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2022-04-05 10:05:32 字數 3736 閱讀 3167

摘要:自尊心,是每乙個人具備的心理狀態。教師必須平等對待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這就要教師善於通過激勵來幫助學生來建立積極的心態,建立對自己潛能開發的自信心,使外力變為內在動力。

關鍵詞: 保護

學生自尊心

尊重學生

平等對待

提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起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

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頭砸同學,及時將其制止,並讓男生到校長室。當陶先生回到辦公室的時候,那男生已經早等候在那兒了。

陶先生掏出一塊糖,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又掏出一塊糖,「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將信將疑的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

」陶先生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學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樣的方式。」

陶先生拿出第四塊糖:「你已經認錯,再獎勵你一塊,我糖發完了,談話也該結束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陶行知先生既客觀的幫助學生分析了錯誤的原因,又點明了他身上的閃光點,並用四塊糖做獎勵,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這種情形下,這名學生會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一定會痛改前非,不會用暴力解決紛爭了,而他身上原來就有的正義感必將得到發揚光大!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通過理解、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多以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改正錯誤、發展特長,使學生始終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樂於聽從老師的教導。 第

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首先要樹立「尊重學生」的教育理念在我們傳統的認識中,「尊重」往往是對上的,要求下輩對上輩要尊重。

其實,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師的尊重。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和尊嚴,作為一名教師應是學生心靈的衛士,切不可隨意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那樣不僅不會促進學生奮發學習,還會使他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厭惡、憎恨學習。記得我剛教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語文課上,我讓學生組詞寫詞語,其他同學都寫完了,只有乙個叫王宇的同學沒有寫完。

我隨口說了一句:「你怎麼寫得這麼慢。」當我走到講台的時候,我發現,王宇的眼裡含著淚花。

在以後的幾節課上,每當我走到他跟前,他就顯得慌裡慌張,寫的更慢了,自信心更差了。由此可見,如果教師的感情稍有把握不住,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在老師的無意中受到傷害,甚至能影響終生。教師不經意的傷害,也許扼殺的就是「貝多芬」、「莫扎特」。

在此我們更深感陶行知先生曾經告誡我們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

笑中有愛迪生」是多麼的有道理!從這件事上,我深深感到,我們要認清自己職業的特點,樹立「尊重學生」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行為,懂得學生的心理特徵,改善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強調師道尊嚴,放下架子,提供適應學生成長需要的服務。 第

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應該平等地對待學生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陶先生認為教師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乙個寬鬆、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教師如果學會對學生適當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

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因此只要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就能使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

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從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們渴望被喜歡、被注意、被關愛。而問題的根本恰恰在我們為人之師的教育者身上。

由於教師的所作所為使得其他學生對差生側目而視,使得差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怎麼做得到的總是批評、訓斥,甚至嘲笑、諷刺、漫罵,乾脆將錯就錯,破罐子破摔,竭盡搗亂之能事,叫你頭痛沒商量。

有多年教育體驗的老師都知道,當一屆屆的學生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頭腦活絡、

吃苦耐勞、

善於合作、

勇於創新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

闊路相遇,大老遠跑過來叫聲「老師好」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

逢年過節,跟你貼心地**拜年或登門探望的還是這些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

一旦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在面對這些受傷的天使時,怎能不頓生憐愛之情呢?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牢固樹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基本信念。「一棵樹如果花不鮮豔,也許葉子會綠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葉子都不漂亮,也許枝幹會長得錯落有致,如果花葉子和枝幹都不美麗,也許它生長的位置很好,在藍天的映襯下,遠遠看去,綽約多姿,也流露出幾分美感。只要你帶著欣賞的眼光,帶著審美的心情,總能在一棵極普通的樹上發現出美來。

」這段話,應成為我們欣賞學生並作為行為指導的原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不少後進生在班級活動中的某一方面有很好的表現,有的體育方面很棒,有的熱愛勞動,有的歌唱得好,等等。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並且視為至寶,精心呵護與引導,並及時地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進行表揚、肯定,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懷、信任、鼓勵,逐步樹立起自尊和自信,由此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進而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即使是所謂「差生」,也應該相信他們不是天生就無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開發之人」。其實,實踐中學困生轉變成特長生、優秀生的事例並不少見。對於那些犯錯誤的學生,要講究批評的藝術,盡最大可能地保護其自尊,盡最大可能地避免學生感到有「傷自尊」場面的出現。

如果乙個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教師的無意傷害,便會引起學生內心的憤怒和反抗,造成師生感情對立,使教育工作難以對學生產生良好影響。

二是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要虛心向周圍的人、乃至學生學習,以此來完善自己。人是教育的物件,是教育這塊陣地的主人,陶行知認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講道德、能思考、會創造的人」。

人的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把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來追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索,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

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

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為自

己的發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我們也必須在教育活動中不斷得到成長,這樣才會完善自己,得到學生的尊敬、信任和愛戴,使自己具有強大的教育感召力。教師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員,他的職責是培養教育下一代,但是其本身的知識結構、文化底蘊也是有限的。

只有不斷學習,放眼看世界,才會意識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因而潛心學習,提高素養。另一方面,學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走在時代前沿的鮮活的群體。教師如能走近他們,了解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個性,才能從本質上認識學生,從學生身上了解時代的訊息,領悟到學生真正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真正的愛,才能恰到好處地關心愛護學生,使學生感觸到教師的關心。

讓我們以人為本、做民主教師,創設融融的師愛氛圍,培養高尚的人格修養,用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是包括孩子在內的每乙個人的心理需要,健全的自尊感能使人奮發 進取,堅定地去追求成功。孩子自尊心的發展與父母的教育培養密切相關。孩子的自尊心是心靈的保護層,一旦受到傷害,猶如樹苗的表皮被剝去一樣,樹苗最後可能因此而枯萎。然而,不少父母的許多不當做法,卻在時時傷害著孩子的自尊。例如,有的父母重男輕女...

如何保護好後進生的自尊心

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複習階段,也是孩子們的衝刺階段。在這階段保護好 後進生 的自尊心至關重要。我們知道每次考試丟分最多的是後進生,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很強,也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我們應充分保護好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我們要深入細緻的分析這部分孩子中成績差的原因。有的孩子是因為貪玩而耽誤了學習,有的孩子是...

家長如何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導語 培養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家庭多比較民主,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密切,能耐心聽取孩子意見並根據孩子要求給他們幫助。父母熱情地接待孩子們的朋友,而這一點在兒童的心中被看得很重。眾所周知,自尊心對於兒童的成長和其後的人生歷程有著重要的影響。那麼兒童的自尊心是怎麼形成的?美國心理學專家們對兒童在校和在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