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乘法》教學反思

2022-02-01 09:10:10 字數 1343 閱讀 1579

孟津縣城關鎮中心小學胡麗麗

《認識乘法》一課是《義務教育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江蘇教育出版社》第21~22頁的內容。經過教學後,感受頗多,現反思如下:"認識乘法"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

這個內容的教學與以往的相比有很大的區別:老教材特別強調被乘數和乘數的位置,要求列出的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數當做被乘數,把份數當做乘數,位置不能顛倒。而新教材則著重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感悟乘法的意義。

"認識乘法"是一節概念課,內容比較抽象。在設計方案時,我思考如何實現新課程標準所明確指出的"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的產生過程是有其必要性的。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對乘法產生親切感,逐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一、創設情境,參與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圖來進行匯入,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產生學習新知的需要。

二、發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通過觀察加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相同加數。在說與寫長長的同數連加算式的活動中,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確確實實很麻煩,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

怎樣讀簡便,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自主**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這樣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並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後才呈現出來的。

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三、應用新知,自主練習,解決生活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練習環節。先通過觀察小雞圖,香蕉圖,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中自主選擇,並用今天學習的乘法知識解決問題。再呈現一些鞏固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地體會到乘法的意義,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係.

最後一道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促使學生發現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在活動中練習,在練習中交流鞏固,雙基得到了很好的落,開闊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四、學生小結,暢談收穫,前後呼應.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引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培養他們的歸納能力。

但課無完課,在教學中,有的環節點得不夠多,不夠透。特別是在說乘法意義的環節中,學生對於幾個幾的理解還沒有到位。還有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的評價與練習的處理上不夠到位,特別是第一節試教時,練習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有點走過場的味道。

在第二次教學時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但處理得還是有點倉促。在時間的安排上也需要一定地調整,分配得不是很貼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課 乘法的初步認識。新課程人教版三冊第44頁 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 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 乘法的初步認識 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 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 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方案設計時,遵循 導 學 議 練 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 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董愛珍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培養團結合作精神,並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 最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