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廠布局中的物流管理

2022-05-19 05:45:03 字數 5049 閱讀 8463

本章學習目標:

掌握廠址選擇的方法、工廠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車間整體物流管理的目標和原則,掌握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論。

本章學習內容:

一、 廠址選擇

所謂工廠選址,是指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決定工廠的地理位置,使企業的整體經營運作系統有機結合,以便有效、經濟地達到企業的經營目的。

(一) 選址

選址包括兩個層次的問題:第一是選位,即選擇什麼地區(區域)設廠。第二是定址。地區選定之後,具體選擇在該地區的什麼地方。

(二) 工廠選址的影響因素

選擇地區時的影響因素有:

1. 是否接近於市場

這裡的市場概念是廣義的,也許是一般消費者,也許是配送中心,也許是作為使用者的其他廠家。接近產品目標市場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產品的迅速。投放和運輸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於原材料**地

對原材料依賴性較強的企業應考慮盡可能接近原材料**地,特別是與產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體積更大的情況下,應盡量靠近原材料**地。

3. 運輸問題

根據產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運輸特點,考慮應接近鐵路、港口還是其他交通運輸條件較好的區域。

4. 與外協廠家的相對位置

5. 勞動力資源

不同地區的勞動力,其工資水平、受教育狀況等都不同。在有些特殊情況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區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練勞動力等。

6. 基礎設施條件

對於乙個工廠來說,有五項基礎設施是需要在選址時予以認真考慮的:供水;電;煤氣;排水;「三廢」處理。某些企業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製造、電鍍等;而另一些企業如化學加工的工藝過程則需大量的電。

對這些基礎設施如不在選址時予以充分考慮,則會造成成本上公升和帶來不便。

7. 氣候條件

根據產品的特點,有時還需要考慮溫度、濕度、氣壓等氣候因素,如精密儀器對這方面的要求就比較高。

8. 政策法規條件

在某些國家或地區建廠,可能會得到一些政策、法規上的優惠待遇,如我國的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某些低稅率國家等。這也是當今跨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選址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條件

選址時對於一些涉及政治、少數民族政策、人文風情等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視,否則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選擇具體位置時的影響因素主要有:

1. 可擴充套件性

除了根據生產運作規模來規劃和決定所需的面積外,還需要考慮到必要的生活區用地、綠地占地等。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未來的可擴充套件性,乙個工廠一開始就建設到容積極限,不留餘地無疑是不明智的,應在選址時為將來的發展留下充分的可能。

2. 地質情況

如地面是否平整,地質狀況是否能滿足未來設施的載重等方面的要求。

3. 周圍環境

所選位置能否為職工提供包括住房、娛樂、生活服務、交通等在內的良好生活條件。這也是能使生產運作系統有效、高效執行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也要考慮科技依託條件,對於一些技術密集型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應選擇建在科技人員集中的地區,如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附近,以利依靠雄厚的科技力量開發新產品。

二、 工廠平面布置的分析程式

(一) 對生產的物流的分析

高效的物流,就是能夠充分符合生產工藝和產量變化的要求,是連續、均勻、順暢的,而不是間斷的、波動的、倒流的,符合生產從最初工藝到成品完成的全部生產過程對物流的要求。

(二) 與活動範圍有關聯的分析

在進行布置規劃時,除了以物流為主體來考慮布置外,還包括按照作為鄰近性理由的活動範圍的聯絡程度來規劃布置的內容。在此階段,暫不考慮現實情況的制約,僅僅是在理論上求出最合適的活動範圍位置關係,以後再根據制約條件加以修正。

(三) 繪製物流活動範圍關聯線圖

在分析了物流活動範圍相互關係後,以此為根據,將活動範圍和工序展示**圖上,將這些活動範圍轉換成位置關係,稱為活動範圍關聯線圖。

(四) 面積設定

關聯線圖完成後,必須估算生產經營活動範圍的必要面積,並依據可利用的空間進行調整,然後決定該列人布置規劃方案的面積。

(五) 區間相互關係圖

這一程式是決定物流和活動範圍的相互關係,繪製決定活動範圍位置的圖表,決定各種活動範圍所需的面積與可用面積相適應,取得平衡。

(六) 圖表的綜合和調整

程式與所繪製的區間相互關係圖,是為了得到理想的狀態而進行的。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會有種種制約。因此,需要新增許多修正條件及實際上的限制條件來調整面積相互關聯圖,目的是繪製出更加切合實際的布置方案。

