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考試評分標準

2022-03-24 05:17:16 字數 3740 閱讀 2290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準備:顯微鏡、生物標本、擦鏡紙、紗布

1、安放和取鏡:左手托住鏡座,右手握住鏡臂,鏡臂朝向自己,將顯微鏡放在實驗桌略偏左的位置。

2、對光:(1)調節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注意:在轉動轉換器時不要直接扳動物鏡)(2)調節遮光器選擇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3)調節反光鏡直到看到明亮而不刺眼的視野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

把載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正對通光孔中心。

4、調節觀察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側面注視物鏡防止物鏡壓壞玻片標本)。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公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象看的更加清晰。

5、整理

實驗完畢將顯微鏡的物鏡轉至兩側將鏡筒下降到最低,用紗布將顯微鏡擦乾淨,並將其它實驗材料放回原處。

二、觀察植物細胞(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並觀察,主要考察製作)

實驗準備:洋蔥、清水、稀碘液、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一、擦(擦蓋玻片和載玻片)二、滴(滴在載玻片**)三、取(取得大小要適中)

四、浸(用鑷子夾起洋蔥表皮浸泡在水中)五、蓋(必須用鑷子夾住蓋玻片並讓其一側先接觸水滴之後再慢慢放平,防止產生氣泡,然後用吸水紙吸去多餘的水分)

六、染(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一側滴加一滴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然後用吸水紙擦去多餘的染色液)七、觀察(與實驗一相同)八、整理(與實驗一相同)

三、製作口腔上皮細胞並觀察(該實驗要求與實驗二相同)

實驗準備:生理鹽水(0.9%)、稀碘液、消毒牙籤、鑷子、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實驗步驟為:一、擦(擦蓋玻片和載玻片) 二、滴(將0.9%的生理鹽水滴在載玻片的**,其生理鹽水的作用是防止細胞改變形狀)三、刮(先漱口再用消毒牙籤在自己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地刮幾下)四、五、六、七、八與實驗二相同。

四、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

實驗準備:人體的基本組織的永久切片、顯微鏡

方法步驟:用顯微鏡分別觀察四種基本組織並辨認出各是什麼組織。

五、觀察種子的結構

實驗準備:浸軟的菜豆(大豆、花生)種子,浸軟的玉公尺(或小麥等)種子,刀片、放大鏡、滴管、碘液

方法步驟:

1.取一粒浸軟的蠶豆種子,觀察它的外形以及種皮上的黑色眉狀的種臍和種孔。用手擠壓這顆種子,水從**冒出來?

2.剝掉種皮,觀察胚。首先看到的是子葉,數一數有幾片。分開子葉,用放大鏡辨認胚芽、胚根和胚軸的位置,想一想、它們各有什麼作用?

子葉:貯藏著營養物質。

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

胚根:將來發育成根

胚軸:將來發育成連線根和莖的部位。

二、觀察玉公尺種子的外形和結構

1.取一粒浸泡過的玉公尺種子,觀察它的外形。試一試,能否將果皮和種皮分開?不能。

2.用刀片將玉公尺種子縱向切開。

3.用放大鏡觀察辨認胚乳、胚芽、胚根、胚軸、子葉的位置。

4.在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稀碘液,觀察哪部分被染成了藍色。想一想,玉公尺種子胚乳裡主要貯存的是哪一種營養物質?

胚乳被染成藍色,胚乳裡主要貯存的是澱粉。

討論1.蠶豆種子和玉公尺種子的結構裡最主要的部分是什麼?

2.蠶豆種子和玉公尺種子裡,營養物質分別貯存在什麼地方?

最後將實驗材料進行整理。

六、觀察葉片的結構

實驗準備:新鮮葉片(菠菜、槐樹葉)、顯微鏡、雙面刀片、鑷子、載玻片、蓋玻片、盛有清水的培養皿、滴管、吸水紙、碘液、紗布、毛筆、小木板

操作步驟:

(1)把新鮮的葉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緊併排的兩片葉片,沿著葉片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夾縫中存有切下的薄片。多切幾次(注: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筆蘸出最薄的一片製成臨時切片。

(5)不用染色直接用顯微鏡觀察。

(6)將實驗材料進行整理

七、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

實驗準備:活的金魚、顯微鏡、培養皿、滴管、棉絮

方法步驟:

(1)用浸濕的棉絮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幹部包裹起來,露出口和尾部

(2)將小魚平放在培養皿中,使尾鰭平貼在培養皿上。(注意:魚在培養皿中會跳動,應等魚安定後,將載玻片蓋在尾鰭上)

