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讀《國富論》有感

2022-03-12 18:05:35 字數 4911 閱讀 2008

國富之道—財富分配與資本積累

——《國富論》有感

書目簡介

《國富論》,原名直譯為《諸國民之富的性質及其原因之研究》,它的出版標誌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在書中,亞當·斯密第一次提出了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這也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

摘要《國富論》是古典經濟學的代表著作之一,通過閱讀本書,筆者感受到古典經濟學中經典理論的瑰麗,也見識到古典經濟學家洞察經濟社會的敏銳。筆者重點學習了亞當·斯密提出的資本積累理論,並在學習同時進行批判性思考,對於書中一些觀點也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旨在閱讀學習的同時,加強自我審思能力。

縱觀本書,亞當·斯密從「何謂財富」出發,解釋了他對財富的理解和定義,闡述了他的財富觀和貨幣觀,由此推翻了當時「重商主義」的錯誤前提,為自己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石。《國富論》開篇第一句即是「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而在亞當·斯密以前,重商主義認為財富就是金銀,重農主義則認為金銀不是財富,土地生產物才是財富。可以說,亞當·斯密第乙個正確地認識到,人類生產性勞動創造的生產物,包括金銀在內,都是財富,人類勞動則是財富的源泉。

以這個概念作為開始,亞當·斯密衍生出了「如何創造財富」的研究,他提出生產力是由勞動分工和資本積累所組成的,並進而細化分析。最後,他回答了「如何維護財富」的問題以及提出了「如何分配財富」的原則,提出了市場機制的重要價值,並最後衍生出對正確**職能的**。這個寫作過程以「財富」為源頭而順序衍生的,討論了財富從產生、擴大、流通、實現社會價值等一系列活動的過程,並在這些過程中提出了對財富活動的規律性認識。

關鍵詞財富分配正義勞動資本積累

一、選題的意義

「怎樣才能實現財富的增長」是經濟學最為古老的問題,也是古往今來人們所孜孜以求的目標之一。在書中,可以說斯密一直圍繞著資本積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增長這一中心話題。相比交換和分工而言,資本積累是乙個更為複雜的過程。

因此想要真正理解亞當·斯密的有關資本積累的思想,還得從最基礎的開始。資本的積累必然引出財富的分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財富的增長必然形成一種財富分配的原則,而對於如今的社會,我們必須要從亞當·斯密所認知的財富分配對現代社會的意義窺探出新時代財富分配的正義性的意義。

二、財富的分配原則

從第一篇第八章開始,到第十一章,斯密論證了財富的分配原則

對於勞動者,斯密指出,「凡依勞作而生活的人,其工資至少須足夠維持其生活。在許多場合,工資還得多少超過此種限度,否則,他將無從贍養家室,無從延續勞動者族類至一代以上。」指出了,勞動者的最低工資——「乙個健康奴隸的勞動,約有倍於其生活費的價值;乙個最低階勞動者的勞動所值,也不能在乙個健康奴隸以下」。

而勞動工資的多寡,斯密認為,決定於對勞動的需要,以及其他必需品的相對**。(在此,勞動工資指的是勞動的貨幣工資)接著,斯密指出工資增長是社會能夠興旺發達的必要條件,能夠促使人們勤勞地勞動,有助於降低產品**。

資本利潤論——斯密認為「資本的增加雖然會提高工資,但同時卻會減低利潤。」對於資本所有者,斯密認為,資本是用來組織並計畫生產的,因此理應得到利潤。通常,勞動者付出的勞動,只獲得最低工資,因此,資本相應得到的利潤就占多數。

而實際上,「高利潤率,比之高率工資,尤有抬高生產物**的傾向」

資本的利潤和勞動工資不相等,斯密認為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是職業本身的性質。這乙個原因,又有以下幾個情況而定,第一,勞動工資,因業務有難易程度尊卑汙潔的區分,勞動工資就不同。這裡,斯密用了紡織行業的縫工與織工,以及鐵匠與泥匠的工資差別論述,勞動技藝難的工種工資較勞動技藝簡單的工種要多,易汙行業比潔淨行業的工資更勝一籌;第二,勞動工資因為勞動本身需要前期的投入不同而使得勞動工資有差異。

