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蘇洵 工作紙答案

2022-03-06 23:48:35 字數 1283 閱讀 3244

前置知識

一.戰國七雄的故事,六國的地理位置﹑滅亡的原因﹑滅亡的先後順序

二.北宋與外族(遼﹑西夏)的戰事,訂立的條款

主旨:借六國因賂秦而終歸破滅的史實,勸喻宋仁宗不要重蹈歷史覆轍,以歲幣換取邊疆短暫的和平,要認真地處理外族入侵的問題。

體裁:論說文

內容把文中有關的句子,填在橫**。

一.中心論點: 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1.正論: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

2.補論: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二.論證過程

1.正論: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賂秦的國家有韓、魏和楚)

(1)論據:

a理: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b情: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席安寢,起視四境,秦兵又至矣。

(2)結論: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煩,侵之越急,故不戰而強

弱勝負已判。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引語例加強說服力: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2.補論:不賂秦者以賂者喪。

(不賂秦的國家有齊﹑燕﹑趙)

(1)論據:

a三國因其他國家賂秦而終歸破滅的原因

1.燕﹑趙:處於秦革滅殆盡之際,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2.齊: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b三國個別的破滅原因

三.借古諷今

1.借古:

(1)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

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2)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3)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

為積威之所劫哉!

2.諷今:

(1)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四.思考題

1.根據下面的資料,你認為蘇軾「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補論點成立嗎?

(1)六國破亡的次序是:韓﹑趙﹑魏﹑楚﹑燕﹑齊

(2)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

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

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2.如果你碰上校園欺凌事件,對方威脅你付錢,否則毒打一頓,你會怎樣處理?

六國論教案蘇洵

六國論蘇洵新授 1 體會蘇洵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2 理清作者的思路,學習作者始終圍繞中心論點不蔓不枝地展開論述的方法。3 掌握重點實詞 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及特殊語法現象,正確譯文。1 在閱讀方面,理解作者的論證思路,體會其嚴密的邏輯性是要點。2 在基礎知識方面,對一些句子的翻譯是難點。1 在閱讀方面...

《六國論》教案

內容課題 六國論 學習目標 知識技能 1.疏通文字,掌握重點實詞 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及特殊語法現象,能夠正確翻譯文章。準確背誦並默寫全文。2.學習本文論史諷今,針對性強,觀點鮮明的特點。3.學習本文多種手法綜合運用,使論點得到多層深入地證明的特點。過程方法 在誦讀中品味文章的嚴謹和氣勢。情感價值觀 學...

六國論優秀教案

教學目的 1.了解史論中借古諷今的寫法。2.學習本文論證嚴密的特點。3.認識蘇洵關於六國滅亡的觀點 弊在賂秦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本文是一篇史論,但它的針對性很強,帶有明顯的政論色彩,不同於純粹論史的文章如盧照鄰的 三國論 蘇轍的 六國論 從這個基本點出發,可以確定 教學重點是它的政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