里斯多德說 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這就是說,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