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們的評價談起

2022-02-26 02:06:18 字數 1616 閱讀 1030

①孔子有個學生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乙個落水的小孩,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他高興地接受了。可是大家卻認為他太貪心。而孔子另乙個學生到國外去旅行的時候贖回了乙個做奴隸的魯國人,沒有按照魯國**的規定去報賬,人們卻誇他品格高尚。

②同樣是做了好事,卻因為對待物質與金錢的態度不同而得到了人們不同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

③究其原因,在人們的心中,中國一向是禮儀之邦,只有謙虛和無私奉獻才是好人。子路就沒有做到這一點。一頭牛,在兵戈相見的春秋時期,算是很貴重的禮物了,而子路就那麼輕易地接受了;看看人家子貢,花自己的錢為公家做貢獻,不計較不抱怨,那才是真正的有義之人啊!

④利與義,猶如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受「利」而無「義」;得「義」而失「利」,這就是人們的價值觀。這種觀念統治中國2000多年,「做好事不留姓名」幾乎成為每乙個中國人自覺的行為,直到現在,我們在做了好事之後,不但不敢不會不想接受別人的獎賞,甚至在被別人誇讚的時候還會臉紅。這真的是正常的嗎?

⑤看過中國青年楊立在德國的一段經歷以後,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鎮鎮長的話所感動。把撿到的裝有錢和信用卡的皮夾交到市政廳,這在中國實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了,可是克里斯托小鎮的鎮長為了讓楊立領回一枚獎章和500歐元的獎金,竞然發動了百餘名警察進行尋找。

⑥克里斯托小鎮的鎮長還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在了解了楊立想法以後,嚴肅地說:「施恩不圖報,並不是你們中國人眼中簡單的個人問題,可以說,你拒絕我們的請求,已經相當於在破壞我們的價值規則。

那些獎勵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須接受,因為那不僅僅是對你個人的認可,也是整個社會對每個善舉的尊重;對善舉的尊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也讓我們有資格去勸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們才不能因為你的無私放棄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

⑦乙個小鎮的鎮長,把對善舉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責任,嚴格執行獎勵制度,這種精神,這種執著,這種信念,令我深思:我們的傳統觀念到底還能走多遠?「義」和「利」真的不能兼得嗎?

1.(3分)作者認為在「義與利」的關係上,國人應該有怎樣的轉變?

2.(2分)文章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

3.(2分)作者說:「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鎮鎮長的話所感動。」細讀文章,說說作者感動的原因。

4.(3分)根據《呂氏春秋.察微》記載:「救人」的學生為子路,「贖人」的學生為子貢。原文如下: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

孔子日:「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

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日:

「魯人必拯溺者矣。」

「子貢贖人不報賬」和「子路救人受牛」,孔子表揚子路而批評子貢。你贊成孔子的態度嗎?為什麼?

(四)閱讀《從人們的評價談起》,回答21—24題。(10分)

21.(3分)從重「義」不可受「利」,到應獎勵善舉,「義」與「利」兼得。

22.(2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23.(2分)把對善舉的尊重看成每個公民的責任;把嚴格執行獎勵制度,看成是帶動整個社會施援向善。

24.(3分)能圍繞乙個明確的觀點,清晰完整地加以闡述可得滿分。 (從肯定的角度闡述,對善舉的尊重不應僅是精神層面上的肯定,也應是物質層面上的獎勵,鼓勵大家接受獎賞,從而使更多的人樂於行善,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從否定的角度闡述,弘揚「重義輕利」的傳統,強調做好事不留名、無私奉獻不計索取的重要性,讚揚令人感動的精神力量。)

從《祝酒歌》談起

人美在心,話美在真。人們常說,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內在美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大家在讚揚一位英雄或他們所愛慕的人時,就常常講到內在美或心靈美。近期,我在翻閱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時候,無意間翻到郭小川的一首詩 祝酒歌 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待這首詩,難免讓人覺得它有些太過直白 缺乏蘊藉。但不可否認的是,...

從閃電談起教學設計

13.1 從閃電談起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觀察摩擦起電現象,認識電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絡。2 知道自然界中有兩種電荷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3 知道閃電是一種瞬間發生的大規模的放電現象。舉例說明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過程與方法 4 通過實驗 觀察摩擦起電現象,領會物體帶電的概念,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從水之旅談起的複習總結

教學目標 1.能用語言 文字或影象描述常見物質的物理特徵。能從生活和社會應用的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2.能區別固液氣三種物態。能描述這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徵。3.能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會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4.通過實驗 物態變化過程。嘗試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和物質的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