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中的「對面落筆」

2022-04-28 20:33:07 字數 946 閱讀 2955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該詞抒發的是旅人濃重的離愁別恨。

作者既實寫了行者即遊子在早春時離家遠去,因春色無限而生離愁,又虛擬了居者即思婦在閨中憑欄遠眺、思念行者之情境。從抒情而言,這也是透過一層,落筆對面的手法,把遊子與思婦的閨怨別情相溝通,使抒情更為深摯。

二、通篇純從設想對方來展開藝術構思,宛轉曲達運用此法最為嫻練的當推「詩聖」杜甫。在被安史叛軍俘虜而困於長安時,詩人曾寫下《月夜》一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這是一首抒情詩,抒發的是作者在長安思念遠在鄜州的妻室兒女之情,這不是一般的思念之情,處於俘虜生活中的杜甫,月夜思親,其情之淒切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詩人並非直抒其情,而是推己及人,從妻兒落筆,詩一開篇,便用清冷憂傷的筆調勾繪出一幅閨婦思夫的動人畫面,創造了一種淒清冷落的氣氛。先想妻子「閨中只獨看」,「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再思兒女「未解憶長安」,用妻子的脈脈深情和兒女的稚氣天真來反襯詩人滿腔的兒女情長和綿長的相思之苦。全詩抒的是杜甫的真情實感,這是實,但卻是虛寫,用妻兒襯托;妻兒對己之思念是設想,這是虛,但卻是實寫。這種寫法,虛實相生,使自己之情和妻兒之情融注為一體,更具感人力量。

字字句句,俱飽含夫妻兒女的至情至性,感人肺腑。

「對面落筆」這種表現手法所以倍受詩人垂青,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親情與鄉情在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永遠都是醇厚的,如果表達得過於直露淺白,必將索然無味。而這種寫法,則完全合乎中國古典詩詞崇尚含蓄的原則,宛轉曲達,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登彼太行,翠繞羊腸」之境界。

其次,這種寫法,實質應是一種反襯,而反襯又比一般的陪襯更曲折有致,更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最後,在這類作品中,主體客體,相互思念,這是現實,也是抒情的基礎,而這,又恰恰最易引起共鳴,使讀者感到情思深長,餘味無窮。

鑑賞古代詩歌中的意境

四 例題分析 一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日暮 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 繁。注釋 大曆二年 767 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 重慶奉節 寫下了這首詩。花燼 燈芯結花,民俗中有 預報喜兆 之意。問題 詩中第 一 第二句描...

鑑賞詩歌中的形象學生版

二 景物形象 基本思路 以所寫景物形象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 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 表現的寓意等 1 景象 詩中的景象是為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 設計的。一般有 景物描寫 季節 時節 地域等 場面描寫 農事 戰爭 狩獵 離別等 色彩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 景物是人物 往往是詩人自己 感情...

古代詩歌鑑賞鑑賞詩歌的語言

未 2014 11 12 10 36 板塊一鑑賞 煉字 1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 遙清渭 沉思忽自驚。注 本詩作於約980年,詩人時年十九歲,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舊業,這裡指田園家業。清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