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023-01-28 10:12:05 字數 1488 閱讀 4414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後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並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秀篇目在班裡朗讀或展出。這樣,即鞏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今天,教學完《乘法的初步認識》後,有這樣一道練習題,將6+6+6+6+4改寫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學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乙個同學是7╳4;我立即表揚了他,並且驚嘆於他的聰明,從這件事中,我們教育工作者難道就得不到一些啟示嗎?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

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傳統單一的,依賴性的學習方式,轉向現代的學習方式,即要提倡學生進行發現學習、**學習、研究性學習。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篇目、精彩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水平會大有裨益。現在,不少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結果教師費勁,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後,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乾二淨。造成這種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的關鍵就是對文章讀的不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有目的、有計畫地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或細讀、默讀、跳讀,或聽讀、範讀、輪讀、分角色朗讀,學生便可以在讀中自然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可以在讀中自然加強語感,增強語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感就會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語言意識之中,就會在寫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加以運用、創造和發展。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

前者始於宋,乃「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後者則於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助國子、博士培養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

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今後的社會,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如何去掌握知識,就是學習知識的能力,作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考慮如何把自己的或書本上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學生,當乙個新知識,新問題出現時,他們就會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分析、解決,並不是簡單地被動接受。

就如剛才那位學生,他根據今天所學將6+6+6+6+4直接改寫成7╳4。所以,我作為教師要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方式來學習新知,把新出現的知識或問題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整合,從而拿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的只是乙個促進者、組織者的作用,我們學生的潛力的巨大的.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課 乘法的初步認識。新課程人教版三冊第44頁 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 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 乘法的初步認識 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 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 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方案設計時,遵循 導 學 議 練 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 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董愛珍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培養團結合作精神,並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 最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