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教學模式的反思與再構

2022-02-01 02:02:52 字數 3662 閱讀 4085

萬州二中物理教研組

關於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老師們都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大都取得了較好的複習效果。但是,也有一些複習教學模式,要麼整體設計不夠合理,要麼體系不夠完備,要麼方法訓練不到位,導致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有必要對現有複習教學模式進行反思,保留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剔除那些不適應高考要求的做法,更加注重針對性,突出實效性,重新構建新的複習教學模式。

一、對我校高2009級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教學模式的反思

在高2009級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教學中,我校高三物理備課組鼓勵創新,提倡張揚教學個性,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老師們積極探索,大膽嘗試,構建了不同形式的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教學模式,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三種典型模式。

1.向志榮老師獨創的鏈式情境教學模式

以某一核心知識,核心思想方法,基本物理模型為情景創設點,通過知識深化,應用擴充套件,模型演變與組合,大跨度,寬領域勾聯,形成乙個立體知識網路,乙個方法系列,乙個模型群落。

這種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是:創設情境蒐集資料確定鏈式實施教學教學反饋發散拓展。教師要打破章節界限,大跨度、寬聯絡組織教學,要前瞻後顧,全面覆蓋。

在複習教學中,知識點要得利昇華,應用範圍要得以擴大,相似點要構成對比。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要走「學習一—教學——創新」三結合的迴圈之路,要給學生創設新的情境,展示新的視角。如概念教學鏈式《功》的複習教學設計,以「功」為情景創設點:

功的定義→功的正負→恒力功的計算→變力功的計算→總功的計算→平衡力做功→相互作用力做功→摩擦力做功→空氣阻力做功→向心力做功。習題教學年鏈式,以母題為情景創設點設計習題串鏈式,如「單擺在磁場中的運動」,設計的習題串鏈式是:勻強有界磁場+球→勻強有界磁場+環→非勻強磁場+球→非勻強磁場+環→均勻漸變磁場+球→均勻漸變磁場+環。

2.以楊波老師為代表的「廣泛擷取,精挑細選,恰當組合,整體優化」教學模式

教師在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教學中,完全不受全師生共有的複習教學用書的限制,而是根據考綱要求,苗準高考熱點,全面把握高考趨勢,精選教學材料,恰當剪裁,優化組合,自成體系。

這種複習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備課前要充分地占有資料,我們給每位高三教師配備了三套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用書,歷年高考物理試題,近兩年全國各地月考試題,摸擬試題,專題精講資料,專題試題等。

採用這種教學模式教學時,教師要將近三年對應章節的高考題做完,並做深入細緻的分析研究,列出高考的重點,熱點,變化點,生長點,試題的流變與演化趨勢,形成乙個複習教學的座標系,參考係,從而使我們對資料的選擇有乙個明確而清晰的標準,使我們的複習教學更具有高考針對性。

然後廣泛涉獵,博觀約取,從研究高考試題得出的資料選擇標準,對手頭資料進行剪裁、擷取,恰當地組合,排序,力爭使獲取的材料結構化,序列化,並按照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變換著花樣呈現給學生。

3.部分教師的「一本到底,講完練完」教學模式

師生都用同一本第一輪總複習資料,教師把這本書上的所有內容,按照書上的排列順序,從頭到尾全部講完,雖然對書中的部分題目也做了適當的發散,拓展,但都沒有超出這一本書所限制的內容,學生就是將擁有的這本書上的全部作業做完練完,然後發一些卷子,做一張講一張,如此持續到第一輪複習完畢。

4.對上述三種教學模式的反思

上述三種教學模式中,第一種教學模式創新程度最高。教師不僅要全面地,整體地,巨集觀地把握高中物理的知識體系,方法體系和能力層次,而且還要準確地把握高考要求;不僅要詳盡地占有資料,而且還要對資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精準地分類,有機地聯絡,恰當地呈現,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彩線串珠式的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在互通式高速公路上,讓學生時時刻刻感覺到新鮮、有趣、有深度、有物理味。

第二種複習教學模式體現了一種嚴謹的治學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它不拘泥一種教學資料,自成體系,自成風格。上述兩種複習教學模式,都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種模式,教師完全失去了教學個性,完全跟著資料編寫者走。事實上,我們把幾本不同的複習資料對照起來看,雖然感覺大致差不多,但是,它們之間,無論是體系,題型,方法,講述重點,訓練題都仍有相當的差別。每本書也都有自己優點,亮點,但比較會發現,也都有自己的弱點,側重點,對一些知識的應用範圍,對一些模型的分析深淺,對一些方法歸納整理,也都有所不同,從高考的範圍和要求來看,它們各自都有不夠完備的地方,因此,「一本到底」的複習教學模式,其複習效果十分平平。