這裡,斯密講了機械師,技工和農事從業者的工資差別,顯然,機械師行業需要一定的門檻要求,就是進入這一行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這些成本理所應當地反映在所得工資上;第三,勞動的業務的安定程度也有區分。這裡舉列了木匠和泥匠之間的工資差別,木匠因為較為安定,所以日工資反而較少,泥匠的工作因為受顧客的臨時要求以及自然天氣的影響,所以安定程度稍差,所以其工資也就略高;第四,負責業務的大小不同,造成勞動工資有多寡之別。這裡說了醫師和律師的高工資的緣故;第五,因成功希望不同。

就是說工作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或者成本,往往工作並不一定輕易得到。在此,斯密舉出了鞋匠和律師的從業成功希望的不同。

二是因歐洲政策不同而不同。第一,會限制某些職業的從業人數,一些歐洲政策實施嚴格的行會制度和長期徒弟制,這樣就會對一些行業的進入門檻設定嚴格規限。第二,增加某些職業的競爭程度,一些政策通過設定獎勵金、補助金和獎學金來吸引人們從事該行業,比如說牧師。

一些候補牧師的工資甚至不如泥水散工的工資優厚。第三,對一些勞動資本的自由流動加以限制。

土地地租論——地租作為為了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自然是一種壟斷**,它完全不與地主為改良土地而可能投入的資本成比例,完全不與地主所能收取的成比例,而是與農民所能支付的成比例。同時,地租構成商品**的方式與工資和利潤不同,斯密認為:「工資及利潤的高低,為**高低的原因;地租的高低,則為**高低的結果「隨著國民財富的增進,地租部分將不斷增加。

三、斯密的分配論對於現代的意義

第一,斯密在論證分配論中,在涉及到勞動的時候實際上是從勞動價值論延續到勞動力市場,其中涉及到勞動的自由流動,以及勞動者的最低保障工資等,這些對於加快市場改革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在市場化的改革中,我們尤其要注意勞動市場的建構,保證乙個自由流動的勞動市場,這樣對分配的公平上能起到乙個比較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論及勞動工資的不同的時候,斯密涉及到了人力資本的含義。在論述工資的差別構成,斯密的人力資本論述,包括對於從業人員的培訓,進入成本,流動機制等都進行了論述。

第三。,斯密在論述工資差異和資本的利潤差異的時候,涉及到了勞動和資本對生產的貢獻的專題。他指出勞動的分配可能會比資本的分配少。

這樣財富的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就與可能涉及到公平的問題。也就是財富分配不均或者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

第四,對於第三個問題,斯密有自己鮮明的主張。在《國富論》中,斯密指出,決不能把大多數人生活狀況的改善,看做是對社會的不利,同時,如果乙個社會有較高比例的成員生活在困厄中,那麼這個社會就不能真正地繁榮幸福。

最後,需指出的是,在論及財富分配的理論時,斯密是從傳統的微觀意義上講的,並沒有進一步論證,財富分配對國民財富的進一步影響。

比如,資本所得,勞動所得,以及土地所得對增加國民財富的促進作用。就是財富增長的具體路徑,以及在此路徑上可能產生的各種可能性還有影響,都沒有過多涉及,而這對於當代中國經濟發展也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

四、分配正義的再理解

(一)初次分配:尊重勞動,鼓勵創造

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歷史也正是人類不斷創造財富,不斷分配著財富的歷史。科技的不斷進步,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帶來的物質的極大豐富,社會財富的不斷增加。在蛋糕不斷做大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注重如何切好這塊蛋糕,也就是如何進行合理的財富分配。

如何使財富的合理分配既可以做到與勞動者的勞動價值相匹配,又可以促進勞動者積極性的提高,從而不斷的增加社會財富。

財富的分配應該體現人的勞動價值,更加應彰顯出人的尊嚴。財富是勞動所創造,而勞動是人的勞動,因而以人為本才應該是財富分配的應有之意,這恰恰也是體現了公平正義的要求。