(3)將培養皿(放之前先用紗布將培養皿外面擦乾淨)放在載物台上,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

(4)觀察過程中,應時常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濕潤,實驗後,將小魚放回魚缸並整理好實驗材料。

附:動脈:血管逐漸有分支。 靜脈:血管逐漸匯合。 毛細血管:只允許一排紅細胞順序通過。

八、觀察雞卵的結構

實驗準備:鮮雞蛋、鑷子、培養皿

實驗步驟:

(1)用鑷子輕輕敲擊雞卵的鈍端,當敲擊有裂縫時,用鑷子輕輕的取出卵殼露出卵殼膜(解釋它們的作用)。

(2)除去卵殼外膜,將會看到氣室和內殼膜(解釋它們的作用)

(3)除去內膜將會看到胚盤(若看不到可以將雞蛋打入培養皿再找胚盤)

(4)將打入培養皿的雞蛋分辨出卵黃、卵白、繫帶、胚盤,並解釋它們的作用;

(5)整理實驗材料,將所用的實驗材料進行整理。

附:卵白:具有保護作用,還能供給胚胎發育所需要的養料和水分

卵黃:貯存著供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

胚盤: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氣室:貯存空氣,供給胚胎所需要的氧氣

繫帶:固定卵黃

九、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

實驗準備:顯微鏡、人血的永久塗片、擦鏡紙、紗布

1、安放和取鏡:左手托住鏡座,右手握住鏡臂,鏡臂朝向自己,將顯微鏡放在實驗桌略偏左的位置。

2、對光:(1)調節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注意:在轉動轉換器時不要直接扳動物鏡)(2)調節遮光器選擇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3)調節反光鏡直到看到明亮而不刺眼的視野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

把載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正對通光孔中心。

4、調節觀察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側面注視物鏡防止物鏡壓壞玻片標本)。

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公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象看的更加清晰。

回答:視野中看到的是什麼?(紅細胞)

材料中還應該有什麼?(白細胞和血小板)

是否看到了?(沒有)

為什麼?(因為白細胞的數目少,血小板的體積太小)

能否調出白細胞和血小板?**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有可能看到)

附:紅細胞:男(4.0-5.5)×1012個/公升, 女(3.5-5.0)×1012個/公升

白細胞:(4-10)×109個/公升,血小板(100-300)×109個/公升

5、整理

實驗完畢將顯微鏡的物鏡轉至兩側將鏡筒下降到最低,用紗布將顯微鏡擦乾淨,並將其它實驗材料放回原處。

十、**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方案一:

材料器具:綠豆(大豆)種子40粒,有蓋罐頭瓶4個,小勺1個,餐巾紙(衛生紙)8張,標籤4張,膠水、清水。

處理方式:取4個潔淨的罐頭瓶,分別貼上寫有1、2、3、4的標籤,並向每個瓶中放入2張餐巾紙,並在餐巾紙上均勻地放上10粒種子,然後依照下表中處理方式操作:

方案二:

材料器具:綠豆(大豆)種子4粒,玻璃杯2只,一次性筷子1雙,鉛線,標籤2張,膠水,清水。

處理方式:

甲杯:置於室溫環境中乙杯:置於低溫處(如冰箱內)

注意:(1)做每個實驗前都要檢查所用的實驗材料是否齊全

(2)實驗前要先回顧實驗步驟嚴格按照實驗步驟做

(3)實驗完畢要整理實驗材料

初中生物會考實驗

初中生物會考資料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取鏡和安放 右握左託 右手握鏡臂,左手託鏡座 2 對光 公升 轉 看 調 3 觀察 放 壓 降 看 公升 看 調 4 整理 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距邊緣7cm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

初中生物實驗目錄

說明 標 用到大量的輔助裝置,藥品。標 課內與課外的結合,一些實驗過程 調查活動放在課外。2 2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教師課下完成選材 黑暗處理 24h 選葉部分遮蓋 光照 幾小時 其餘步驟有學生分組實驗。酒精浸泡 水浴加熱 清水漂洗 滴加碘夜 沖洗碘液 觀察變化。活動 2 1調查校園內的種子植物 4...

初中生物實驗考核複習

一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 p36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取鏡和安放 右握左託 右臂,左座 2 對光 公升 轉 看 調 3 觀察 放 壓 降 看 公升 看 調 4 整理 1 取鏡和安放 右握鏡臂,左託鏡座。放距邊緣7cm左右處,略偏左。安裝目鏡和物鏡。2 對光 轉動轉換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