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探析

2022-05-04 08:54:02 字數 959 閱讀 9843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越來越要求人們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應該是青年大學生必備的人格素質,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本文從分析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涵義出發,分析了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現狀與表現,在此基礎上,提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

引言當代大學生除了要承擔普通社會成員對社會應盡的責任之外,還要對社會負有特殊的責任,那就是要肩負其承擔推動社會政治進步、促進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大學生必須對這種社會責任有著自覺、清晰的意識,形成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從而不辱其社會責任。

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及責任教育

社會責任感就是指在乙個特定的社會裡,每個人在心裡和感覺上對其他人的倫理關懷以及個人對他人的義務,當今大學生缺乏的就是社會責任,尤其是 90 後大學生都是出生於和平年代,是否關注社會、他人,由於這種意識淡泊,因此加強大學生社會責任也是當前高校工作的主要任務。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應包含三個層面:對國家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自我的責任,三者缺一不可。

責任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畫地培養和增強受教育者的責任素質,幫助其樹立高尚的責任意識,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地提高自己的責任能力,並外化為責任行為的教育活動。它包括責任理論、責任意識、責任能力等行為教育。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當代大學生由於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期待,應對社會負有更多的責任。絕大部分大學生為掌握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他們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是大學生中的主流。然而,部分大學生存在責任感淡化甚至缺失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責任感的缺失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觀念,父母辛勤工作、節衣縮食供孩子上學,部分父母傾其所有以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加上一味追求公升學率的社會大背景下,學校、家庭和社會過分注重智育而忽視德育,造就了部分大學生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係,只享有權利而沒有意識到要盡義務,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責任意識淡薄。

論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有著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並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采。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如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弱化,意志品質比較脆弱,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等,具體表現為 一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不少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對於不同的時代,歷史使命感也不同,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為祖國更好的服務使自己的責任感。增強自己的歷史責任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平時好好學習理論,把責任感提高到思想高度,其次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處21世紀,當代大學生已不再是困於 象牙塔 之內 兩耳不聞窗外事,...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調查問卷

三 您在面臨有關社會責任感的選擇時的態度 9 當您要扔垃圾而附近沒有垃圾箱時,您會 a 隨手扔掉 b 扔到隱蔽的地方 c 一直拿著直到扔到垃圾箱裡 d 塞給別人 10 您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樣的?a 致力於祖國的建設事業 b 賺錢孝敬父母 c 只要自己過的好就可以了 d 開心就好 11 您是否會在已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