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講 地球的宇宙環境和圈層結構

2022-05-02 18:27:05 字數 3302 閱讀 7211

第1講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層結構

考點一: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1、天體的概念,主要天體型別及其特點

(1)天體: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如恆星、星雲、行星等,統稱為天體。

(2)天體的型別

自然天體: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雲、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

人造天體:人造衛星、太空實驗室、太空梭、宇宙飛船等。

最基本的天體是恆星和星雲。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

主要自然天體列表天體概念

注:地球作為乙個整體是天體,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屬物就不是天體。

例如,流星體是天體,但降落到地面的隕星就不是天體。

◆◆◆判斷乙個物體是否為天體的方法——著眼於「三看」

(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於地球大氣層之外,獨立存在於宇宙中。進入大氣層或落回地面的物體不屬於天體。

(2)二看實質:它是不是宇宙間的物質,一些自然現象不屬於天體。

(3)三看運**它是否在一定的軌道上獨自運轉。依附在其他天體上執行的物體不屬於天體,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車。

2、天體系統的概念、組成和級別

(1)天體系統:距離相近的天體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繞轉,構成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四級天體系統)

(2)太陽系

1、太陽系的組成:

①中心天體:太陽(太陽的質量約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

②八大行星的分布: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③八大行星分類:

類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遠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2.八大行星比較:

八大行星運動特徵: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

距太陽的遠近順序、公轉方向(逆時針);

金星是唯一一位順時針自傳

小行星的位置(火、木星之間),哈雷彗星的回歸週期、公轉方向(順時鐘)以及慧尾的朝向。

3.運動特徵

4.結構特徵:地球與其他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許多相似之處。

◆◆◆圖示法記憶八大行星的特徵

3、宇宙中的地球

(1)、普遍性——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公轉、自轉運動與太陽系其他行星比並不特殊。

(2)、特殊性——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應從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及自身條件兩方面進行研究。

宇宙環境條件

②自身條件

思維拓展分析乙個天體是否適合生命存在和發展,應借助地球上適宜生物生存和發展的溫度、大氣和水三個方面條件來考慮,因為這些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和發展。

考點二: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概述

(1)、太陽輻射概述

①概念: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

②能量**: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宇宙間能量傳播形式:電磁波;)◆主要成分:h、he;

能量**:核聚變反應:4h→1he+能量

③能量分布: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區。

太陽輻射的波長範圍在0.15~4微公尺之

間,分為可見光、紅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波段,約佔總能量的50%。

太陽輻射波長範圍

紫外線(7﹪):0.15—0.4微公尺可見光(50 ﹪):

0.4----0.76微公尺(紅橙黃綠青藍紫)紅外線(43 ﹪):0.76---4微公尺

拓展知識:

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強度與太陽常數

太陽輻射是乙個物理概念。是指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強度是乙個物理變數,指每平方厘公尺的地球表面每分鐘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

其大小隨緯度、太陽高度和時間而變。而太陽常數是乙個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離條件下,地球大氣上界太陽高度角為90°時的太陽輻射強度。其數值為8.

16焦/厘公尺2·分。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①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提供的光、熱資源。

②太陽輻射經植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轉化為生物化學能。

③是地球大氣運動、水迴圈的主要能源。

④太陽輻射本身以及大氣運動、水迴圈等,也為人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

【知識點】

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等和風能、太陽能等常規能源。

水能:是勢位較高的水釋放其勢能轉化成的動能。水分子向高處蒸發上公升,**於太陽給予的能量。

風能:是地表大氣受熱不均產生的運動,其能量直接來於太陽輻射。

煤、石油:是地質歷史時期,地球生物體內固定的太陽能。

太陽能:核聚變反應。

地球上除了核能、地熱、潮汐能以外,其他各種形式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能(煤、石油、天然氣等)、生物能(柴草、樹木等)、風能、水能和海洋能等都源於太陽能

太陽能的特點及利用

優點:可再生,清潔,無汙染,新能源。數量大,時間長久;分布普遍性,清潔安全。

缺點:能量分散,難以集中,易受天氣影響,能量利用占地面積大,技術要求高。

(1)直接利用:①光熱利用,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②太陽能發電;③光化學作用,利用太陽輻射能分解水製氫。

(2)間接利用,如

2、 太陽活動與地球

1、太陽大氣層的結構:a光球層,b色球層,c日冕層。

2、太陽活動的主要型別:

a光球層的黑子,b色球層的耀斑,其週期約為11年,它們都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誌。c日冕層:太陽風(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兩極形成極光)

◆◆◆圖示法記憶太陽活動的型別及出現的層次

注意:(1)光球層用肉眼可以觀測到;色球層只有在日全食時或用特殊的儀器才能看到;日冕層只有用特殊儀器才能看到。

(2)極光現象出現在高緯地區的夜晚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對氣候的影響: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太陽黑子活動劇烈時,赤道地區降雨量增大。

②對電離層的影響:干擾電離層,擾亂無線電短波通訊。(耀斑和黑子增多)

③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太陽風丟擲的帶電粒子流,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向。帶電粒子流與地球高空大氣層的稀薄大氣碰撞,在兩極地區的夜空光弧,即「極光」。

考點一太陽輻射的空間分布及影響因素

1、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規律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強弱。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但尚有諸多因素影響太陽輻射的強弱,使到達不同地區的太陽輻射的多少不同。

影響太陽輻射強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

1.影響太陽輻射分布的因素

2. 2、太陽輻射的分布規律

(1)全球的太陽輻射分布 :具有緯度差異和季節差異

①不同緯度分布:全球年太陽輻射量大體從低緯向高緯遞減,

②相同緯度分布:由沿海向內陸遞增;夏季太陽輻射強於冬季;降水多的地區高於降水少的地區。

第二章地球環境

學習目標 本章介紹有關地球環境與環境理論的基礎知識,通過學習應了解宇宙 地球及生物的形成和演化程序,熟悉地球環境圈層結構與人類的關係,掌握環境概念 分類 及其特性的基本知識。第一節宇宙 地球及生物的形成和演化 一 宇宙的形成和演化 一 宇宙的定義 指客觀存在的全部空間和所有時間。二 宇宙的組成 是由...

必修1第二章第4講

一 地球的內部圈層 1 劃分依據 波傳播速度的變化。1 波的分類及特點 2 不連續面及波速變化 以上為地殼,c d之間為地幔,d以內為地核 由e外核和f核心組成 3 岩石圈 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軟流層以上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層 1 大氣圈 1 範圍 下部邊界為地球海陸表面,上部邊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和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練習卷 主備人 餘輝審核人 李豔簽印 班別 姓名學號 一 單項選擇題 讀右圖,回答1 5題 1 圖中數碼表示的地形正確的是 a 陡崖 b 鞍部 c 山頂 d 山谷 2 村民擬在圖示地區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庫,合適的壩址是 a 甲 b 乙 c 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