二診考試結果,前兩種模式,平行班班平在100分左右,而第二種模式,平行班班平在80分左右,相差達20分之巨。

二、構建「問題——方法——模型」三位一體的複習教學模式

今年,針對我校2010級學生實際,以及我們**到的高考試題的可能變化趨勢,在認真分析總結上一年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教學模式及其效果的基礎上,在高三物理備課組組長李相春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我們試圖重新構建乙個新的高效的複習教學模式,即「問題——方法——模型」三位一體的複習教學模式。

在對基礎知識進行重溫,強記,結網,深化及昇華的基礎上,對物理知識的應用部分按問題、方法、模型三個方面進行分類,形成三個系列,然後交叉組合組織教學的模式。

例如《牛頓運動定律》複習教學,這三個系列是這樣分列的。

「問題」系列:(1)力和加速度的瞬時性問題,(2)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3)鏈結體問題,(4)超重和失重問題,(5)臨界和極值問題,(6)多過程問題,(7)流體(空氣)阻力問題,(8)圖象問題(9)體育運動問題。

「方法」系列:(1)正交分解法,(2)二力合解法,(3)整體法和隔離法,(4)程式法

「模型」系列:(1)加速度的動態變化模型,(2)光滑滑槽模型,(3)傳送帶模型,(4)彈簧模型,(5)水平外力作用下的板塊滑動模型。

寫到這裡,有些老師就會說,我們也是這樣分類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是的,僅從上述分類確實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但是,我們的設想是更貼近高考,更關注熱點,更逼近趨勢。

比如說,就鏈結體而言,僅泛泛地講幾個例題,簡單地給出選取研究物件的方法:隔離法和整體法。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物理學習水平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公升的,也離貼近高考的要求相去甚遠。

我們認為對鏈結體應更進一步地研究,找出共性中的個性,挖出精細的地方來,給學生展示出更加具體的解題程式。從鏈結體內部相互作用來看,可以分為繩子彈力鏈結體,杆彈力鏈結體,彈簧彈力鏈結體,接觸面彈力鏈結體,靜摩擦力鏈結體,滑動摩擦力鏈結體,根據鏈結體間相互作用力的特點,總結出解題時的特別注意點、差別點。對於疊放鏈結體,應著重分析,水平疊放鏈結體的臨界問題和傾斜疊放鏈結體的臨界問題這兩個方面,做貼近高考的強化訓練,近年來的某些高考題正在從這兩個方面生長出來,發展開去。

對方法的傳授要具體、實用;體現方法的例項要典型、簡單;要寓方法傳授予問題和模型教學之中。

關於模型,我們以為主要注意模型演變,組合,擴充套件。如擺的演變,固定懸點擺可動懸點擺,單線擺雙線擺,固定懸點擺阻擋擺,擺線擺軌道擺,小球擺小環擺。從擺所處的環境的演變:

重力場中的擺電場中的擺磁場中的擺g、e復合場中的擺g b e復合場中的擺。

將基本模型放到不同環境中去應用,實現範圍的擴充套件。如板塊滑動模型,這個模型最初是從動量和能量中提煉出來的。但是,就目前的高考題和模擬題而言,其應用範圍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套件,力和運動中有水平外力作用下的板塊滑動模型,主要用牛頓定律和運動學公式解決,功和能中也有水平外力作用下的板塊滑動模型,主要用動能定理和功能關係來解決,動量和能量中的板塊滑動模型,主要用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功能關係,四個規律求解。

電場中,磁場中,復合場中的板塊滑動模型,涉及電場力,磁場力等,那就更複雜一些。

問題、方法、模型三者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交叉融合在具體的物理問題之中的。所以,在實際組織教學中,應當恰當整合,融合成乙個教學整體,當然,就每一節課而言,應有所側重,要麼著重解決某個問題,要麼著重闡明某種方法,要麼著重整理某個物理模型,做到有序有度,重點突出,自然融合。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問題——方法——模型」三位一體的複習教學模式。

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1 8分 1 機械波和電磁波都能傳遞能量,其中電磁波的能量隨波的頻率的增大而 波的傳播及其速度與介質有一定的關係,在真空中機械波是 傳播的,電磁波是 傳播的 填 能 不能 或 不確定 在從空氣進入水的過程中,機械波的傳播速度將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將填 增大 減小 或 不變 ...

如何第一輪複習高三物理

總得來說,一輪複習是完全靠功夫和投入出效果的複習。再好的複習方法最後還是得靠我們同學扎扎實實的執行。不過作為多年指導高三同學複習的物理老師,還是希望針對我們同學一輪複習中常見的一些誤區做些建議,讓同學們少走些彎路。建議一 弄清考點 重點 命題特點再複習 看到一些同學剛開始複習就陷入題海不可自拔,實在...

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策略

五抓 略解 都江堰外國語實驗學校李華明杜波郵編 6118300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著力引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創新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根據教育部的部署,我省在2001年將參加 3 x 的高考改革,從2006年起,我省又進行自主命題。面對 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