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版

2021-11-05 05:34:01 字數 5173 閱讀 1707

桂林市穿山橋系統改造工程

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現澆連續箱梁

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圖號:市政院(200903)修改版qs-doc)

廣西五鴻建設集團****穿山橋專案部

二○○九年四月一日

現澆箱梁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一、 概述

1.1工程概況

穿山橋系統改造工程位於市漓江路上,東起施家園路口,西至

漓江橋東橋頭,是連線漓江橋和漓江路的重要交通設施。該橋為預應力變截面連續箱梁三幅分離式橋梁,三幅一聯三跨(33+43+33)為單箱三室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端部箱梁懸挑根部位置樑高為2.

6公尺,樑高與主跨比為1/35.8,跨中箱梁懸挑根部位置樑高為1.2公尺,樑高與主跨比為1/16.

5。箱梁頂板厚20cm,底板厚20cm,底板在靠端部加寬到36.7cm,箱梁腹板寬35cm,在端部加寬到65cm,翼板懸臂長2公尺。

橋梁分三幅布置,每幅寬度分別為14.75公尺、16.50公尺和14.

75公尺,全橋寬46公尺。底板左中右幅寬分別為10.75公尺、12.

75公尺和10.75公尺。邊幅箱梁橫向採用等高度形式,頂低面採用1.

5%橫坡,中幅箱梁橫向採用變高度形式,頂面採用1.5%雙向橫坡。橋面縱坡為2.

5%。上部結構箱梁採用強度c50混凝土,採用雙向預應力體系。橫向預應力鋼束僅布置在橋墩處箱梁的橫樑上,縱向預應力鋼束布置在箱梁的底頂板腹板。縱向預應力穿過全橋的鋼束採用大噸位群錨體系。

橫縱向預應力鋼束均採用高強度低鬆弛ф15.2鋼絞線,rby=1860mpa,預應力管道採用波紋管制孔。橫向預應力鋼束先於縱向預應力鋼束張拉,一端為p錨,一端為張拉錨。

1.2支架施工方案簡介

穿山橋位於小東江河上,地質條件複雜,場地狹小。該橋位於市區主幹道路上,附近居住區較多,施工條件相對困難,以及上部結構施工時遇汛期。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和施工情況,支架施工方案為:

第一跨至第二跨跨中,採用φ48×3.5mm管件式全滿堂支架單幅現澆施工工藝進行施工;第二跨跨中到第三跨上部結構施工採用直徑500mm,壁厚12mm的鋼管摩擦樁做承載支柱(或者採用直徑1m混凝土樁基礎,在砼樁頂面預埋鋼板,再焊接鋼管直徑500mm,壁厚12mm做承載力支柱),再安放兩條型號為40b的工字鋼拼接做橫樑,橫樑上再搭設貝雷梁片桁架結構作縱向受力構件,在貝雷梁上安放型號[16b的槽鋼做橫向受力桿件,槽鋼與縱向貝雷梁連線牢固後,在其上面搭設滿堂鋼管支架。施工時,翼緣模板、側模、內模和底模採用竹膠板,內模支撐採用木框架及方木做支撐,內模端部採用φ48×3.

5mm鋼管做支架。

1.3施工工藝流程

就地滿堂支架基本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地基處理→支架位置放線→支架搭設→支架檢查調整→鋪設縱橫方木→ 安裝支座→安裝底模板、側模板→底模板調平→支架預壓→測量支架壓實量→支架及底模調整→綁紮底板、側板鋼筋→安裝波紋管→安裝內模板→安裝端模板→綁紮頂板鋼筋→自檢、報檢→混凝土灌築→混凝土養護→拆除邊模和內模板→預應力張拉→封錨→壓漿、封堵端頭→養護→拆除支架和底模板→橋面鋪裝防水層及瀝青混凝土層→橋面系安裝。

渡汛滿堂支架基本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打樁(鑽孔)→安放鋼管摩擦樁(澆築混凝土樁)→搭設工字鋼橫樑→貝雷梁片安裝→支架位置放線→鋪設次層工字鋼橫樑→支架搭設→後續工序(上同就地滿堂支架施工)。

二、 滿堂支架搭設及預壓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和工程地質條件,該橋梁上部結構施工

採用就地滿堂支架和渡汛滿堂支架兩種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2.1 就地滿堂支架(第一跨到第二跨跨中)

2.1.1地基處理

先用挖掘機清除地表土和雜物,用砂礫石填平坑凹,再用推土機或者挖土機將表層泥土和有機土推平並壓實;承台基坑清淤後採用分層回填亞粘土並整平壓實。在地基整平壓實後,在其上填築大約20cm的砂礫石,並選擇最佳含水量時用20t振動壓路機進行輾壓,輾壓次數不少於3遍,如果發現彈簧土須及時清除,並回填合格的砂類土或石料進行整平壓實,然後在處理好的砂礫石層上鋪設30cm片石,採用人工鋪平,用20噸振動壓路機進行輾壓。整平夯實後在片石墊層上再鋪設10cm厚的碎石墊層,用振動壓路機和挖機反覆進行輾壓密實。

