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策略

2022-03-22 12:17:53 字數 2719 閱讀 4931

2.倡導多向思維,拓展選題空間

正確的假設是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但唯一的假設不是假設,要倡導學生多向思維,拓展選題空間,這樣的選題才不會單調乏味。要尋求問題的答案,必須運用多向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假設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在指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要鼓勵學生敞開思路,求新求異,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如我校在組織「**塑料食品袋,保護環境」的活動中,同學們從書本上獲得的現成知識只是「塑料食品袋難以降解、會對土地造成汙染」。那麼,廢棄的塑料食品袋除了對土地造成汙染,影響植物生長之外,會不會對水體也產生汙染,對水生物產生危害?

廢棄塑料食品袋除了汙染環境以外,他對人類還有沒有用處,能不能**利用,資源再生?這種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本能地產生一種想知道「怎麼回事」的衝動,促使學生產生相應的問題思考,學生只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才能感受、發現問題,同時吸引學生,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探求慾望。我們把這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提出問題,得到了一些有創造性的選題。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學生思想活躍,喜歡異想天開,有時候會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老師對學生在選題中的突發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護。

3.指導學生反覆比較篩選,選擇力所能及的活動主題

學生有了想研究的課題或活動主題以後,接著出現的常見問題是所選擇的課題是否可行性的問題。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最先提出的研究課題題或活動主題往往存在不少問題,如:所選主題過大,遠離自己生活,遠離實際,實踐活動的目標不明確,有的根本不符合科學,有的目前沒有條件完成等等。

教師這時要指導學生反覆比較篩選,控制綜合實踐活動過程與進度,降低綜合實踐活動的難度,保護學生的綜合實踐慾望和創新慾望,讓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桃子」,選擇力所能及的有價值的研究問題。

策略二、教學指導方式要體現多樣性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要幫助每乙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如何使學生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呢?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而且還要有多樣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要發揮每乙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每乙個學生的學習個性,滿足每乙個學生**、獲得認可和欣賞、承擔責任的需要等等,所以,學生自主學習、**學習、合作學習等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就顯得非常必要。

例如:在指導開展《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調查活動中。我首先開放活動目標。

我給學生定了多個學習目標,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也可在調查中發現問題,自定學習目標,這既可以達到預期學習目標,還可以通過調查的深入不斷生成新的目標,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生成;接著,我開放了學習內容。活動內容的認定,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而定,多種學習內容,適應學生對不同活動的渴望,讓學生充分自主活動,學生可以了解人們為什麼使用一次性用品,訪問攤主、顧客,市場管理人員,對一次性用品的不同觀點。這可以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真正得到鍛鍊,體驗生活。

最後,分組開放。我讓學生自由分組,可以根據自己的活動目標,內容去自由組合,如到社會調查的可4人一組,寫環保標語的2人一組,設計海報的可2—3人一組。

合適的活動方式能讓學生獲取大量的、真實可靠的、第一手的課題研究資料,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真實的體驗,學生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動力。在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才能獲得有效的學習效果。結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適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如:

遊戲、表演、訪問、考察、調查、採集、收集、查閱等,還有設計、製作、測量、展示、競賽、交流等等學習方式,都是非常受學生歡迎、樂意採用的。這些學習方式,能以最大的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氛圍中學習,學習就不會是枯燥乏味單調的苦差使,而是既有趣又輕鬆的一種快樂的事情。

策略三、教學評價要體現激勵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育教學的藝術主要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勵。

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在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的基礎上,更要重視學生實踐活動中的每一細節上的評價,特別是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的態度、主動參與的熱情、自醒自悟的感想和獨特的看法,實踐操作中,在設計、製作、表演、展示時表現出的閃光點和在勞動成果中付出的辛苦,都應得到應有的鼓勵、肯定和認可,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給以足夠的尊重。例如,在指導學生「探索輪子的奧秘」的活動中,讓學生去圍繞輪子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索中學生了解了有關輪子的一般知識,明白一些淺顯的科學道理,明白了「人們為什麼會使用輪子」——初步認識輪子及輪子的用途。

在「為一物品設計乙個輪子,使它更方便更省力」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小組內集體研究完成設計和製作,學生討論得很熱烈,反饋時學生的小設計五花八門:「我把房子裝上輪子,這樣旅遊時,我可以住在自己家裡了」;「我把書包裝上輪子,這樣上學時,我可以用繩子拖著書包來上學,書包就顯得很輕了」;「我給地球、月亮裝上輪子,這樣它可以轉得快一些,我也可以快快地長大」.......學生的回答雖然有些幼稚,但充滿童趣。

面對這些問題,老師要以參與者、組織者的身份在學生面前,對於學生的奇思妙想,教師要給以肯定。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的同時,真摯的給他們介紹同學好的活動方法,指一指今後活動路子。同時學生針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

「我的想法最科學」,「我的想法最有創意」,「××同學點子最多,我要像他學習」;小組之間也進行了綜合評價,評出「最棒的小組」,「最能幹的小組」。這樣積極的評價貫穿於活動當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與人共處的能力。

總之,教師的指導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著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是否有效、紮實。在綜合實踐課上,教師不能僅限於三尺講台,而是要更多地融入學生之中,領著學生走向實踐活動,去親身體驗。在師生、生生的合作互動中交流,使師生、生生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

有效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

習作指導策略談

作者 汪海鷹 讀與寫 上旬刊 2015年第03期 摘要 一提起作文,我想頭疼的不止是學生,還有我們的老師。面對作文題目學生 望洋興嘆 在他們眼中寫作文難,難於上青天 面對學生的習作老師 苦苦搖頭 在老師眼中作品空洞索然無味。特別是剛剛接觸習作的三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這就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從...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

董先廷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方法指導貫穿全過程。包括主題確定 活動策劃 活動實施 活動總結交流各階段。在實踐中,教師的方法指導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 方法指導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第一,教師的指導過於寬泛,針對性不強,缺乏具體的指導行為和指導規範。調查發現,大多數教師不明確自己在指導學...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方案

主題 浪費知多少 一 活動主題的提出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尤其在比較富裕的鄉鎮,孩子一直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整天零食不離口 玩具不離手。另外,小學生盲目模仿 化人情消費現象正在滋生蔓延。過生日大擺宴席 贈送賀禮 要好的同學互相請客 相當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 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