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2022-05-02 20:27:03 字數 5010 閱讀 7026

上新莊中心小學

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特別適合社會對人要求的終身教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課堂上如何幫學生解惑,不同的教者有著不同的方法。把知識以不同的方式教給學生,雖然過程不同,但結果一樣。

不管教師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但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給學生學習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學生學習作用之大。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效果就尤佳。下面談談我校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具體做法:

一、注重課堂學法指導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徑,也是發展學生智力的主要途徑,聽課,則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聽課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習質量,而聽課質量,又取決於會不會聽課,或者說是否善於聽課。

相當一部分同學,雖然在教室裡聽好多年課,但不善於聽課,其表現,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與穩定,極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據興趣對老師的講述有選擇性地聽講,四十分鐘的課,聽得斷斷續續,支離破碎;或是不善於觀察和思考,只是被動地聽,思維十分平靜,激不起思維的浪花。怎樣做才是會使學生聽課和聽好課呢?

第一,學生要有聽課的積極態度,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學力興趣,把課堂課視為在老師引導下步入知識寶庫尋寶,相信每節課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這種心理狀態,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情緒穩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

第二,課前預習,標出疑點。

預習:預先學習。教師在每節課下課時布置預習目標,要求能看懂的就放過,看不懂的就用筆標出來,上課時看「老師」怎麼講。

這樣,聽課就有了針對性。多預習能培養自學能力,長此堅持,有一天就能達到老師不講自己也能看懂學會。例如:

賈生琴老師的數學教學中他是這樣設計的。

(一)明確預習目標

1、在數學教學中針對概念性的數學知識。要求學生首先通讀學習內容,從整體上了解了新的數學知識,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結論畫一畫、圈一圈,擺一擺甚至剪一剪。為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做準備。

這樣,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掌握。

如預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學生就畫、圈了以下內容:長方體有6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有12條稜,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

相交於乙個頂點的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立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有12條稜,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讓學困生概念性的知識。

學習好的同學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預習《三角行分類》時學生各自準備不同型別的三角形直觀記憶深刻;預習《三角形邊的關係》裡預習時完成「擺一擺」實驗並把結果填入**,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預習《四邊形分類》時,學生可以獨自預習完成將乙個四邊形剪一刀這一內容,課堂上學生呈現的剪法各式各樣,有些或許老師也想不到。

2、語文教學中顯示出預習與課堂教學自然銜接的特色。例:盧桂芳老師的語文課堂形成了「課前預習,課堂展示」的教學模式,課前的預習為課堂的展示交流服務。

課前預習主要以「三讀」(一讀勾畫字詞,二讀了解課文內容,三讀思想感情)式在製作預習卡的過程中達到自主學習的母目的。課堂中的展示主要以「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反饋並矯正」 這樣的課堂結構進行輔導性學習。學生在民主、自主、輕鬆、和諧、安全的氛圍中取得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在課堂上查預習效果。學生預習了,教師必須在課堂上檢查預習效果。查預習的過程,也是學生展示預習能力,學習新知識的過程。

學生依據教師提供的預習內容和要求,把自己理解和掌握的新知識展示給自己的學習夥伴,共同分享預習成果,真正達到「兵教兵」;**預習中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尋求學習夥伴的幫助或教師的幫助。學生交流展示的中間,如果他們沒有求救老師,做教師的最好站在邊上微笑,把課堂讓給學生,不要處處時時想著「顯擺」自己。當學生明白「我的課堂我做主」,他們的表現才會讓老師吃驚。

(三)因材施教、分層布置。老師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布置相關的鞏固練習題也要以學生的預習為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自己出題,讓學習夥伴做題。教師巨集觀把握。

例如在教學假分數化成整數和帶分數時,學生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做題中也沒有什麼困惑。而教材中沒有把整數或帶分數化假分數這一知識點。

於是,老師乘機出了一題把整數或帶分數假分數的題,並說:「現在是考驗你們智商的時候。」允許他們合作、交流。

讓他們發現假分數化成整數和帶分數之間的互化,拓展知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個「無定法」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的無定法的學習,來完善教師的「有法」教學。

今天的教育注重素質培養。考試也是考你該不該知道,不是老師講沒講過,所以,老師們常記的兩句話是:①能力比分數重要;②過程比結果重要。

第三、展示交流,手腦並用

學習的注意力是能長時間地看、想某一道題而不被外界環境所干擾的能力。凡是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課堂效果都很好。他的眼睛瞧著老師和書本,他的耳朵聽著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言和交流,他的思路緊緊跟著老師的引導。

老師的每一句話他都不防過,並且聽了還要在心裡想想為什麼這樣,記在心裡。

為了幫助集中注意力,要坐端正,提起精神來,不要爬在桌子上,胳臂一墊,正好為想睡覺的念頭準備了枕頭。古人強調坐如鐘,立如松,走路一陣風,很有道理。為了加深印象,上課時,眼要看、耳要聽、手要寫、腦要想、嘴要說。

