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彈性作業」的實踐與研究

2022-05-02 01:03:06 字數 3631 閱讀 6977

一、 關於本課題的有關情況

(一)本課題研究的現狀分析

1.問題的提出

課改背景下出台的《陝西省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關注不同學生的數學需要,提供選擇和發展的空間。學生群體中存在個性差異,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數學發展。

」如何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使全體學生得到相應的發展?課題組認為積極探索並實踐多樣化的數學作業形式是乙個重要切入口。在新一輪課改的推動下,很多教師在進行作業改革的實踐。

但具體到彈性作業的研究,國內還處於探索階段,很多教師在嘗試,研究還不成熟,沒有一本專著對此問題提出系統的闡述。

作業作為幫助學生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並轉化為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然而在實際數學教學中,作業布置的現狀卻並不容人樂觀。首先,作業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

數學作業通常是從課本上或相配套的練習冊中布置相關的習題作為數學課的作業。這樣簡單的布置作業,沒有練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能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性,更不能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其次,完成作業時間和預期的目標不切實際。

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同一的內容,期望達到相同的目標。這一點也不現實,乙個教學班幾十人,每個學生的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同一練習怎麼可能適應每個學生?

如何才能使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實現真正的有效性?在課堂中實行彈性作業制,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不同的作業,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可以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先後達到教學的要求,給學生乙個協調發展的空間。

2.課題界定和理論依據

「彈性作業」,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完成少量的、必要的、硬性的訓練任務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條件來設計作業內容、完成形式、評價標準,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角色,讓學生處於作業的「主人地位」,讓「作業回歸學生自我」。

理論依據:彈性作業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孔子的因材施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素質教育。

學生存在個性差異,就必須相應地使用不同的教育。《新課標》也指出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彈性作業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設計與實施,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同時有的放矢進行練習,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思想能力的培養。

(二)本課題研究的價值

在這幾年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我深切感受到完成作業的目的應該是讓「學困生」打好基礎,讓「中等生」有所提高,讓「優等生」優化知識結構。因此,與數學學習其他環節相比較,更要創設靈活多樣的作業環節,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作業有了彈性,學生就有了選擇,教學也就有了針對性,減負也就落在實處。

(三)本課題研究的目標、主要內容與方法

【研究目標】

1、 改革作業的設計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學研究之路。

2、 變被動作業為主動作業,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 提高作業的有效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研究內容】

結合二期課改的特點,探索小學數學課內外實施彈性作業的操作方法,提高練習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加強指導,及時反饋,認真分析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不斷總結、調整。具體設想如下:

1、 作業設計

①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原則

要將課堂作業的設計與課外作業的設計結合起來,在兩個維度進行彈性作業的改革探索。

②全員參與的原則

彈性作業的改革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乙個學生都在作業的改革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③層次性原則。

作業的設計要有層次性,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作業,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④教育性與趣昧性相結合

作業的設計要有趣味,從而寓教於樂,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習與作業。

⑤創造性與實踐性相結合

作業應避免機械化與程式化,要力求創造性,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還要注重實踐操作,讓學生學習與生活聯絡,培養實踐能力。

2、自主選擇

每乙個學生都有豐富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積累,每乙個學生都會有各自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把作業選擇權歸還給學生。消除學生對作業的厭惡感與恐懼感,讓他們真正喜歡上數學作業,「做我所想」。

①提供不同的作業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

②提出不同的作業形式,供學生自主選擇。

③ 提出不同的作業要求,供學生自主選擇。

3、靈活評價

靈活評價,重在激勵。根據學生的差異,通過形成性評價,及時了解學生達到各自目標的情況,靈活評價以「成功體驗」為依據,以學生「最近發展區」為標準,確定不同的評分標準,要求差異性、及時性和鼓勵性,堅持以「重過程,重思維」的評價原則,提高學生完成並積極完成作業的興趣。

1 批改方式不同。

2 評價標準不同。

3 個體評價與團體評價相結合。

【研究方法】

本課題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調查法、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

【創新程度】

探索彈性作業,讓作業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文字,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互動的綜合體;它能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輕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並積累大量的愉快而豐富的經歷,將學生認知學習上公升到情感學習的高度,使學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協調發展。

二、 本課題目前研究狀態

(一)所做工作

1、組成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保證課題有條不紊、順利開展。

組內成員分工明確,房倩老師負責作業的設計,王嬌龍老師負責有效性分析,叢聰老師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編寫報告,大家共同合作保證課題順利展開。

2、蒐集資料,開拓思路,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

《如何讓小學數學作業煥發生命的活力》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的優化》

《小學數學新型作業觀之點滴談》

《小學數學作業人性化評價的思考與實踐》

《把數學作業變成思維體操》

3、有計畫地組織課題交流活動,定期組織有效教學策略研討與展示活動。

(二) 遇到的困惑

如何操作彈性作業的評價機制,是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惑。畢竟,學生到底有多大的潛力空間無法用數字來衡量,所以相對應作業評價的「度」不是很容易把握。我們覺得作業布置不僅是彈性的,評價也應該是彈性客觀激勵的。

(三) 階段性總結

1、 分層是手段,遞進是目的。

遞進也就是根據學生的競爭心理和可變性原理,盡可能地鼓勵不同層次學生在完成自身作業的同時,向高一層完成發展性作業和創造性作業。只要你進入高一層次作業完成程度就可得優,並及時給予表揚,肯定成績,使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獲得成功,永不滿足。假如你不能很好地完成本層次的作業,便要降到下層,這樣使優等生也有個震動,為保持自己的位置更加的努力,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創造性的發揮。

2、 統一講解,共同促進。

彈性作業的反饋特別是評估題的反饋,實行統一講解,有利促進全體學生充分發展,統一講解即對全班學生針對同乙個問題進行講解。講解的當然不是全部題目,主要是彈性作業中存在需要共同了解的問題進行統一講解,使各個層次學生對不是自己層次的作業雖然沒有做,但也了解到應注意的問題,並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聽懂較難的知識而興奮,也更促進其提高做作業的層次。

3、階段性效果。

小學數學布置彈性作業,由於作業內容、完成形式、評價標準是根據學生個性差異進行設計,通過乙個學期的時間與研究,逐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角色,讓學生處於作業的「主人地位」,讓「作業回歸學生自我」。學生產生了從「要我做」為「我要做」的積極情感轉變,從而愛上作業,進而提高學習質量。

初中數學彈性作業時效的探索與研究中期報告

河北省教育學會 十二五 規劃課題 中期報告 課題名稱 初中歷史課堂幽默教學初探 課題編號 12350171 主持人周麗敏 單位 秦皇島市撫寧縣大新寨學區初級中學 河北省教育學會 十二五 規劃課題 中期報告 秦皇島市撫寧縣大新寨學區初級中學董昭雪 課題名稱 初中數學彈性作業時效的探索與研究 課題編號 ...

小學語文彈性作業的嘗試

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說穿了是語文 數學 英語負擔過重。主要是由於教師 家長對學生學習要求過高,期望值過大,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所造成。減負首先應轉變教育觀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合理布置作業。本人近年在高段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彈性作業的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謂彈性作業,就是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不...

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實踐研究

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實踐研究 課題組階段性總結 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乙個必要環節,也是教師檢查學生學業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手段,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中的乙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設計作業對教師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同時,作業的功能不僅在於鞏固與反饋,它能夠激發孩子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