在壓實的碎石層上澆築20cm厚的c20混凝土做支撐受力層。混凝土層表面不得有坑凹和低窪積水現象。按照安裝滿堂支架鋼鋼管立桿所對應的位置上鋪設枕木或者鋼墊板進行鋼管支架搭設。

壓實的石渣層及碎石層的寬度大約為50公尺。為避免處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受力層兩側開挖40×30cm的排水溝,排水溝分段開挖形成坡度,水流順坡通暢流入河裡。

2.1.2支架安裝

本支架採用「管扣」式φ48鋼管滿堂支架,其結構形式如下:縱向立桿布置間距以60cm為主,箱梁兩端近墩台處4m可以加強加密為間距30cm;橫向立桿的鋼管間距為60cm,在箱梁腹板所對應的位置間距為30cm,以加強腹板處支架的承載能力;翼緣橫、縱向立桿均按60cm布置。在高度方向上縱橫向橫桿步距為150cm,使所有立桿聯成整體,為確保支架的整體穩定性,在每六排橫向立桿和每六排縱向立桿各設定一道剪刀撐(可詳見《現澆箱梁管扣式滿堂支架橫縱斷面布置圖》)。

在地基處理好後,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放線,橫橋向鋪設好支墊方木,便可進行支架搭設。立桿下墊板可選用8#槽鋼、鋼管底托或者方木墊塊。支架搭設好後,用可調頂托來調整支架高度或拆除模板用。

管扣架安裝好後,對於箱梁底板部分,在可調頂托上橫向鋪設400×12×15cm的方木(15cm面豎放,底板兩端各懸出50cm),按照間距60鋪設。然後在其上鋪設縱向200×6×9cm的方木(9cm面豎放,豎放的目的增加剛度),按照間距60cm鋪設,腹板下對應的方木按間距30cm鋪設。再在上面鋪設6×9cm的方木(9cm面平放,平放的目的增加受力面積),可按照間距24cm鋪設。

對於翼緣部分,鋼管支架直接搭設到翼緣底部,先在頂托上安裝橫向方木400×12×15cm,再鋪設縱向200×6×9cm(9cm面豎放)的方木,再在上面鋪設橫向6×9cm(6cm面豎放)的方木。方木與方木和底板與方木之間的間隙,用加工好的方木楔子塞緊和加固。支架模板安裝應滿足線性平順及預拱度要求。

2.1.3現場搭設要求

本工程支架搭設從橋墩蓋梁一端開始搭設,縱向以墩身外緣10厘公尺處為第一排立桿。立好立桿後,及時設定掃地杆和第一步大小橫桿,掃地桿距地基面25厘公尺,支架未交圈前應隨搭設隨設定斜撐作臨時固定。箱梁腹板對應處必須增設兩列立桿,隨管扣支架一起搭設。

支架與墩身拉結牢固後,隨著支架公升高,剪刀撐應同步設定。受力立桿不夠長,必須用接長扣對接接長,剪力撐及懸挑部位鋼管接長時可用不少於2個以上的活動扣件固接。施工保護安全網在支架搭設完畢後設定。

2.1.4技術要求

相鄰立桿接頭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內,與相鄰大橫桿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三分之一;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杆、縱向水平杆、剪刀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活動扣件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宜大於15厘公尺;桿件端頭伸出扣件邊緣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立桿的垂直偏差應不大於架高的1/300;上下橫桿的接長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立桿縱距中,與相連立桿的距離不大於縱距的1/3;安全網應滿掛在外排桿件內側大橫桿下方,用鐵線把網眼與桿件綁牢。主節點處必須設定一根橫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於150mm。

2.1.5滿堂支架預壓

安裝模板後,要對模板支架進行預壓。模板支架預壓的目的:1、檢查支架的安全性,確保施工安全。

2、消除地基非彈性變形和支架非彈性變形的影響,有利於箱梁橋面線形按設計控制。3、預壓支架壓縮資料作為調整現澆梁施工預拱度的依據之一。

支架預壓採用分段預壓法進行預壓,預壓方法依據箱梁砼重量分布情況,在相對應的地方加上相等的荷載進行預壓。在安裝的支架模板上的堆放與梁跨荷載等重的砂袋(或鋼材、水箱),並考慮荷載的安全係數(梁跨荷載統一考慮安全係數為1.2)。

施工前,每袋砂石按統一標準重量進行分包準備好,然後用汽車吊或者塔吊進行吊裝就位,並按箱梁結構形式合理布置砂袋數量。

2.1.6測量預壓壓縮量及底模標高

為了解支架沉降情況,在預壓之前測出各測量控制點標高,測量控制點按順橋向每4公尺布置一排,每排4個點。預壓按梁體重分四次載入,每25%兩次載入之間停頓1小時,最後一次載入足靜壓10小時後再用水準儀觀測支架變形量。如果載入100%後所測資料與持荷10小時後所測資料變化很小時,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理論上可以解除安裝。

但為了檢驗支架模板安全穩定性,應繼續載入到120%進行預壓,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後方可卸壓。解除安裝應先缷20%,餘下100%分三次每次解除安裝33%缷完。支架日沉降量不得大於2.

