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嗓音機能 通俗教學心得體會

2021-10-23 17:32:27 字數 4807 閱讀 2493

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歌手可謂千姿百態,萬花竟放,流行歌手層出不窮,流行**的學子也日益增多,無論我們走到哪個角落都無不感到流行**的存在,流行**早就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於是,希望能夠向通俗歌曲演唱愛好者們提供一些方法和經驗,來提高嗓音機能。

休斯頓,邁可.波頓,順子,孫楠,劉歡等,他們的音域寬廣,力度對比大,音色純透明亮,聲音流暢,聲線集中,氣息飽滿且控制力強,共鳴運用充分且能準確協調,氣息和聲音聚焦牢固且極富穿透裡。這些特點使他們的歌聲具到鮮明的色彩和突出的個性,也極有感染力,給聽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他們無疑都是掌握了科學的發聲方法,擁有良好的嗓音機能,才得以使嗓音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和持久的青春。

一,建立歌唱運動中呼吸支點與共鳴焦點的對抗性動態平衡。

有一定聲樂基礎的人都知道,呼吸支點與共鳴焦點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點。如何放置和穩定這兩個點關係到呼吸的控制能力和嗓音的音域,音色以及聲音的穿透力。 發聲時,呼吸支點推動氣息,使聲帶振動發音。

而且共鳴焦點則是將氣息,聲音,共鳴聚攏起來,具有阻氣,集中聲音的功能。呼吸支點與共鳴焦點具有對抗性,二者同時產生,同時消失。若只有支點沒有焦點,聲音就無法同意集中,若只有焦點沒有支點,聲音就蒼白無力,也不肯能夠流暢連貫。

呼吸支點與共鳴焦點對抗性的強弱與音高和音強成正比,保持好他們的動態平衡就能有效地擴充套件音域,加大力量對比。

1,呼吸支點的位置。

歌唱的呼吸是以人體胸腹之間的橫切面作為支撐面的,如果我們把橫切面想象成乙個托盤,把呼吸想象成乙個氣柱,那麼這個氣柱就是靠著個托盤托起來的,而給予托盤支撐力的則是人體的腹部和腰椎。我們不妨作乙個自我體檢:先報紙身體直立,自然挺胸,然後收腹提臀(收下腑時使臀部兩側向上向內收緊),此時能感覺到收腹的力量頂著後腰,腰椎緊迫,有明顯的受力感。

昌盛受力感的地方就是唱歌的呼吸支點,也可以說是唱歌的動力和氣息就是以此為起點,自下而上地推行。根據歌唱的發聲原理,音高和音強與氣息的推動力就是成正比的,音唱得越高越強,不僅消耗的氣息越大,而且氣壓也越強,這就是與需要氣息支點的推動力的越大,腰腹部位的用力明顯增大。反之,音唱的越底越弱,消耗的氣息就越少,氣壓越弱,腰腹部位的用力也隨之減小。

2,共鳴焦點的形成。

共鳴焦點指的是聲帶發出的基音經過各個共鳴腔的擴大和修飾之後匯聚在一起,形成乙個聲音的出發點或聲音的「出口」,使聲音更加集中,明亮,有穿透力,並從這個匯聚點或聲音的「出口」投射出去。由於流行歌曲的延長位置比較靠前,一般來說是把這個焦點放在頭部的前額中間或眉心處。對這個焦點我們可以這樣來體驗:

先是張開口腔,提起上鄂

,使口腔與鼻腔貫通,即打哈欠時的狀態。然後抬起眉眼,使前額和後腦都有向上提公升的感覺,即人在興奮時的狀態。此時,感到鼻腔和頭腔有力擴張,鼻根因擴張好似上移並與眉心靠攏,如果我們把自下而上送來的氣息和聲音有意識的向鼻根(或眉心)處集中,再經此投射出去,這是的聲音(不是鼻音)必然會與直接從口中發出的聲音有很大的區別,前者集中,潤澤,明亮,有力,而後者鬆散,蒼白,暗淡,虛弱。

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改變發生時的嘴張開的形狀來協助我們更有效的形成焦點。唱歌時,要求口腔內外多要開啟,開啟方法是:首先使面部肌肉和聯結上下牙床和頜關節放鬆,以微笑狀讓口腔橫向開啟,再以放下下巴和抬起上顎的狀態讓口腔縱向開啟。

此時,張大的雙唇不要形成內蹦緊的情形,而要形成外翻敲的外觀,就象喇叭的出口一樣。這樣張嘴,能夠更明顯的體會鼻腔上移的感覺,也能進一步提公升口腔,口咽腔,鼻咽腔的腔壁張力,使這些共鳴腔的反射力得以增強,同時還能為聲音的傳送提供更好的通道。從許多優秀歌手的現場演唱和mtv中,我們都會看到他(她)們的嘴唇就是這樣張開的,看看享譽全球的男高音唱歌家安德烈.

