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論

2022-05-09 23:23:56 字數 2800 閱讀 4992

一、概述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種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它包括兩個成分,即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結果預期是指個體在特定情境中對特定行為的可能後果的判斷,如學生對順利答完試卷產生結果的推測。而效能預期是指個體對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種作業水平的信念,如學生對自己是否有能力順利答完試卷的主觀判斷。

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體因素的核心,並滲透、瀰漫於人類機能活動的各個方面。它不僅決定了個體人生的軌跡,而且也決定了個體思維、情感、行動及其動機的模式,它還決定了個體在面臨危機、失敗、壓力等否定性情境刺激時的身心反應方式,從而決定著個體在人生事業上的成敗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與否。在社會學習理論看來,個體的人生幸福和事業成功,不是環境的偏愛,而是個體的自我創造。

二、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區別

結果預期在這裡是指乙個人對自己的某項行為會產生某種結果的預估;而效能預期是指乙個人對自己獲得成功所具的信心。這兩種預期之所以必須加以區分,是因為乙個人可能相信某項行為必然會產生某種結果,但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現這項行為。人的行為主要受人的效能預期的控制,個人對某種行為覺察到的效能感不僅影響著個體處理困難時所採用的行為方式,也影響著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緒體驗。

效能預期越強烈,所採用的行為就越積極,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時情緒也是積極的。例如乙個跳高運動員,在一次跳躍行為之前,對自己能否跳出2.38公尺的成績的判斷是「效能預期」,而他對這一成績能否為他贏得獎牌、社會榮譽、自我滿足等的預期是「結果預期」。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調節和控制行為,並通過行為調控影響行為結果。

1.影響人們對行為的選擇與行為堅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傾向於選擇適合於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戰性的任務;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卻恰恰相反。乙個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強,**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會努力嘗試去從事這些方面的活動,新行為持續的時間也越長;反之,就會逃避那些自己認為不能勝任的活動,行為的堅持性也就越差。

2.影響人們的努力程度和對困難的態度

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克服困難,因此,會竭力去追尋和實現自己的目標;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則會因為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難面前猶豫不決、不知所措,甚至對能夠行使的行為和完成的任務也不敢問津。

3.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效率

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總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把思想糾纏在個人缺陷和潛在困難上,導致緊張、自卑、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甚至產生無助和無所適從感,從而影響他們採取行動以及新行為的形成和習得行為的表現,導致行為能力和行為效率低下。相反,有強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卻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分析問題和解決困難上,他們知難而上、執著追求,在困難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得以超常發揮,表現出優質的行為能力和行為效率。

4.影響人們的歸因方式

歸因是個體解釋和**他人和自己行為結果的原因。據美國維納的研究,人們通常把成敗結果歸因於努力、能力、運氣和任務難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敗歸因於自己努力不夠;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卻往往將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天資不夠。

四、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種資訊源的基礎上。

第一,掌握的經驗,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途徑。成功有助於建立較高的效能信念,失敗則會降低效能信念,尤其是個體穩定的效能信念尚未建立起來時,失敗對效能的負面影響就更大。通過掌握的經驗來發展自我效能,並不是運用已經形成的習慣完成任務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而是要運用認知的、行為的以及自我調控的工具來管理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

個人對自我效能所具的信心,其強度會決定他是否願意面對困難的情境。如果個人自認為沒有能力去處理某項問題,他就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避的行為。如果他判斷自己有能力去處理的話,就會毫不猶豫的勇往直前。

行為表現的成果是產生效能預期的最可靠**,因為它是根據個人的親身經驗獲得的。成功的經驗可以增加乙個人對自身能力的預期;而重複失敗則會降低這種預期。如果個人已經重複經驗到成功,建立起相當穩固的效能預期,那麼即使稍遇挫折,也不至於覺得太痛苦。

偶爾遭遇失敗若能努力克服,也不失為增強個人努力程度和持久度的方法,往後即使遇到重大的障礙,也能以持續的努力加以克服。

第二,通過觀察榜樣而得到的替代性體驗也能影響個體的效能信念。看見與自己相似的人通過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會令人們相信自己也具有掌握活動的能力。同樣,觀察到別人通過高努力而失敗也會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並降低動機水平。

榜樣對個人效能信念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個體與榜樣之間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榜樣成功與失敗的事例越具有說服力;如果榜樣與個體很不同的話個體的效能信念就不會受榜樣的強烈影響。

第三,社會說服也是增強個體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語言說服人們相信自己具有掌握給定任務的能力,會使個體在遇到困難時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社會說服不僅會提公升個體的效能信念,同時也會降低效能信念。

不現實地提公升效能信念很快會被令人失望的結果所粉碎,使個體放棄努力。所以成功地建立效能信念不只是要傳遞正面的效能資訊,而且要建構帶來成功避免失敗的情境,並鼓勵個體根據自己的進步來衡量成功而不是與他人進行比較。

第四,效能信念還部分依賴於進行能力判斷時的生理和情緒狀態。人們把自己的緊張反應和緊張程度作為表現不佳的訊號。正面的情緒能增強自我效能信念;失望的情緒狀態會降低自我效能信念。

所以可以通過增強身體狀態,減少緊張和負面的情緒傾向,以及糾正對身體狀態的錯誤解釋來改變效能信念。

五、總結

自我效能影響人們對任務的選擇、遇到困難時的堅持性及努力的程度。例如,乙個學生認為自己擅長數學,就會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當面臨困難時,由於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就會堅持不懈,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對自己能力缺乏信心的學生,可能就會選擇較為簡單的任務,這些任務並不能使他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在遇到困難時,也更容易放棄,結果是阻礙了能力的發展。

自我效能信念不僅影響了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活動,也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自我效能感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 自我效能感在教師層面的影響 在教師層面,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它包括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兩部分。所謂結果預期是指個體對自己某種行為可能導致什麼樣的結果的推測,而效能預期則指個體對自己實施某行為的能力的主觀判斷。班杜拉進而指出,自...

自我效能測試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量表簡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面對環境中的挑戰能否採取適應性的行為的知覺或信念。乙個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各種事情的人,在生活中會更積極 更主動。這種 能做什麼 的認知反映了一種個體對環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論看待個體處理生活中各種壓力的能力。請仔細閱讀下面的一些描...

自我效能問卷

自我效能測驗 下面有22個陳述句,請您仔細閱讀,並用 0 5分評定它在多大程度上適合對您的描述,或者符合您對這個問題的觀點。0 表示您 完全不同意 這個描述或這個觀點,5 表示 完全同意 這個描述或這個觀點。請把您的評定結果寫在每個題號前面的橫線上。01.我一向不理會別人對我的看法。02.有些事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