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構成的奧秘》全章教案

2022-05-03 18:15:03 字數 2615 閱讀 1695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2)、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並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模擬、想像、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

(2)、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學生的思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題包括「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兩部分內容。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質構成的奧秘,但他們並不滿足,還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質量有多大?

等等。本課題學習原子的構成,就是回答這些問題的。

由於本課題教材的特點是內容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故教材編排簡潔扼要,內容淺顯,而且較多地穿插了圖、表等資料,既增強了直觀性,一目了然,又便於進行模擬、分析,啟發學生的想像。

★ 教學策略分析

對於「原子的構成」這部分,由於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教學時盡可能使用模型、多**動畫片等輔助手段,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張圖、表,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分組討論與交流,既可以初步培養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 教學重、難點

重點:原子的內部結構、相對原子質量。

難點:對「原子不顯電性」的理解。

★ 教學準備

1.將教材中p68—p69的圖、表影印放大、剪下;

2.原子結構的發現史的資料、原子結構的放大模型、原子內部運動的動畫片;

3.投影片:附表1、附表2。

★ 課時建議

1課時。

★ 教學過程

★ 板書設計

課題1原子的構成

一、原子的構成

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

二、相對原子質量

1、 定義:

2、 相對原子質量==

3、相對原子質量(近似值)== 質子數 + 中子數

★ 教後小記

授課時間:200 年月日

課題2 元素

★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統一對物質的巨集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週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資訊。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微觀想象、分析、討論、對比,認識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2)、通過聯想記憶、卡片問答等趣味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元素符號;

(3)、通過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查閱資料,了解地殼、生物的細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物質的巨集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

(2)、發展善於合作、勤於思考、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

★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週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在前一課題中,學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結構,本課從微觀結構的角度對元素下了乙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巨集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而且容易與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學時應注意兩者的區別。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意義,對於一些常見元素的符號,必須會寫、會讀、會用。

教材編寫「元素週期表簡介」,目的在於讓學生比較早地學習和使用元素週期表這個工具,學生只要會根據原子序數查詢某一元素的符號、名稱、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並確認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等資訊即可,為今後的學習提供方便。

★ 教學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學應注意從熟悉的例子切入,通過與原子的對比,歸納出元素的定義,並組織好討論,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元素符號的教學忌一步到位、急於求成,應分散難點,逐步記憶,減輕學生對枯燥乏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並注意組織好有關的活動與**,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如聯想記憶、卡片問答、查表搶答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元素概念、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概念。

★ 教學準備

1.投影片:元素與原子的比較等;

2.元素符號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 課時建議

2課時。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板書設計

課題2 元素 (第一課時)

一、元素

1.定義: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元素符號

1.元素符號的讀法及寫法:

2.元素符號的意義:

★ 教後小記

授課時間:200 年月日

第二課時)

★ 板書設計

物質構成的奧秘教案

一 元素 1 元素定義 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 質子數 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溫馨提示 元素是乙個巨集觀概念,只論種類不論個數.2 如何來區分氧元素和鐵元素呢?元素種類是由什麼決定的?質子數 核電荷數 3 思考 元素和原子又是什麼關係?分析 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巨集觀概念。只講種...

物質構成的奧秘複習教案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複習課教案 油建學校王玉 2012 5 14 教學內容 九年級化學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複習 教學目的 1 了解原子構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 2 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和使用。記住常見的元素符號。3 能根據原子序數在...

物質構成的奧秘複習教案

一重點 元素的符號,化學式和化學價,相對原子質量 考點 化學式和元素的化合價 難點 1 從微觀角度來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2 相對質量的計算 3 原子的構成 一 複習原子 分子的有關知識 二 原子的構成 歷史回憶 原子學說的提出者 道爾頓 湯姆生介紹了棗糕型原子模型 盧瑟福的 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