(七) 布置的評價

根據以上程式操作,將產生幾個不同的布置方案。為了選擇最優方案,就必須對方案進行評價。

三、 工廠平面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

(一) 物料流向圖法

物料流向圖法就是按照原材料、在製品及其他物資在生產過程中總的方向和運輸量,通過繪製物料流向圖來布置工廠的車間、設施和生產服務單位。

一般要根據物料的流向,結合企業地形和廠區面積繪製物料流向圖。

(二) 物料運量圖法

物料運量圖法就是根據各個生產單位(包括倉庫與站場)物料運輸數量的大小來進行企業總平面布置的方法。相互運輸數量大的單位應盡量靠近布置,使總的運輸量最少。

為了清楚地表明各生產單位之間的運量,可繪製物料運量表和運量相關線圖,以便找出最恰當的合理布置。

一、 車間布置概述

(一) 車間布置的概念

車間布置就是要按一定的原則,正確地確定車間內部各組成單位(加工段、班組)以及工作地、工具機裝置之間的相互位置,從而使它們組成乙個有機整體來實現車間的具體功能和任務。

車間布置一般分為兩部分:一是車間總體布置;二是車間的工作地布置。

(二) 車間總體物流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1. 車間總體物流管理的目標

(1)物流最短的流動路線

(2)最大的靈活性

(3)最有效的面積利用

(4)最良好和順暢的工作環境

(5)最合理的發展餘地

2. 車間總體物流管理的原則

(1)車間總體布置方案應使車間內的建築物和其他裝置的配置滿足車間生產過程的要求

(2)盡可能使車間內的物料運輸距離最短

這就要求盡可能避免交叉運輸和重複往返運輸,盡可能減少物料流量。因此,應盡可能使廠房按生產流程的順序來布置。

(3)盡可能使車間總體物流緊湊

一般說來,車間物流緊湊,則建廠時的土方工程量就小,運輸路線、工程管道和道路等的里程也較短,因而基建投資費用就低。為了節約用地,不僅要提高企業的建築係數(廠房、建築物占地面積在全廠總面積中所佔的比重),還要提高單位建築面積的產量和利用多層建築物的優點。

(4)要合理劃分車間的區域

盡可能按功能或其他條件把車間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把相同或相近功能且條件要求相近的生產單位放置在同乙個區域內,這樣便於管理,有利於車間的安全和環境保護。

(5)車間的物流要充分考慮外部廠區環境和周圍環境

應充分利用各種便利條件,特別是廠內運輸條件,生產過程的流向和運輸系統的配置應滿足貨運路線的要求,保證物料輸人和產品輸出的方便。

二、 車間總體物流管理

(一) 車間總體物流管理的程式

1. 確定目標

需要強調的是:目標應該是乙個相互協調的體系,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制定,並盡可能以定量化描述的方式表示出來,同時應是切實可行的。

2. 收集資料

總體物流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所需的資料和資料也很多,需要對此認真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那些真正有用並且準確的資料。一般說來,進行廠區平面物流布置的設計工作主要需要以下這些資料:

基礎資料:如廠址所處的地質、地貌、水文和氣象資料,所處地區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情況資料(如有關政策、市政規劃等等),廠區地形、面積、自然條件、運輸條件等資料以及建廠的其他協議資料。

企業生產單位的配置情況資料:如廠區面積、形狀、裝置、流水線布置、車間、辦公區、輔助設施等。這方面的資料對廠區平面物流布置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廠區和車間平面物流布置工作的依據。

生產系統圖:所謂的生產系統圖就是企業生產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生產聯絡和物料流向簡圖。它簡明地表明了企業產品的生產過程和企業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絡。

