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下學期《三角形分類》教學反思

2022-01-13 11:02:23 字數 859 閱讀 1982

三角形的分類是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學期的教學內容,為了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體現知識的**過程,我在教學中做了如下設計。我先讓學生對自己手中的12個圖形進行分類(這是第一次動手**),分類後不讓他們進行討論,而直接進行交流,這時候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很難形成統一的答案,此時我讓學生找出造成分類混亂的原因(標準不同),因此讓學生明白分類時所依據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讓學生思考:

三角形可以按照什麼進行分類?因為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推測是否可以根據角和邊來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此時引導學生回顧角的分類(不把角的分類安排在複習匯入階段,是為了讓學習的過程更符合問題解決策略),然後讓學生先按照角來對三角形進行分類,這是第二次動手**。

到這裡,大部部分學生已經能把三角形按角分成三類了。而後引導學生概括出三種三角形的特點就可以了。在之後的練習中,會出現有的學生判斷不准三角形中的角是銳角、直角或鈍角中的哪一種的情況,應該讓學生使用三角板或量角器採用量的方法來解決。

接下來是按邊對三角形分類了。首先應該了解下按邊分類是否可行。其次是讓學生獨立進行操作分類,分完後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角形按邊分為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兩類(等腰三角形一般的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然後讓學生去觀察一般的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點,至此新授基本就結束了。但我讓學生繼續研究怎麼去判斷乙個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學生可以去用尺量邊的長度或角的度數,也可以把兩邊或兩角對折在一起比較,還可以把兩個角撕下來拼在一起比較。

之後歸納出方法:量折拼,這樣做不僅加深了對等腰三角形的認識(包括等邊三角形),同時也為下一課三角形的內角和提供了探索方法的指導,因為對於大部分學生,在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時,一般只會想到用量的方法去探索,如果學生想不到折和拼的方法,老師還要把這兩種方法演示給他們看,但有了這節課的基礎,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想到不同的辦法。

北師大版四年下冊數學《三角形分類》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實現以下幾點 1 激發興趣,培養探索精神每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力求做到層次清楚,環節緊湊。學生學習知識是發現 創造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習結果,更要重視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自己去發現。在課堂上我為學生創設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 做中悟,...

直角三角形 1北師大版

1.4直角三角形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靈活運用它們進行有關計算和證明。2 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證明方法,能夠證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 hl 判定公理.3 結合具體例子了解逆命題的概念,會識別兩個互逆命題,知道原命題成立其逆命題不一定成立.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經歷探索證...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分類 》的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給三角形分類的過程,認識並識別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了解各種型別三角形的特點。2.通過觀察 比較 歸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3.創設恰當的問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