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踐活動案例

2022-05-14 02:56:25 字數 4730 閱讀 8730

自從3月20日參加通遼市中小學教師遠端培訓以來,我認真**學習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遠端教育培訓不但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契機,更為我們搭建了理想的互助平台,有利於同事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開闊了視野,這次專題培訓對我更專業、更有效、更快樂地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培養出在品德、為人、求學和處事中都能應付自如的學生很有幫助,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的專業化知識,還讓我見識到了許多資深的專家。尤其是韓博士有關「有效課堂教學與評價」的講座,深深吸引了我。他所倡導的「有效備課新思維和新行動」「先學後導——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學模式,我認為這種教學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運用,所以我很想把它運用到我的課堂教學實踐當中去,我的學生自主學習。

深入學習了韓博士的教育理論,他的有效備課:備學生、備課程、備情境、備自己、備設計。他的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保護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問題,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解決問題」, 讓我深受啟發,於是在我以後的課堂教學中開始讓學生先自學,然後匯報收穫,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這樣的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乙個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提高了教學效果。按照這樣的流程我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備下了數學課有效課堂教學的第一案,並真正實踐了第一次有效課堂教學:

一、備學生

二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因此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

二、備教材

克與千克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p85—87 設計思想:《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1課時。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編排上力求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體驗基礎上,從具體生活情境出發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備情境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與思考,我發現這節課不但要把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絡,更在嘗試將生活與數學有效地聯絡,因此,我們在本節課裡,致力於精心搭建一座生活與數學的有效橋梁: 1.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 2.通過精心設計的、有效指導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從而建立觀念。

3.在形成表象的基礎上,通過演示操作使學生比較具體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關係。 4.運用形成的質量觀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備自己

弘揚個性,塑造特色 ;認識自我,長善救失 ;面向全體,充滿信心 ;挖潛在課程,體現情感目標 ;昇華教學,提高藝術性。控制自己,弘揚個性,利用機智,建立和諧課堂。

五、備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通過掂一掂、稱一稱,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及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布置預習提綱

1、調查你身邊小食品或你愛吃的小吃包裝袋上有質量標註的商品的重量。

2、調查生活中的稱

3、我的發現:寫下自己的收穫和問題

(三)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觀念,感知1克與1千克有多重,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方法和能力。

(四)教學具準備:

教具:二分、1角硬幣(約重1克)、鹽(500克)兩袋、蘋果、一包茶葉、乙個雞蛋、多**課件、天平、台秤。

學具:二分、一角硬幣(約重1克)、鹽(500克)兩袋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1、回顧預習:

盤點自己預習中的收穫和遇到的問題。學生匯報自己調查關於小食品名稱及質量標註。

(有質量標註的商品的重量有的後面帶「克」,有的是「千克」。克與千克表示東西的重量,但有的商品上不是用漢字,而是用字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2、體會輕重

2、出示一包茶葉和乙個蘋果誰重?用什麼方法判斷?

物體到底有多重是怎樣得來的呢?(用秤稱出來的。)那同學們在課前調查中都認識哪些秤呢?

(先讓學生說一說後出示掛圖,認識各種秤。並說明各種秤稱出來的物品是克做單位,還是千克做單位,那要看秤上的標註。

(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生活、勞動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

課程內容應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有利於數學學習的生活化、情景化。為此,我在新課匯入時,就從無法用手掂出兩個物體的重量,需要用秤來稱,這一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引出質量單位——克與千克的認識,提出有關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並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具豐富的現實背景。)

二)、感知重量

1、認識克。

(1)老師這裡有乙個2分的硬幣,你們猜猜它有多重呀?它大約重1克。(用天平驗證)

(2)我們每個同學那裡都有乙個2分的硬幣,請你拿起來用兩隻手指肚掂一掂,有什麼感覺?(很輕、太輕了)再拿另乙隻手拿起乙個1角(2023年舊版)的硬幣也掂一掂與2分的硬幣比較一下,你有什麼發現?(差不多重,也約重1克。

)(3)猜一猜。

請同學們猜一猜自己手裡的幾粒玉公尺粒約重1克呀?猜後用天平稱一稱,大約3粒玉公尺粒重1克。

(4)在我們生活中像這樣輕的物體還有很多,讓學生舉出幾個大約重1克的物品例子

(5)我們知道了乙個2分的硬幣重1克,如果是10個2分的硬幣重多少克?20個呢?50個呢?500個呢?