由於廠區平面物流布置能反映生產過程的要求。因此一張根據企業實際生產功能和要求繪製的企業生產系統圖對進行廠區和車間平面物流布置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布置設計工作的重要依據。

3. 確定各組成部分所佔面積

車間總體布置設計工作的乙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把廠區和車間面積進行合理的分配,因而就必須確定企業各個組成部分的面積。實際上這項工作已屬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範疇,應結合企業生產單位的配置工作,由有關專家和專業人員仔細地進行。企業各種組成單位所需的面積,不同的企業差別是很大的,沒有通行不變的計算方法,許多時候還需用經驗估算。

但總的原則是:節約占地、保證夠用、略有富餘。

一般說來,企業生產車間所佔面積主要包括:機器所佔面積、材料所佔面積、半成品與成品所佔面積、人員工作所佔面積、運輸所佔面積和工作人員休息所佔面積等等;倉庫所佔面積除庫存物品所佔面積外,還需留下運輸工具停放、裝卸及工人搬運所需的面積;維修部門也需根據全廠的維修工作量來確定相應的面積。此外對於服務部門,如膳食、醫療、衛生間、更衣室等後勤部門亦需根據一定比例確定所佔面積。

確定了企業所有組成單位的面積需求之後,就應彙總計算出總的需求面積,然後與廠區現有面積均衡確定增減,最後把確定了的組成單位的面積需求編列成表。

4. 確定各生產單位之間的相互關係

各個組成部分在工廠內部如何安排,其具體位置應布置在廠區的何處,應根據物料、人員、資訊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流程或關係來確定。確定各組成部分的工作流程或關係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如果乙個企業組成單位之間有大量物料、人員、資訊流動,則一般應根據工作流程定量法來布置;反之,各組成單位之間物料、人員的實際流動很少,但卻有大量通訊和組織上的相互關係,工作上的協作關係密切,則一般應根據工作流程定性法來布置。

最普遍的情況是,企業內部既有定性流程的需要,也有定量流程的問題,所以兩種方法都必須採用。

5. 制定初步平面物流布置方案

在進行調查、收集有關資料,確定了各部門所需面積及相互關係之後,就可進行平面物流布置的初步設計。

6. 方案評價

一般說來,乙個廠區的平面物流布置可同時做出若干種設計方案,因此在初步設計方案完成之後均需進行方案評價,從中選擇乙個最滿意的方案。評價可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進行。定性評價還組織損失與復邦治業廠來對各方案滿足廠區布置目標的程度、遵循布置原則的程度等多方面進行打分。

定量評價可通過計算一定的技術經濟指標來進行。

7. 方案的實施

在方案確定之後就進人實施階段,為了減少損失,在實地進行布置之前,最好能採用模型把平面物流布置圖中的布置方案按實際比例反映出來,以便從立體角度發現問題。

《物流管理概論》第二章功能要素

功能要素 基本功能 1運輸 2儲存 3裝卸搬運 4包裝 5流通加工 6配送 7資訊處理。運輸與儲存分別解決了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在場所和時間上的分離,分別創造了物流的 場所價值 和 時間價值 資訊處理功能起到支援物流運作的支撐平台作用,是促進物流合理化的功能要素。配送最能體現物流系統的最終的總體服務功...

物流管理第二章同步習題及答案

第二章倉儲管理與庫存控制同步習題 一 判斷題 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用b表示 1 倉儲管理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使倉庫空間利用與庫存貨品的處置成本之間實現平衡。2 貨品具有 商 貨品特性 數量和進貨規定四個特徵。3 倉儲系統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儲存空間 貨品 人員及裝置等要素。4 規模較大的倉庫中,人員分工...

第二章物流系統

第一節物流系統概述 1.系統的定義 單選 系統主要指由一組功能相互關聯的要素 變數 組成部分或目標組成的統一的整體。2.物流系統的定義 單選 物流系統是由相互存在有機聯絡的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綜合體。3.物流系統的一般規律 1 確定物流服務水平。2 效益背反現象。3 成本與服務的權衡。4.物流系統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