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臺作業指導書

2022-05-17 23:52:08 字數 4744 閱讀 5007

1.適用範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於滬昆鐵路客專湖南段cktj-ⅳ標橋梁承臺施工作業。

2.作業準備

2.1內業技術準備

作業指導書編制後,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仔細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範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

2.2外業技術準備

2.2.1施工前對施工現場進行場地平整,方便模板的堆放與拼裝。

2.2.2立模前應對分節模板進行編號,並對模板進行試拼裝,對錯臺、錯縫進行打磨和整修。

2.2.3準備好材料、勞力及施工機械,並檢查其效能達到要求。

2.2.4現場用水、用電滿足施工要求。

2.2.5施工作業中所涉及的承臺軸線、方向、標高等各種外部技術資料收集,測量放線,做好立模前準備。

3.技術要求

⑴施工前按設計提供的配合比進行室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配合比應由試驗室多次試配,選擇最合理配合比。

⑵混凝土的拌合採用場地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車運輸至現場。

⑶依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範進行施工前技術交底,技術交底的內容包括該構件物的尺寸、形狀、平面尺寸、混凝土強度等級、模板、鋼筋詳細圖紙、混凝土澆築方式,以及安全、質量保證措施。

4.施工程式及工藝流程

4.1施工程式

施工程式為:測量放樣→支護、開挖→人工清底→樁基檢測→混凝土墊層→鋼筋綁紮→支模→澆築混凝土→養護、拆模。

4.2工藝流程

承臺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圖4.2-1 承臺施工工藝框圖

5.施工要求

5.1測量放樣

依據設計圖紙計算出承臺四角座標,根據承臺高度和設計標高計算出放坡係數及開挖加寬量。對於基坑深度2m以下的承臺開挖一次性放坡,基坑開挖深度大於2m的承臺需分級放坡。用全站儀放出承臺四角座標後,承臺設計邊線每邊加寬50 cm作為基坑開挖的控制底線,用白灰劃第一道線標記。

從第一道線向外平行增加開挖加寬量用白灰劃第二道標記線,作為開挖的控制邊線。

5.2基坑開挖

基坑採用挖機就地開挖。視土質及地下水質的情況,選用適當的開挖坡率。當開挖至基底以上20cm停止機械開挖,改為人工挖基,保證地基土不被擾動和樁基不被破壞,基坑有水時用集水井法將水排出。

無水土質基坑底面宜按基礎設計平面尺寸每邊放寬不小於50cm;對有水基坑底面,應滿足四周設排水溝與匯水井的位置,每邊放寬不小於80cm,開挖中抽水應不間斷,抽水能力為滲水量的1.5~2.0倍,抽出的水應防止回流到基坑。

當基底為石質地層,需要爆破時,應在樁基施工前按擴大基礎施工方法進行爆破開挖,回填後施工樁基,然後按前述方法實施開挖。

5.3樁頭處理、樁頭檢測

人工用風鎬鑿除多灌樁頭,但要保證不擾動設計樁頂以下的樁身砼,預留設計要求的嵌入承臺部分長度,將樁身鋼筋整修成設計形狀。鑿除完畢後按設計要求對鑽孔樁進行無損檢測,必要時鑽芯取樣。

5.4鋼筋施工

5.4.1鋼筋加工

⑴鋼筋在加工彎制前應調直,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汙、水泥漿和用錘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鏽等均應清理乾淨;

②鋼筋應平直,無區域性折曲;

③加工後的鋼筋,表面不應有消弱鋼筋截面的傷痕;

④當利用冷拉方法矯直鋼筋時,鋼筋的矯直伸長率:ⅰ級鋼筋不得大於2%,ⅱ級、ⅲ級鋼筋不得大於1%;

⑵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所有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做成180°的半圓形彎鉤,其彎曲直徑dm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於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

②受拉熱軋帶肋鋼筋的末端應用直角形彎鉤,彎鉤末端不小於3d,直鉤的彎曲直徑dm不得小於5d。

③彎起鋼筋應完成平滑的曲線,其曲率半徑不宜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

⑶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⑷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表5.4-1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⑸鋼筋接頭

①搭接接頭長度、幫條的長度和焊縫的總長度應符合技術指南附錄e的規定。

②焊縫高度應等於或大於鋼筋直徑的0.3倍,並不得小於4mm;焊縫寬度b應等於或大於鋼筋直徑的0.7倍,並不得小於8mm。

③鋼筋與鋼板進行搭接時,搭接長度應等於或大於鋼筋直徑的4倍(ⅰ級鋼筋)或5倍(ⅱ級鋼筋)。焊縫高度h應等於或大於鋼筋直徑的0.35倍,並不得小於4mm;焊縫寬度b應等於或大於鋼筋直徑的0.

