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切口感染目標性監測方案 試行

2022-03-11 11:12:52 字數 1268 閱讀 7136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途徑時間天

圍術期使用抗菌藥物:是否

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一聯二聯三聯及以上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 途徑時間天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 途徑時間天

手術切口感染:是否若是:表淺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手術部位出現:紅腫熱疼

手術切口滲出物:膿性血性脂肪液化其它

外科引流: 是否瘻管: 是否

膿液病原微生物名稱

手術後使用抗菌藥物:是否

術後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一聯二聯三聯及以上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時間天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時間天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時間天

抗菌藥物名稱劑量時間天

出院後隨訪感染情況:有無

若感染,部位名稱: 表淺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三、資料分析

㈠感染率:即指定時間內每100例某種手術病人手術切口感染(ssi)例數。

指定時間內某種手術病人的ssi數

感染率100

指定時間內某種手術病人數

㈡計算感染危險因素指數:

對於外科術後病人,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危險因素即手術時間、切口汙染程度、麻醉方式和是否為急症手術來計算感染危險因素指數,詳見表2。

表2 危險因素(asa評分)的評分標準

㈢計算不同危險指數手術部位感染率:

指定手術一定危險指數病人的ssi數

感染率100

指定手術一定危險指數病人的手術數

㈣計算平均危險因素指數等級(aric)

危險因素指數等級不同, 則不能直接比較感染率的高低,需對手術病人的危險因素指數等級進行調整。

危險指數等級×手術例數)

平均危險因素指數

手術例數總和

㈤外科手術醫師感染專率

某醫師在該時期手術後病例的感染病例數

外科手術醫師感染專率100%

某醫師在某時期進行的手術病例數

㈥不同危險指數等級的外科醫生感染專率

某醫師不同危險指數等級病人手術的感染例數

某醫師不同危險指數感染專率

某醫師對不同危險指數等級病人手術例數

㈦醫師調正感染專率

某醫生的感染專率

醫生調正感染專率

某醫生的平均危險指數等級

四、資料反饋

各醫院每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彙總,分析感染發生的可能因素以及感染率的變動趨勢,同時監測結果反饋給臨床科室,但外科手術醫師感染專率或手術部位感染專率不宜公布,可通知有關人員,如科主任再由科主任分別向各醫生通報其本人的感染專率。

手術切口感染目標性監測方案

一 目的 了解手術病人的切口感染率 危險因素,及時發現問題,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達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二 監測方法和內容 術後第一天開始每天按照調查表 表1 進行登記,月末進行彙總分析。主要登記調查科室手術病人的一般情況 如姓名 性別 年齡等 危險因素 如手術種類 手術時間 麻醉方式 切口型別 手術...

方案 手術切口感染目標性監測方案

一 目的 了解手術病人的切口感染率 危險因素,及時發現問題,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達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二 監測方法和內容 術後第一天開始每天按照調查表 表1 進行登記,月末進行彙總分析。主要登記調查科室手術病人的一般情況 如姓名 性別 年齡等 危險因素 如手術種類 手術時間 麻醉方式 切口型別 手術...

手術切口感染診斷標準

手術部位醫院感染病例診斷 標本送檢及報告流程 2001年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一 表淺手術切口感染 僅限於切口涉及的 和皮下組織,感染發生於術後30天內。臨床診斷 具有下述兩條之一即可診斷。1 表淺切口有紅 腫 熱 痛,或有膿性分泌物。2 臨床醫師診斷的表淺切口感染。病原學診斷 臨床診斷基礎上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