「正義是人類社會具有永恆意義的基本價值追求和基本行為準則。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類對正義的追尋過程就是人類社會由落後到發達、由不合理到合理的無限發展過程。」

正義是財富分配所必須遵循的要求。然而正義內涵如何界定呢?通常來說「正義是一種道德規範、準則,通過對人的行為的限定,使們之間的社會關係達至合理、均衡,這種合理、均衡既體現在利益相關方自身的價值目標,也符合一定社會的客觀尺度。

也就是說在生存、受教育、勞動等基本權利上追求絕對平等;在非基本權力上,追求比例平等。」

財富分配的乙個重要價值取向就是要尋求正義,「一切人,作為人來說,都有著某些共同點,在這些共同點所及的範圍內,他們都是平等的。」而從倫理學的角度來說,財富分配也正是建立在這種每個人可以享有社會財富的機會和權利的平等的道德要求上才可以實現分配的正義。這樣的分配正義還需要社會的制度與規範加以保護,保護各階層都可以通過這樣的一種渠道獲得自己應該分得的社會財富。

而這種分配的正義更多的應該是體現在對社會救助的層面中,體現在多弱勢群體的關注,對強勢群體的約束,減少二者的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進而實現社會的正義。

「雖然他們只圖自己方便,雖然他們僱傭了千百人為自己勞動,目的只是滿足自己無聊而又貪婪的慾望,但是他們還是同窮人一樣分享他們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乙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們對生活必需品做幾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給全體居民的情況下所能做出的一樣的分配,從而不知不覺地增進了社會利益,並為不斷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資料。」

這就是在闡述亞當斯密關於分配理論中最著名的是「看不見的手」的理論。而「看不見的手」就是斯密口中自由市場的機制。在斯密的觀點中認為市場有著完善的調節機制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而**只是乙個「守夜人」的作用。在收入分配的中也積極的主張**要放權,主張**與市場主體分開,讓社會的市場機制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節,在斯密的眼中每個人都具有自利性,可以在市場中為了自身的利益進行優化的資源分配。

斯密的這個觀點也再次證明了其自身放任的自由資本主義分配正義觀,主張儘量減少**干預,強調市場主體意志的自由,個人權利的神聖不可侵犯。而在國民財富的分配過程中,初次分配是基礎。整個國民財富的公平性也是建立在初次分配公平的基礎上,社會的再次分配是建立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

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與正義,才能有效的保證社會整個財富分配的合理性與正義性。

初次分配中,為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積極主張運用市場調節的槓桿去進行分配的調節,讓資本,技術等要素充分的參與收入分配,合理拉幵收入的差距。減少**在第一次收入分配中干預功能,讓市場自主調節。

(二)二次分配:保護勞動、調節差別

在之前我們談到斯密是崇尚自由的市場機制,反對國家的過度干預。但是斯密也不是無**主義者,一方面,斯密意識到市場機制的正常執行需要一些制度性的基礎,如健全法律和秩序,產權保障等。這些制度性基礎需要各個方面的努力,**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市場機制也不是萬能的,它不能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需要**提供公共物品,更好地去實現經濟的繁榮。因而斯密認為在市場經濟中**的存在是必須的。而使**可以進行有效的服務就必須有必要的經費。

而必要的經費一大部分要**於稅收。

假期讀《國富論》有感

假期為了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同時也是懷著增強自己對經濟學者以專業的認識與理解。我讀了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 國富論 最終收穫頗豐。國富論即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無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中還是在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史中,國富論 都對其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斯密 國富論 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

讀書筆記讀圍城有感

讀 圍城 有感 10傳播一班 laa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只能匆匆將錢老的 圍城 看完,不過好在以前就有看過一些,所以還算幸運,能對這部 也所理解。在開篇的序裡,錢老就有提到,他寫的是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 某一類人物。看了作品就知道寫的是戰爭年代的一批留過洋的年輕人,述說了他們的愛情糾葛,他們的工作競...

實踐論讀書筆記

實踐論 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急不躁 由表及裡 全面觀察 由感性到理性 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 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絡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迴圈往復 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對具體來說就是 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了解 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於作出任何結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