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頂山隧道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2021-12-20 09:50:18 字數 3338 閱讀 3322

為加強對隧道施工安全生產的管理,以及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後的救援處置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奉化西環線公路工程一期二標專案部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等有關規定,結合隧道施工的實際,特制定華頂山隧道安全專項方案。實施中,除應遵守本規程外,尚應遵守交通部有關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

本方案適用於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施工的奉化西環線公路工程一期2標專案華頂山隧道施工。

1、認真、全面、系統閱讀施工合同,深刻領會和貫徹業主意圖及業主對承包商的各項要求。

2、貫徹執行各項技術標準、安全技術規程。執行業主對本工程建設的各項要求,採取現代化管理手段和施工專案管理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實行動態管理,以適應施工組織安排的要求。

3、對現場安全管理堅持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嚴密監控。

1、杜絕特大、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一般事故;

2、無特大、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3、消除特大、重大安全隱患;

4、重傷率控制在4‰以下;輕傷率控制在10‰以下;

5、不得因施工對周邊環境、建築、設施等造成破壞;

6、無刑事案件發生。

華頂山隧道為分離式隧道+小淨距隧道,進口段約240m隧道淨距18~16m,出口段約250m隧道淨距14~26m,此兩段按小淨距設計。左洞長1100m(zk1+562~zk2+662),隧道進出口分別位於r=1350m和r=2500m的曲線上,洞身位於直線上;右洞長1110m(yk1+551~yk2+661),隧道進口及洞身位於直線上,出口位於r=2500m的曲線上。隧道進口左右線分別設定長5m明洞;出口右線明洞長53m,左線出口明洞長45m;左洞縱坡為-0.

8%、-0.45%、-2.0%,凸曲線半徑半徑為13000m、15000m;右洞縱坡為0.

8%、-0.6%、-2.0%,凸曲線半徑為15000m,16000m。

華頂山隧道共設2處人行通道合計長度為65.9m、1處車行兼人行通道長度為49.6m;左右洞各設1處緊急停車帶,每處長40m。

華頂山隧道設計洞高7.7m,洞寬15.196m。

隧道斷面採用三心圓曲牆式斷面,半徑為r1=8.3m,r2=5.3m。

隧道建築限界淨寬為14.0m,淨高為5.0m。

隧道設計採用柔性支護體系結構的複合式襯砌,二次襯砌斷面全部採用曲邊牆式等截面斷面。根據地質情況,對隧道洞口ⅴ級圍岩淺埋段進暗洞第一環採用大管棚超前支護進洞,其後採用小導管對前方圍岩進行注漿加固,深埋ⅴ級及ⅳ級圍岩段採用小導管對前方圍岩進行注漿加固後再開挖,開挖時採用打錨桿、安裝型鋼鋼架、掛鋼筋網及噴射混凝土等初期支護。二次襯砌採用c30防水混凝土。

1、左線:

華頂山隧道隧址區地形較複雜,地面最大標高約232公尺。隧道進洞口地形較平緩,坡度約10-15°,植被主要以毛竹為主,未見基岩裸露;隧道出洞口位於水庫下方洩洪溝位置,離水庫堤壩約5公尺。根據現場調查,隧道出洞口段岩石節理發育,主要節理產狀有:

292°∠85°、198°∠6°、75°∠74°,節理間20-50公尺,節理裂隙以密閉型為主。

該隧道進洞口前段發育一沖溝,寬約12公尺,深約8-10公尺,溝內平常水量較小,甚至乾涸,雨季水量較大;隧道出口位於葉夾嶴水庫下方洩洪溝位置,現水庫儲水量較小。

該隧道進洞口邊坡以土質邊坡為主,根據設計資料,該邊坡高度約8-10公尺,土質邊坡以含礫粉質黏土為主,結構較鬆散,邊坡穩定性較差。

2、右線:

該隧道進口段地形較緩,進洞口後地面變陡,坡度約30°,主要以樹苗為主,進洞口發育一條沖溝,寬約12公尺,深8-10公尺,未見有基岩裸露,隧道出洞口位於葉夾嶴水庫內,出洞口地形較平緩,根據外業調查,隧道出洞口岩石節理較發育,主要節理產狀有:183°∠76°、134°∠85°、261°∠80°、165°∠77°,節理裂隙密閉型為主。

該隧道進洞口前段發育一沖溝,寬約12公尺,深約8-10公尺,溝內平常水量較小,甚至乾涸,雨季水量較大;隧道出口位於葉夾嶴水庫內,現水庫儲水量較小,雨季時水位較高。

