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制度

2022-02-10 11:43:25 字數 1562 閱讀 2510

1、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由醫療感染管理領導小組領導,醫療質管、醫院控感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實施。

2、抗菌藥物的使用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症和禁忌症,減少毒副反應,減少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嚴格控制缺乏指徵抗菌藥物的使用,堅決制止濫用抗菌藥物。

3、遵循分線用藥原則,根據病情應用抗菌藥物,提倡應用第一線藥物,控制第二線藥物,嚴格控制第三線藥物的使用。

4、普通感染或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提倡首選一線抗菌藥物;二線抗菌藥物的使用,原則上應由主治醫師以上批准後方可使用;三線抗菌藥物的使用,應根據藥敏或有關專家會診或疑難病討論意見,由經管醫師提出申請,科主任審批,報分管院長或質管科審批後方可使用。

5、實行三線抗菌藥物使用審批登記制,審批後的三線抗菌藥物的使用期限不超過七天,若確需繼續使用,應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6、門診處方抗菌藥以單用為主,原則上不超過三天量,最多不超過7天,嚴格控制聯用,三聯用藥原則上禁用(抗結核藥物除外)。

7、抗菌藥物使用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應用(個別也可區域性應用)的各種抗生素以及喹諾酮類、磺胺類、硝基咪唑類、硝基呋喃類等化學合成藥。抗菌藥物用於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則上不用抗菌藥物。

(2)、臨床醫生在使用抗菌藥物時,應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適應性、毒負反應和給藥劑量、用法,制訂個體化的方案。限制無指徵的抗菌藥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者原則上不得使用抗菌藥物。選用藥物應以同療效藥物中的窄譜、價廉的藥物為先。

力求選用對病原菌作用強,在感染部位濃度高的品種,此外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患者的疾病狀況(疾病、病情嚴重程度、機體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狀態等),藥物的有效性(包括抗菌藥物的抗菌譜,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特點、藥效學特點及不良反應等),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藥物,給藥途徑及其他因素。

(3)、有多種藥物可供選用時,應以窄譜、不良反應少、價廉者優先。

(4)抗菌藥物的更換:一般感染患者用藥72小時(重症感染48小時)後,可根據臨床反應或臨床微生物檢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更換所用抗菌藥物。

(5)療程:一般感染待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明顯好轉或恢復正常後再繼續用藥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療程執行。

(6)抗菌藥物**的同時不可忽視必要的綜合**,不過分依賴抗菌藥物。

(7)盡量避免**粘膜區域性用藥,以防對臨床常用藥物耐藥的菌株產生。若區域性感染較輕,或感染較重但全身用藥在區域性感染灶難以達到有效濃度時,可考慮區域性選用如下外用製劑:呋喃西林、新黴素、桿菌肽、磺胺嘧啶銀、莫匹羅星、磺胺醋醯鈉等。

不允許擅自將全身用製劑在區域性使用,包括抗菌藥物的呼吸道吸入給藥。

(8)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中的不良反應監測,及時發現不良反應並妥善處置,認真執行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療程中對已知或發生率高的不良反應進行臨床監測,並採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必須使用某些不良反應明顯的抗菌藥物時,尤其是老年、嬰幼兒及腎功能減退等患者應進行**藥物濃度監測,提高用藥的安全性和療效。

對較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要嚴密監測菌群失調、二重感染,特別是深部真菌感染。

(9)對病情複雜的難治**染病例,應組織科內或院內專業人員進行會診,制定給藥方案,院內不能確診的及時轉上級醫院**及處置。

8、堅持量化考核結果與獎罰措施掛鉤,對情況特別嚴重者予以通報處理。

抗菌藥物分級使用管理制度

1 抗菌藥物的分級使用管理是由醫療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質管 院感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實施的。2 抗菌藥物的使用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症和禁忌症,減少毒副反應,減少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嚴格控制缺乏指徵抗菌藥物的使用,堅決制止濫用抗菌藥物。積極開展並規範圍術期用藥。3 必須貫徹有樣必採的原則,藥敏結果未報告前或...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一 貫徹執行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及 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和應用原則 等規定。二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藥事委員會監督各科室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醫院的抗感染藥物專家負責全院抗感染藥物應用的指導 諮詢工作。三 檢驗科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它藥敏試驗結果。為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提供依據,避免耐藥菌...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為防止因濫用抗菌藥物引起的細菌耐藥和醫院感染的發生,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依據衛生部對抗感染藥物的使用原則,結合我院臨床工作特點制定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規定。本規定適用病房用藥和門診用藥。一 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預防用藥,聯合用藥的指徵,正確掌握圍手術期及預防應用抗感染藥物的適應症 計量和時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