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

2022-02-10 20:18:31 字數 907 閱讀 2270

《表面積的變化》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特徵及會計算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讓學生通過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或長方體拼成較大的長方體的操作活動,探索並發現拼接前後有關幾何體表面積的變化規律,並讓學生應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本堂課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此在設計教案時有別於一般的數學課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通過實踐操作自主**掌握規律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

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情況,談幾點反思:一、能做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由乙個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本節課,安排了3次動手操作**規律的活動:活動一:兩個正方體拼成長方體後表面積的變化情況。

活動二:用若干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大長方體,表面積的變化情況。活動三:

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拼成大長方體,表面積的變化情況。每次操作完學具後,我又安排了小小組進行了討論:如比較一下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原來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是否相等?

將3個、4個甚至更多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一行,拼成乙個長方體,表面積比原來減少幾個正方形面的面積?其中有什麼規律嗎?將兩盒長方體形狀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法?

哪種方法包裝紙最省?等問題在小組裡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觀察以及交流討論的平台, 而且有利於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障礙,大膽參與,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還能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二、能做到層層遞進,以練促思。在學生認識了幾個完全一樣正方體拼接成一行過程中的規律之後,讓學生拿6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任意拼,以讓學生更充分地認識拼接處的規律。培養了學生優化思維和求異思維的能力,促進課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最後環節讓學生包裝火柴盒,通過接近生活實際的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最後環節的拓展延伸,一改拼接的慣性思維,讓學生認識切過程使表面積增大。

新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後反思

2019 2020 新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 圓柱的表面積 教後反思 word范文模板 本文為word格式,後可方便編輯和修改!新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 圓柱的表面積 教 後反思1 合理靈活地組織和利用教材。圓柱的表面積 這部分教學內容包括 圓柱的側面積 表面積的計算,表面積在實際計算中的應用以...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導學案

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編制人 段承平審核人 蔣明忠班級 姓名 學習評價 學習目標 1 通過練習,鞏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2 能夠靈活運用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點難點 1 靈活運用側面積 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問題。2 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學法指導 獨立練習...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說課稿

圓柱的表面積 說課材料 一 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它是學生初次接觸圓柱這個幾何形體,要求學生認識掌握圓柱的特徵,進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圓柱的側面積 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材是在學生掌握長方形面積 圓的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安排的,因而要以上述知識為基礎,運用遷移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