5倍,並不得小於6mm。

④電弧焊接頭的焊接表面應平順、無缺口、裂紋和較大的金屬焊瘤,其缺陷及尺寸的允許偏差見表4.2:

表5.4-2 缺陷及尺寸的允許偏差

注:d為鋼筋直徑(mm)

5.4.2鋼筋綁紮

⑴預埋鋼筋:墩身鋼筋預埋需在承臺鋼筋綁紮時進行,鋼筋較高時,須在承臺四周搭設鋼管支架或採用其它方法進行支撐穩固,預埋鋼筋時必須按圖保證足夠的錨固長度;預埋時可根據模型上口尺寸控制其準確性,採用與承臺鋼筋焊接,形成乙個整體骨架以防移位。

⑵雙層臺鋼筋綁紮應一次綁紮完畢,加台鋼筋在頂部預留「天窗」,「天窗」位置宜設定在上部,大小以能上下乙個人的面積。加台天窗作用:承臺施工完畢後在施工加台前,承臺與加台接觸面要鑿毛處理,預留「天窗」後,施工人員可在加台鋼筋網內鑿毛和清除雜物。

待加台模板支立完畢後即可進行封閉,封閉方法:綁紮或搭接焊。

5.5模板

承臺模板採用大塊鋼模板,吊機配合安裝。模板立設在鋼筋骨架綁紮完畢後進行。採用繃線法調直,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

加固通過型鋼、鋼管、方木、拉桿與基坑四周坑壁擠密、撐實,確保模板穩定牢固、尺寸準確。墩身預埋鋼筋的綁紮在模板立設完畢後進行,根據模板上口尺寸控制其準確性,採用與承臺鋼筋焊接,形成乙個整體骨架以防移位。

5.6混凝土的澆築

5.6.1澆築混凝土前,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量及其緊固程度。

構件側面和底面的墊塊至少為4個/m2,保護層墊塊的尺寸應能保證混凝土厚度的準確性,其形狀可為工字形或錐形,不得使用砂漿墊塊。綁紮墊塊和鋼筋的鐵絲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底層墊塊按梅花形布置。

5.6.2混凝土入模前,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和含氣量等工作效能,只有拌和物效能符合設計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澆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宜控制在5℃~30℃。

5.6.3當混凝土有抗凍性設計要求時,混凝土的入模含氣量根據配合比規定的0.5h含氣量進行控制,控制偏差為±1.0%。

5.6.4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按設計的規定值進行控制,控制偏差為±20mm。

5.6.5自高處向模板內傾斜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⑴從高處直接傾卸時,混凝土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

⑵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輔助下落;

⑶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澆築面的高度不宜超過1m。

5.6.6混凝土的澆築採用分層連續推移的方式進行,幫浦送混凝土的一次攤鋪厚度不宜大於60cm。非幫浦送混凝土分層厚度宜控制在30~40cm,但最大厚度不得大於40cm。

5.6.7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當因故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小於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

不同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應根據環境溫度、水泥效能、水膠比和外加劑型別等條件通過試驗確定。當超過間歇時間時,應按澆築中斷處理,同時應留置施工縫,並做出記錄。施工縫的平面應與結構的軸線相垂直,施工縫處應埋入適量的接茬片石,鋼筋或型鋼,並使其體積露出前層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5.6.8新澆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質見的溫差不得大於15℃ 。

5.6.9在新澆築混凝土過程或澆築完成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築混凝土的條件下,採取措施將水排出,繼續澆築混凝土時,應查明原因,採取措施減少泌水。

5.6.10澆築混凝土時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發現有變形、鬆動、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5.6.11澆築混凝土時,應認真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

5.6.12當晝夜平均氣溫低於5℃或最低氣溫低於-3℃時,應按冬期施工處理,冬期施工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應低於5℃。

5.6.13夏期施工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宜高於氣溫,且不宜超過30℃ ,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注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區域性氣溫不超過40℃,否則採用經監理工程師批准的相應防寒或降溫措施。

施工時,宜盡可能安排在傍晚澆築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築以免氣溫公升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公升溫。

5.6.14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混凝土的澆築溫度(振搗後50-100mm深處的溫度)不宜高於28℃。

5.6.15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應沿高度均勻分段、分層澆築,分段數目宜減少,每段混凝土厚度控制在1.

5-2.0m。段與段間的豎向施工縫應平行於結構物較小截面尺寸方向。

當採用分段澆築時,豎向施工縫應設定模板。上、下兩臨層中豎向施工縫應互相錯開。

5.6.16超過2m高的承臺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

5.7混凝土振搗

5.7.1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隨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並使其均勻密實,振搗採用插入式振搗器垂直點陣。

5.7.2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避免重複振搗,防止過振。在振搗過程中應加強檢查模板制撐得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防止在振搗過程中產生漏漿。

5.7.3振搗時須符合下列規定:

⑴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於振搗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

⑵當振動完畢,需變換水平位置時,應邊振動邊豎向緩慢提出振搗棒,不得將振搗棒放在拌和物內平拖。不得用振搗棒驅趕混凝土。

⑶振搗時,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部件。

承臺作業指導書

跨104國道雙線特大橋工程 編制 複核 批准 中鐵十局京滬高鐵 濟南西客站 施工指揮部六工段 二00八年九月一日 目錄一 編制說明01 二 承臺施工作業指導書02 1 編制目的02 2 適用範圍02 3 編制依據02 4 施工方法與要求02 5 質量標準07 6 安全要求08 一 編制說明 1 本作...

承臺作業指導書

適用於鄭徐客專徐州樞紐相關工程zxzh 標段銅山聯絡線特大橋承臺施工。包括上行聯絡線特大橋,里程lsdk000 377.830 lsdk002 670.31,全長2492.48m,共計72個墩台 銅山下行聯絡線1 特大橋,全長3855.212m,共計117個墩台。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後,開工前組織相關...

承臺作業指導書

1 目的 明確承臺 墩台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 規範承臺施工。2 編制依據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施工圖設計檔案 3 適用範圍 適用於陸上 放坡開挖的承臺 墩台施工。4 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陸上承臺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