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錶》課後反思

2022-02-01 00:09:46 字數 1070 閱讀 9817

12月9日,既興奮又緊張的一天。第一次在這麼多老師面前教學,頗有班門弄斧之感。不過,這節課像第一場戰役一樣,對我的教學生涯來說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

我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上)《認識鐘錶》第一課時,為這節課我一直思來想去努力想上出有自己想法的數學課,每乙個環節精心打磨,每一句話斟酌半天……前後用了1個半月的時間,終於新鮮出爐。課後的反響還可以,畢竟對於乙個新人來說,前輩們都會本著包容和鼓勵的態度,心裡也開始大了膽子。心裡特別特別感謝乙個人啊,有她在下面聽我上課心裡就特別定,大概這就是冥冥中的力量吧!

無論是設計出一堂如何精彩紛呈的課,它始終是為著學生做服務的。在隨後的練習和測驗中,學生的反饋又讓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1、畫12時,起先很多學生畫的看上去好像只有1根指標。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統一讓學生記住畫針時一定要帶上箭頭,並且箭頭要正好指向那個數。如果這個小細節在上課時就落實下來,那學生可以走更少的彎路了。

2、半時的畫法。在教學半時時,我是讓學生學會說這樣一句話:分針正好指向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

如果是讓學生看鐘說幾時半一般不存在問題,但是畫鍾的時候就存在學生該如何把「時針走過幾」轉化為鐘面圖的問題。比如說讓學生畫1時半,有不少學生會喜歡畫在12和1之間;但是他們在認1時半的鐘面時,卻能毫不猶豫地告訴我時針走過1。歸根結底,還是學生沒有能真正認識到指標走的方向——順時針。

而教科書上也沒有涉及到「順時針」的明確目標,這是與之相矛盾的。

後來,我想了一想。如果在教學整時時,把課件設計成像一般鐘錶那樣走動,讓學生感受從1時到2時,2時到3時……不管是時針還是分針都是朝著乙個方向走動,那就是順時針。讓學生在看鐘錶走的過程中,不僅複習了整時,而且還感知到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

那麼這就為半時,明確「走過幾」這個問題就埋下了伏筆。

3、再過幾小時,就是幾時?這個問題,在練習中頻頻出現,而我在設計時並沒有涉及到。如果在「學校中的一天」裡滲透這樣的思想就更好了。

比如早自修8時,過了3小時,就是我們吃飯的時間——11時。

4、整時和半時的兩個寫法。一般電子鐘的寫法不會對學生造成困擾,機械鐘的寫法要求學生寫出文字,有不少學生就寫錯字,多一畫或者少一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書寫的問題,特別是「半」,不僅容易寫出3畫的橫,而且容易漏掉這個字。-

反思認識鐘錶

2 過於糾結學生的錯誤,一味地想讓學生自己發現並糾正錯誤,影響了教學程序。在認識鐘面這個環節中,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區別。有位學生提出了時針長分針短。顯然這是乙個錯誤的認識。為了使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一味地引導,利用課件中設計的動畫反覆演示鐘面時針分針轉動的情景,結果誤導學生只關注快慢了。其實,很...

認識鐘錶反思

在 認識鐘錶 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 學生課前預習準備充分,對本節課的概念教學有了初步認識 課前,每位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用心製作了鐘錶盤。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裡,已經有了一些鐘錶...

聽陳濤老師鐘錶的認識課後反思

鐘錶的認識 這一內容,可謂是 小學數學觀摩活動課 的 傳統節目,歷來不知有多少老師選定這一內容參與數學課賽事,然而總感未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可陳老師在這一設計中,獨闢蹊徑,將我們帶進神奇廣闊的數學世界。一。教學思路新。首先,陳老師不拘泥教材教材,大膽將兩課時的教學內容合為一節課上,這是一般教師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