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心得臺中一中首頁

2022-02-24 00:52:47 字數 752 閱讀 3328

看完了這麼一本書,內心有種奇特的領悟。不似《大江大海》的沉痛,《田園之秋》的清新;它,如輕柔細絲,縈繞在這別具意義的「苦」字。

文化的生成,起於生存的意志;文化的遞進,因於思想模式的演變;文化的傳承,依於對傳統的依戀;文化的沒落,基於不合乎現況的殘酷。多麼艱辛的乙個迴圈!苦,在先人篳路藍縷的建立歷程;苦,在盛盛衰衰的辛酸血淚。

當一位老信客終於發覺自己的雙肩不再挑得起重擔,雙足不再禁得起跋涉卻後繼無人時,孤寂的身影,情何以堪?

然而,苦中亦帶甘。前人的奮鬥換來後代的安居,後代的勤追苦尋又帶來下一輩的無憂……文化,就這麼寸土涓流點點滴滴,堆疊而成普世大眾賴以維生的依靠,不可或缺。

在這本書中,余秋雨先生每一篇文章總令我陶醉其中。不論是〈道士塔〉中的王圓籙、〈酒公墓〉中的張先生或是〈風雨天一閣〉中的范欽等人,在這本夾敘夾議的論述文集裡,仍保有自己憨傻、狂放、執著的鮮明人格;在非第三人稱且對人物著墨不多的寫作形式下,仍可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它們的熱血!作者以自己的旅遊過程為主,感懷先人為輔,鑲嵌以個人獨到的見解評價,再適切的摘引古今文人之作潤飾,構成一篇篇擲地有聲的佳文。

每一篇,都像一幅畫;坐在畫前,我彷彿像乙個佇立山邊的頑石,隨著思緒看盡覽盡千百年來的興興替替……

文章的編排似乎也有些玄機。一開頭,〈道士塔〉流洩出的是作者澎湃的情感,憤怒、不平及憾恨奔流其中;隨著〈廬山〉一路玩到〈江南小鎮〉,便稍稍收斂了些,快樂、感傷等淡淡的情緒似音調起伏;最後,作者在〈漂泊者們〉、〈華語情結〉、〈這裡真安靜〉三文中加重「寫人」的成分,略沉的氣氛是作者深刻的反思。

一切都是那麼的,合乎邏輯。

紅色書籍讀後心得

這個暑假過得很富有意義,也很具有思想,在家度過的時光裡我又再一次的拿出了那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還記得這是我初中時買的,捨不得遺棄,只是因為被主人公的精神所觸動,深深的打動而引起對自己的認識與思索,該書中主要講述了保爾由一名普通民眾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成長經歷。這是一部充滿熾熱革命激情的...

《道德經》讀後心得

小小的窗能帶給乙個房間滿滿的陽光,俗稱心靈之窗的眼睛能溝通彼此,那麼心靈,又是誰的窗戶呢?是世界之窗,是聯絡個體與萬物的紐帶。老子言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用心靈去感受,豐富精神世界,才不會 盲 聾 爽 違背的意思 才能領悟得 滿 第三個故事 一次,去拜會一位事業上頗有成就...

教育報刊讀後心得

教育,需要生活,沒有生活的教育,不成其為教育。同時,教育需要的是慢的教育,而不是浮躁,浮躁的教育是沒有價值可言的。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乙個困難 艱苦 緩慢的過程 人的成長更是曲折 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乙個人學得更多 學得更好,也沒有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