波切利和**劇首席女伶伊蓮.佩姬的演出實況,順子演唱《星星》的mtv,喬許.葛洛班的演唱會等,一定會有感悟。

3,呼吸支點與共鳴焦點的關係。

找到了支點和焦點,體會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對抗性動態平衡就不難了。我們知道,氣息推動力來自支點,推動力是將氣息,聲音,共鳴推向焦點。而焦點則是通過提公升咽肌力量和縮小聲音「書口」將氣息,聲音,共鳴聚集起來,形成一定的阻氣能力,同時與支點產生一種對抗。

發聲時它們之間的對抗性平衡關係就是:氣息推動力必須根據音高和音強的要求始終大於聲帶的阻氣力和焦點的阻氣力,否冊就發不出準確是音高和響亮的聲音。在此必須強調的是,在歌唱中,音高和隨著旋律而變化的,音強是隨著節律和情感表達的需求而變化的,支點的力量也就隨之而變化,故這種平衡是動態的。

4,支點與焦點對抗性的強弱對音的高低的影響。

在訓練以及延長中,首先要找到支點和焦點的內在感覺,要明白氣息的推動力和聲帶阻氣力和焦點阻氣力之間的對抗性動態平衡關係。在這種發聲觀念的引導下,才會自覺運用增強或減弱支點用力,並且同時增強或減弱與焦點的對抗性來唱出高音或低音,而不是緊迫咽喉擠出音高或強壓喉舌逼出低音。

唱高音時,支點的力量增強,那麼阻氣力就響應地需要焦點通過進一步地聚攏而得以增強,因此,昧心和鼻根好似緊縮在一起,使聲音的「出口」盡量縮小。唱低音時,支點的力量減少,眉心和鼻根的緊縮程度也適當緩解。席琳.

迪翁演唱《the power of love》時,她在高音區用的真聲,從她的面部表情能夠明顯看出焦點的位置和其工作狀態。台灣歌手許志安,伍思凱,張惠妹,內地歌手孫楠,韓紅等也是運用這種方法來唱高音的。

二,建立「第二聲帶」的新概念

也許大家會覺得奇怪,人體只有乙個聲帶,那裡來的第二個聲帶呢?的卻,從人的勝利上來講只有乙個聲帶,長在喉室裡面。但對歌唱者的心理來說,在共鳴焦點處建立起「第二聲帶」的新概念,有助與歌唱者將使用喉部歌唱的意識轉換到用「第二聲帶」歌唱的意識上來。

這不僅能是來自喉室聲帶的嗓音得到補償,即改變音色,擴充套件音域,增強嗓音的穿透力,更重要的是能使歌唱者的喉部和聲帶從繁重的勞累中解放好出來,延長歌唱的壽命。

1,「第二聲帶」的位置。

在聲樂訓練在中,我們時常強調聲音的位置,針對流行歌曲演唱而言,聲音的位置較之其他的唱法更靠前。事實上,前面替代的共鳴點就是我所提出的「第二聲帶」的位置,它是因心理上的一種想象和意識上的一種轉換而存在的。歌唱時,發聲的意識和感覺要集中投放在焦點這個位置上,想象始終是在此處運用「第二聲帶」阻氣發聲,把對喉部狀態的注意力分散和轉移,這樣能使歌者真正做到喉部放鬆,既能唱得高又能唱得低,且聲音集中。

2, 「第二聲帶」的發生原理

聲帶是因阻擋氣息引起振動而發聲的,心理上的「第二聲帶」同樣也是依據這個發聲的。可是「第二聲帶」並不真實存在,怎麼會發聲呢?我們可以通過吹口哨的想象來說明「第二聲帶」發生的原理。

吹口哨時雙唇收攏,形成乙個很小的出氣口,氣息送到唇邊因受阻而引起振動而發聲,此時,收攏的雙唇好比閉和的聲帶,唇中的小孔好比聲帶中間的聲門,氣流經過唇中小孔與經過聲帶聲門的情形也是一樣的。

通過對吹口哨發聲原理的了解,我們可以大膽地設想:氣流經過口腔時能夠用吹唇的方式發出口哨音,那麼氣流經過頭腔和鼻腔時也能運用「吹頭」和「吹鼻」的方式抑或我們把吹口哨的位置換為頭腔和鼻腔而發出「頭哨音」和「鼻哨音」。而「第二聲帶」的位置正處於頭腔和鼻腔的交匯點(共鳴焦點),因此,「第二聲帶」的聲音就是「頭哨音」和「鼻哨音」的混合音。

3,「第二聲帶」的功能及運用

首先,「第二聲帶」概念的建立能使歌唱者把發聲的感覺和注意力集中在共鳴焦點,而不是在咽喉部位。這樣以來,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喉部的放鬆,緩解了聲帶的疲勞。其次,「第二聲帶」概念的建立能使歌者找到「唱歌的嘴」,進一步穩定聲音的位置。