該隧道進洞口邊坡以土質邊坡為主,根據設計資料,該邊坡高度約8-10公尺,土質邊坡以含礫粉質黏土為主,結構較鬆散,邊坡穩定性較差。

隧道圍岩類別一覽表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杜絕安全特別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絕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消滅一切責任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建立平安工地。

華頂山隧道計畫開工日期為2014.5-2016.3,計畫工期24個月。

環境汙染有效控制,土地利用節約資源,節能、水保措施落實到位,工程綠化一次達標,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行公路。

無集體投訴事件,環境監控達標,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根據華頂山隧道的特點,計畫由乙個隧道專業施工隊負責施工,設定出口工作面。勞動力配置見表1。

為確保隧道安全,成立安全組織機構,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定人定崗,落實責任。

根據初步設計及現場情況,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源分級管理,有針對性的制定工程措施及應急預案.

通過分析,該隧道的安全風險控制點主要在:洞口失穩(淺埋段)、破碎岩體引起坍塌或掉塊、通風不暢、明挖段的分段支護體系、明挖段的防洪形勢和措施等。

為確保洞口段施工安全,在隧道進、出口地段設定大管棚,增設單層φ42超前小導管支護,i20a型鋼鋼架加強,ⅴ級加強段圍岩設定雙層φ42超前小導管支護,i20a型鋼鋼架加強。

進洞前消除洞口邊仰坡危石、龜裂,做好洞口天溝、邊溝等排水設施,洞口邊、仰坡採用錨噴網支護,同時加強地表沉降、位移觀測。

1.1、在施工工藝上加強質量控制確保安全。

(1)洞門構造、尺寸以及基礎埋深和圬工砌築的允許偏差符合規範要求;

(2)洞門及洞口附近的排水、截水設施配合洞門施工盡早做好,並與洞外排水系統連通,以免地表水沖刷坡面;

(3)洞口仰坡和邊坡坡度的施工允許偏差為±5%;洞口土石方禁止使用集中藥包爆破,盡可能的使用挖掘機和風鎬施作,以免影響仰坡、邊坡的穩定,對土質、風化剝落的坡面和坡腳,予以防護;

(5)洞門施做完成後,洞口邊仰坡與襯砌外緣相交處須填塞密實,以防積水。

1.2、洞口段確保安全的工程措施

邊仰坡施工完後,按照設計要求施做管棚導向牆,導向牆基礎必須置於穩定基礎之上。管棚長度設計為34(25、25、25)m,進洞後根據地質情況邀請設計院地質專家、業主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召開四方會議,是否延續長管棚,若延長則每段搭接長度不小於3m。管棚鑽進時應用測斜儀隨時檢查鑽進角度,如偏差超出要求,應退鑽注漿後重新鑽進。

洞口大管棚超前支護如下圖示。

圖1大管棚支護示意圖

大管棚施工前先開挖明洞土石方到隧道拱角處留置工作平台,然後在開挖面設導向牆,導向牆內設4榀i20a工字鋼架,鋼架外緣設定φ127壁厚5mm導向鋼管,截面尺寸為2m×1m。

2.1、塌方產生的原因

(1)對隧道所在區的地質情況了解不清,地質資料不詳細,對可能遭遇斷層、圍岩破碎地段、淺埋地段情況估計不足,對可能遭遇塌方以及產生塌方後的處理缺乏思想準備和相應的技術措施,以及盲目追求進度,對不穩定圍岩沒有進行有效合理的支護。

老頂山隧道襯砌施工方案

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 1 第二章工程概況 2 第三章施工計畫 4 3.1施工技術準備 4 3.2施工工期安排 4 第四章施工工藝技術 5 4.1 仰拱施工 5 4.2二次襯砌施工 10 第五章 勞動力和機械裝置配置 16 第六章安全保證措施 17 第七章質量保證措施 17 第八章施工中安全應急預案 2...

長山隧道專項施工方案

樂自高速公路 路基土建工程八合同段 版本號 a 20110131 2011年1月31日 中交四航局樂自高速公路路基土建工程八合同段 版本編號 a 20110131 長山隧道樂山端位於自貢市榮縣長山鎮瓦窯壩,地形由丘陵 低山 平壩及溝谷組成,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多介於350 450m之間。最低28...

隧道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現場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 前言為了保證隧道工程安全 快速的進行,防止安全 質量事故發生,特編制本專項安全方案。隧道施工中必須長敲安全警鐘,要堅持 安全第 一 預防為主 和 管生產必須管安全 的原則。第一節總則 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建立以專案經理為首的安全領導小組,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建立健全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