當你全方位調動這個器官進入活動時,那個想開小差的思想自然就無法鑽進來干擾你!甚至個別不守紀律同學的說話你也聽不見。

第四、鼓勵學生要勤思多問。聽課的同時,要多動腦筋,學會思考,與教師進行思想對話,使自己的思路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和「系統」線索,注意老師和學生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在思想上始終保持向老師提問的傾向,聽課時,不放過任何乙個疑點,聽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課後要多想多問,問自己,問同學,向老師和教科書、參考書請教,一定要找到滿意的答案,絕不為以後的學習留下「隱患」。

二、重視學習方法培養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各種不同的動力因素組成的。這些因素包括: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環境以及教師的行為等。

教師的任務是去發現、激發和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參加到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中去。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學生都想成為乙個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人,但限於兒童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他們並不能很好地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今後發展的重要意義。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發展的特點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規律。

1、常規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認真審題習慣。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而且能使學生從小就具有做事細心、踏實的品性。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有很多,如,課堂上教師先示範讀題方法,學生邊指邊讀,強調多讀,弄懂題目具體有幾個已知條件和問題,遇到不懂的及時作上記號。

養成用符號標記習慣,同時指導分析對比的方法。

要有會聽、看、想、說的習慣。只有乙個善於表達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更有機會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因此,「四會」中,會說是突破口,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得去想,兩者相互促進,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抓住每乙個教學環節,促進學生多想、多說。

要會想,就要認真聽,細心看。抓住了「會說」就能促進其它「三會」。學生說的時候,引導學生說出是「怎樣想的」,就是要求學生知其然。

如教師要訓練學生運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說出圖意,從書中的一幅圖說出多種說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預習和複習的習慣。預習可以提高學生課上聽講的效率,改變學生被動學習局面,同時也是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最有效途徑。複習是學習之母,搞好複習對於提高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一年級兒童,我們的預習要求是讀指定課本內容,然後用圖畫來表示一些簡單數量關係。複習則以讀當天教的內容為主,教給學生用嘗試的記憶方法,把當天課堂學習知識告訴家長,適當背一些要記的知識。

2、善於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只有勤於思考,善於思考,創新的火花才能在思考中迸發閃爍。教師在設定讓學生思考的物件及目標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應有「度」的把握,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之後,能獲得一定的收穫。

科學思維習慣。這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視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準確性、有序性。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嚴密的科學。

課堂教學中,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的矛盾。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實物創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引導他們量一量、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拼一拼,養成愛操作,勤實踐的習慣。同時把準確有序的思維訓練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引導學生對嚴謹的數學語言進行分析,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並讓學生舉例子,保證對問題理解得準確,促進思維發展。

提出問題的習慣。「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

新課程的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把提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為學生創設提問題的氛圍和學會提問題的方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愛」的氣氛,用自己的言語、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資訊,然後努力創設「問題情景」,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積極提問。

並號召全班學生向經常提問題的學生學習,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最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既是改變學生被動學習,培養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遇事積極主動的很好途徑。

3、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進入21世紀,合作與競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兩大主題,由此可見,合作學習的習慣正是小學生發展性學習習慣重要組成部分。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在其基本理念中也已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小學生的合作學習指課堂合作討論,交流解題思路,課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數學、身邊數學的資訊,研討處理資訊方法,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團隊精神,小組合作交流滿足學生情感交流的需要,引起思維碰撞,促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態度,推動其興致勃勃的去學習,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自主解決問題。課堂上按學習能力、學習態度、身高等情況適合做好搭配成組。有利於學生用平等心理,樂於發言、敢於發言、勇於發言,同時促進相互啟發及幫帶形成。

3、自信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自信作為一種個性化的學習習慣,在個人的一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透過自信的學習習慣培養過程使學生敢於對自己提出高要求,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勵自己不斷努力,獲得最終成功。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獨立鑽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經常使用「我認為」、「我的想法是」、「再讓我來試一試」、「我還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見的方式,從而喚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同時在學習中要善於聯想、想象,敢於假設,任何創造都離不開這種思維習慣,從小掌握這種方法終身受益。

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人的一生整個學習生活最重要的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過程的質量和成效。正因為如此,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教師和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而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是學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有什麼樣的學校和家庭生活環境,學生就會形成什麼樣的學習習慣。那麼,如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5 留心處處皆學問。2 討論 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麼樣?3 請學生說說今後的打算?三 總結 同學們 不懂就要問 只要留心,處處皆學問,課本晨 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問,都可以向別人請教 只自己動了腦筋不能解答,隨時隨地都可以問 孔子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相互之間都可以...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主題班會教案 雲陽學校三 8 中隊 活動目的 1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意識到好習慣對成長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覺性。2 讓學生能辨識好的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發現並改正不良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班會過程 教師講話 同學們,你們在座的每一位上學的時間都有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