再次,「第二聲帶」概念的建立能極大的改善嗓音的品質和色彩,拓寬嗓音的音域,增強嗓音的力度。

有了「第二聲帶」的概念就能帶動用嗓意識的轉換。事實上,「第二聲帶」與共鳴焦點是重合的,工作狀態也是一致的。基於「第二聲帶」的發聲原理,必須使從口腔到「第二聲帶」之間的氣流通道形成類似於吹口哨的氣流通道,而焦點的存在恰好為此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第二聲帶」發生時,焦點必須牢固穩定,頭腔鼻腔必須保持興奮和擴張,鼻根和眉心靠攏,有適度的緊縮感,當氣流和聲流(指聲帶的基音)推至焦點並被支點的力量頂出去時,「第二聲帶」的作用便會顯現出來,聲音中帶有「哨音」的成分。

訓練「第二聲帶」發聲可用漢語拼音中的復韻母「ing」來發音。發「ing」時,首先要將發聲意識和體驗放在焦點位置上,雙唇半張開,上下牙分開,舌頭平方,上顎抬起;注意不要用喉和嘴來發出「ing」,要讓氣流和聲流充分進入鼻腔和頭腔,用「歌唱的嘴」來發出「ing」,此時,「ing」的發音明顯變得亮麗,通透,集中。

這種方法的運用在歐美流行**界早已普及,華語歌手陶喆,林俊傑,王力軍,李玟,愛戴,順子等,他們也深受歐美流行**的影響。模仿這些歌手的唱腔,有助於更快找到「第二聲帶」的位置,使「第二聲帶」的概念更加清澈,明朗。

三,建立歌唱的整體意識

有些歌手歌唱時總感到氣息不夠,力不從心,區域性肌肉(如頸,喉,下巴,面腮等)僵硬,疲勞,痠痛,甚至無法唱下去,除了方法掌握不夠以外,還有缺乏歌唱的整體意識的原因。建立歌唱的整體意識,有助於將歌唱的區域性運動轉變為整體運動,無論在歌唱的動力,狀態的穩定,聲音的統一等各個方面,都會獲得更大的支援和有力的保障。

總所周知,歌唱是一項全身運動。我認為這項全身運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方面:(一)歌唱的心理運動狀態,主要指歌者對**的需求和熱愛程度,對**的表現慾望,對**的藝術態度及處理方式。

(二)歌唱的肢體運動運動狀態,主要指歌唱時站立的姿勢和形體,肢體的運動態勢,面部表情等。(三)歌唱的生理運動狀態,主要指各個與唱歌有關的器官,肌肉,骨骼,關節等的動作是否符合科學發聲的要求,他們之間的配合是否協調,正確。(四)唱歌的技術運動狀態,主要是指發聲方法是否科學,掌握的程度,以及各種控制和表現手法的運用是否嫻熟。

下面結合這幾點來說明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對歌唱發聲的推動促進作用。

1,歌唱時氣息和發聲通道的形成。

通過前面的敘述我們了解到呼吸支點和共鳴焦點的功能和作用,這兩個點的位置和穩定與否對歌唱技術狀態而言是決定性的因素。歌唱時的氣息在人體內起於呼吸支點,止於共鳴焦點,由於聲和氣是走在一起的,所以歌唱時的發生從心理上講在人體內也應是起於呼吸支點,止於共鳴焦點。由此可見,支點和焦點的位置決定了氣息和發聲通道(以下簡稱通道)的長短,而這兩點之間各個相連的器官和腔體的動作及開啟程式決定了這個通道的形狀和大小。

在訓練中,我們總是要求口腔的喉腔必須放鬆,開啟,不要抬高胸腔,穩住呼吸支點等,就是為了保障通道的暢通無阻。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三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互動教學 眾所周知,教師的講解示範是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師教學方法單調 枯燥,學生受自身知識體系的影響,很難準確的學習 理解 接受知識,會給學生以陌生的感覺。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課下不能及時複習,使其對所學的知識只能是一知半解,時間長了往往形成錯誤的定式...

怎樣撰寫基於標準的教學設計培訓心得體會

怎樣撰寫精品教學設計 心得體會 陳靜2013年10月9日,我學習了陳昌敏老師關於怎樣撰寫精品教學的教學設計的課程,令我受益匪淺。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總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專業精神,陳老師的報告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職業,應該抱著科學的態度和鑽研的精神來對待,不斷豐...

心得體會構建理想課堂提高教學實效

構建理想課堂提高教學實效 之心得體會 平寨鎮漁塘小學陳忠良 9月18日下午,聆聽了王文麗老師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做的 構建理想課堂提高教學實效 的專題講座。感觸頗深,心中時時湧起對王老師的敬佩之情。王老師對小學語文教學那麼的熱愛,經常身體力行,親臨課堂上課,讓無數學生享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 王老師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