(6)稱鉛筆。

用手掂一掂,估估,你覺得大約有幾個1角硬幣那麼重?再稱一稱。

(7)小組合作選擇乙個雞蛋、一包茶葉或蘋果稱。

掂一掂,估估,再稱一稱。匯報,再交流課初問題結果。

2、認識千克。

(1)請同學們拿出一袋鹽,掂一掂、估一估一袋鹽有多重?到底是多少克呢?你怎麼知道是500克呢?(有標註)我們一起來看看質量標註:500克。

(2)一袋鹽重500克,那兩袋呢?(500+500=1000克)

請同桌把兩袋鹽放在一起在手上掂一掂1000克重的鹽,說一說1000克的東西放在手上什麼感覺?

(3)下面老師用盤秤為大家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請看一看盤秤上標有什麼字母?(kg)它表示什麼?(千克)請一名學生上台讀出這兩袋鹽在盤秤上的質量是多少。(1千克)。

(4)還是這兩袋鹽,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這說明它們之間應該用什麼符號連線?

(5)1000克=1千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女生讀,男生讀,齊讀。)也就是說1000個1克就是1千克。你們說1千克重不重?

(6)師拿出1千克重的一袋洗衣粉,請學生猜一猜它有多重?然後再與剛才的兩袋鹽用手掂一掂比較一下它們的質量。(學生邊掂邊說差不多重,也是1千克。

)是不是約重1千克。看看標註吧!確實是1千克。

(7)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準備的一袋蘋果。

①趕緊來掂一掂吧!它們有多重?放在手裡什麼感覺?可以和1千克重的洗衣粉比一比。

②通過同學們掂一掂,比一比,得出這一袋蘋果約重1千克。

③到底是不是1千克呀?我們可以怎麼辦?(用秤稱)下面我們就用盤秤來稱一稱它們的質量,確實是1千克。

(8)1千克這麼重,想不想體驗2千克有多重呀?那該怎麼辦呢?(小組合作把4袋鹽合起來掂一掂)

(9)如果是幾十千克的重量呢?其實我們的體重就有幾十千克。誰知道自己的體重?得出我們現在的體重在30千克左右。下面請同桌同學互相抱一抱,來感受一下幾十千克的重量吧!

(10)最後讓我們乙隻手拿起乙個1克重的硬幣,另乙隻手拿起1千克重的物品比較比較吧!你想說什麼?(1克比較輕,1千克比較重。)

我們不難發現表示比較輕的物品質量應該用哪乙個質量單位呢?表示比較重的物品質量應該用什麼單位?但有時還要看一看前面數字的大小,才能正確判斷出物體的正確質量。

動手實踐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讓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實踐,先估一估、掂一掂,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去稱一稱,最後找一找,使其親身經歷和體驗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並拉近了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也使其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了鮮明的表象。

3、擴充套件應用。

(1)老師買了1千克的雞蛋8個,小紅也買了一千克蘋果確9個,這是怎麼回事呢?(生:因為大小不一樣。)

生猜完後教師出示實物觀察得出結論:都是1千克重,但不一樣多,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因為相同質量的東西輕的就多一些,重的就少一些。

(2)師出示一包餅乾和幾塊鐵塊。

①生猜一猜它們兩個誰重?

②用盤秤稱一稱:都是1千克,它們的質量是一樣的。

③結論:質量相同,看起來他的體積卻不是一樣的。

④如果是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塊誰重呀?(一樣重)

4、小結:誰來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那些知識?(學生總結)

三)、鞏固練習。(題卡完成後同桌交換集體訂正)

1、判斷克和千克的單位

一袋速食麵100( ) 乙隻梨約重150( ) 乙個南瓜約重4( )

乙個排球約重450( ) 乙個西瓜重4( ) 一根火腿腸50( ) 一袋大公尺25( ) 乙個雞蛋重60( )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校園裡的浪費現象 一 活動背景 勤儉節約,減少浪費,是每個孩子都會說的話,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孩子們已經學會節約了呢?但實際上,擺在我們眼前的各種浪費現象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只寫了幾個字的白紙 半截的鉛筆 無人教室的 長明燈 食堂中被倒掉的剩飯 洗手池邊嘩嘩作響的水龍頭 丟掉的紅領...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住宅小區綠化情況調查 陳意林 鹿城區嶴底鄉中心小學指導老師 詹振權教授 謝循康專家 一 教學設計與說明 教學內容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科學課有很多關於植物方面的內容,這為孩子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乙個重要的資源,但市區小學生對植物的了解比較少。為了讓市區小學生更多地親近周圍的綠色環境 主動接觸大自然 ...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在身邊的大自然中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青龍鎮雙廟中學董豔群 一 活動主題的提出 從農村學生的生活環境出發,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自然 社會 人文環境中,通過細緻的觀察 發現 認識秋天的特徵。通過學生觀察秋天,培養學生熱愛秋天 愛大自然 愛家鄉 愛祖國的情感及認真 細緻的科學態度。對秋天的認識提高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