0公釐(不含測量誤差),一般梁跨預壓時間為三天。卸壓完成後,要再次複測各控制點標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等於卸壓後標高減去持荷後所測標高),用總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後穩定沉降量)減去彈性變形量為支架和地基的非彈性變形(即塑性變形)量,便可得支架實際沉降量。觀測方法採用水準儀倒尺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繪製出沉降曲線。

預壓完成後要根據預壓結果通過可調頂托調整支架的標高,以便調節與控制底模的標高,並在梁的底模標高上設定一定的預拱度。設定梁的底模預(上)拱度為:設計預拱度+支架彈性變形值。

支架底模鋪設預壓後,測量箱梁底模中心線及底模邊角位置來定位梁體橫斷面。底模標高=設計梁底+支架的變形+(±前期施工誤差的調整量),來控制底模立模。底模標高和線形調整結束,經監理檢查合格後,立側模和翼板底模,測設翼板的平面位置和模底標高(底模立模標高計算及確定方式類同箱梁底板)。

2.2 渡汛滿堂支架(第二跨跨中到第三跨)

2.2.1地面平整

從現場施工情況可知,第二跨跨中為河床,上面填充了軟塑土和砂礫石,並堆放了舊橋台破除的混凝土石塊,地面坑凹不平,不便於施工作業。因此,用挖掘機對施工作業地面進行地面平整,並清除堆放的混凝土石塊。第三跨為河道,現有流水通過,水流不大,因此可利用破除的混凝土石塊進行堵流,在p2墩另一側開挖河溝進行導流,以便於機械裝置進入施工作業區進行鑽孔施工。

2.2.2度汛樁施工

2.2.2.1鋼管摩擦樁

利用橋墩樁基現在施工機械裝置,調到渡汛樁平面布置施工作業區,根據施工設計圖紙,在指定的位置進行鑽孔作業。結合實際地質情況,利用沖孔機或者旋挖機進行鑽孔施工,挖掘機相互配合作業。先用沖孔機或者旋挖機進行鑽孔,鑽到持力層岩石面下1公尺處就可以停止鑽孔。

便打入直徑為0.5公尺的鋼管摩擦樁,鋼管與孔壁之間的縫隙用砂礫石進行回填護筒。按照施工設計圖設計的標高確定鋼管高出地面的自由高度,並在鋼管頂部焊接一塊600×600×12mm鋼板做墊板。

鋼樁縱、橫向採用鋼管剪刀撐連線,增強整體穩定性。鋼管支墩上安裝12mm厚的鋼板進行應力擴散,鋼管支墩頂面安裝橫向分配梁,分配梁上按照計算安裝貝雷片縱樑,貝雷片每片下玄杆設定兩根10號槽鋼橫帶,上部採用u形螺栓或者10號槽鋼橫帶連成整體,作為橫聯,增強整體穩定性。

2.2.2.2混凝土灌注樁

根據施工裝置和地質條件,該渡汛樁可以採用混凝土灌注樁作為承載力支柱。渡汛樁為90根,採用分排施工法鑽孔機進行鑽孔施工。成孔後對孔內泥漿和沙石進行清理,清理乾淨後放入鋼筋籠,放好之後才可以澆築直徑1公尺的c30混凝土灌注樁。

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城西河大橋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我合同段所施工的城西河大橋,上部結構為7 25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梁。城西河大橋已根據施工規範及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完成了下部構造及部分t梁預製施工,我專案部根據施工進度安排,擬準備進行上部結構的施工並制定了相應的施工方案。現擬於2003年9月10日開始該大橋上部結構的施工,...

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k69 573淮河引橋特大橋上部結構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施工方案 a 主要工程數量 上部結構採用先簡支後連續預製預應力箱梁,標準跨徑為30公尺,為減輕安裝重量和增加橫向的整體性,在各箱梁之間設定現澆橋面板。箱梁跨中橫樑 邊跨端橫樑與箱梁同時預製,中橫樑採用現澆。上部結構跨徑布置為 30公尺 5跨 ...

煙囪上部結構施工方案

本工程鋼筋混凝土煙囪高度為235m,0處筒壁外半徑10.950m,頂部出口半徑6.600m。筒外壁共分四個坡段,分別為標高 0.00 30m i 0.06 30m 95m i 0.03 95m 135m i 0.015 135m 235m i 0.00 混凝土強度等級,0.00 95m混凝土標號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