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022-05-03 03:12:02 字數 899 閱讀 2759

作者:曾範元

**:《新校園·中旬刊》2023年第03期

著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曾經說過:「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但是,在學校裡學習一般是讓學生學『答』,學習如何回答別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這段話令人深思。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確實是教學生如何答,而提問的權利大多是教師,這就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創新;不會質疑,就肯定不會有思考,不會去研究和探索。因此,強化問題意識與質疑精神是我國當前形勢下成功開展自主學習和**學習的切入點。

自主學習、**學習應從學習「問」開始,而不是學習「答」。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學生如何抓住一些有利時機提出問題。這樣,能促使學生在勤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好問。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是求知的需要,是創新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所謂「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培養學生的質疑、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是地理創新教育的乙個重要方面。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探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為學生質疑問難做出示範

如學習「氣溫」一節,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一年中什麼時候冷?什麼時候熱?

一天中什麼時刻氣溫高?什麼時刻低?地球上什麼地方冷?

什麼地方熱?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去**為什麼?再如,為什麼喜馬拉雅山坡上發現有海生貝類化石?

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探明有煤的分布?教師要引導學生敢於質疑,善於發現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例如,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應採用「東加西減」的方法,有同學質疑:在日界線以東的西十二區日期為什麼要減一天呢?對於這樣的三言兩語很難解釋的疑問,或者有些教師解答不了的問題,首先應給予提出問題的學生以鼓勵,然後經學生討論後作答,千萬不可走過場、走形式,從而打擊其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摘要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非常重要。要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必須重視教學方法。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讀圖程式,培養讀圖技能,學會一圖多思一圖多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歸納性思維,既注意規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要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注重雙邊互動。關鍵詞 初中地理 地...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李永奇當今時代是知識時代,資訊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誰能堅持創新,勇於創新,誰就能迎接未來知識經濟的挑戰。而今天的學生是我們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創新能力如何直接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然而我國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由於受到傳統的觀念 體制 模式等的制約,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斷,泯滅學生創造性的教育。...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人每乙個思維過程都有乙個與之相反的思維過程,在這個互逆過程中存在著正逆向思維的聯結。所謂逆向思維,是指和正向思維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聯絡的思維過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 倒著想 或 反過來想一想 逆向思維屬於發散性思維的範疇,是一種創造性的求異思維。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