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知識點

2022-04-29 15:30:06 字數 2556 閱讀 7997

《六國論》重要知識點整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無厭(通「饜」,滿足)

(4)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無」通「毋」,不要。)

2.古今異義

(1)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古義:它實際上的數量今義:實際上

(2)思厥先祖父

古義:祖輩和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

(3)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古義:至:到;於:引出結果今義:連詞

(4)可謂智力孤危

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義:先例,舊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有關人物的事情

(6)後秦擊趙者再

古義:兩次今義:又,又一次

(7)然後得一夕安寢

古義:這樣以後今義:表示一件事情之後接著又發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義:不去行刺今義::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3.詞類活用

(1) 名詞作狀語。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 名詞作動詞。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義不賂秦(堅持正義)

(3) 形容詞作動詞。 不能獨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堅持到最終)/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一詞多義

(1)兵非兵不利(名詞,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詞,軍隊)

斯用兵之效也(名詞,戰爭)

(2)暴暴霜露(動詞,曝露)

暴秦之欲無厭(形容詞,兇暴,殘酷的)

(3)事以地事秦(動詞,侍奉)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名詞,事情)

(4)猶猶抱薪救火(動詞,像,好象)

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副詞,仍然,還)

(5)終終繼五國遷滅(副詞,終於)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動詞,堅持到最終)

(6)始始有遠略(名詞,起初)

始速禍焉(副詞,才)

(7)向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副詞,假使,如果)

並力西向(動詞,朝著,對著)

(8)得較秦之所得(動詞,獲得)

此言得之(動詞,適合,得當)

然後得一夕安寢(動詞,獲得)

二、文言虛詞

1.而(1) 連詞,表因果。 賂秦而力虧/戰敗而亡

(2) 連詞,表修飾。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3) 連詞,表轉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與贏而不助五國也/燕雖小國而後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4) 連詞,表並列。 二敗而三勝

(5) 連詞,表承接。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2.之 (1) 結構助詞,的。 破滅之道也/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2) 結構助詞,的。 較秦之所得/諸侯之所亡/秦國之所大欲

(3) 定語後置的標誌。 苟以天下之大

(4) 代詞。 子孫視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彌繁,侵之愈急(代詞,前乙個代「秦」,後乙個代「賄賂的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說的道理)/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前乙個代指「秦」;後乙個助詞,的)

3.以(1) 介詞,因為。 不賂者以賂者喪/洎牧以讒誅

(2) 介詞,憑藉。 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3) 連詞,相當於「而」。 以有尺寸之地

(4) 介詞,把。 舉以予人

(5) 介詞,用。 以地事秦/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4.為(1) 動詞。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成為)/ 為國者(治理)

(2) 表被動。 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5.其 (1) 代詞,它。 其實亦百倍(指獲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指趙國)/ 其勢弱於秦(指六國)

(2) 代詞,他們的。 能守其土(指燕、趙二國)

6.則(1) 連詞,就。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2) 連詞,那麼。 則秦國之所大欲

7.與(1) 動詞。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親交好附)

(2) 介詞,跟,同,表比較的物件。 與戰勝而得者

(3) 連詞,和,同,表並列。 六國與秦皆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斷)

(2)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用「也」表判斷)

(3)夫六國與秦皆諸侯(用「皆」表判斷)

2.省略句

(1)舉(之)以(之)予人(省賓語「之」和介詞賓語「之」)

(2)(子孫)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語「子孫」)

(3)洎牧以讒誅,邯鄲為(秦)郡(省定語「秦」,秦國的)

3.倒裝句

(1)其勢弱於秦(於秦弱,介賓後置)

(2)趙嘗五戰於秦(於秦五戰,介賓後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語後置)

4.被動句

(1)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所,表被動)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為……所,表被動)

(3)洎牧以讒誅(動詞「誅」本身具有被動語態)

六國論知識點

6 智力 古義 智謀與力量今義 指人類思考能力與認知水平7 然後 古義 這樣以後今義 用於順承複句的後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開頭,表示某一行動或情況發生後,接著發生或引起另一行動或情況,有的跟前一分句的 先 首先 相呼應 8 與 古義 結交今義 和 9 速 古義 招致今義 速度 10 不行 古義 不...

六國論知識點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

六國論知識點檢查

姓名等第 一 辨析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2 暴秦之欲無厭二 解釋下列句中的實詞 1 辨析古今異義的古義 1 其實百倍2 思厥先祖父 3 至於顛覆4 可謂智力孤危 5 從六國破亡之故事6 刺客不行 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語 1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2 不能獨完 3 思厥先祖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