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學 第二章總結

2021-10-22 15:32:49 字數 5253 閱讀 3687

第二章生物群落

第一節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徵☆

第二節生物群落的構成☆(重點)

第三節生物群落的生態☆

第四節生物群落的動態☆

第五節生物群落的分類☆

第一節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徵

第一節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徵

一.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某一地段上各種生物有機體的有規律組合.

陸地生物群落——草原(亞洲草原上的蒙古野馬)

二.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

具有一定的群落外貌

2. 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

3. 具有一定的優勢現象

4. 具有一定的群落結構

5. 具有一定的群落環境

6. 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徵

7. 具有一定分布範圍

冬第二節生物群落的構成

第二節生物群落的構成

一. 群落的種類組成

生物群落都由一定的生物種類所組成.

群落環境條件愈優越, 群落結構愈複雜, 群落中的種數愈多, 群落的多樣性愈強;

群落環境條件愈單一, 群落結構愈簡單, 群落中的種數愈少,群落的多樣性愈少, 而個性愈明顯, 即少數或個別種的數量多.

怎樣了解某一群落的種類組成?

植物: 採用逐步擴大樣地法.

具體方法: 在群落中選植物生長比較均勻, 有代表性的地段, 用測繩或事先做好的框架, 圈定一定面積. 形狀可以是放形稱為樣方, 也可以是圓形稱為樣圓.

對不同型別的群落, 起始面積的大小不同, 草本群落一般採用10cm × 10cm的面積, 森林群落一般採用 5m× 5m的面積, 登記這一面積中所有的植物種類, 然後, 按著一定面積成倍擴大樣地邊長, 每擴大一次, 登記新增加的種類.

動物: 不同類群採用不同的方法, 通常採用隨機取樣法.

例如: 鳥類, 通過在群落中所走過的樣線, 聽到左右鳥類的鳴叫聲記載鳥類的種類;

昆蟲中的蝶類, 採用網撲法;

怎樣了解某一群落的種類組成?

二. 群落的數量狀況

乙個生物群落的特徵不僅取決於它的種類組成, 也取決於每個種在群落中的數量.

了解並獲得群落中的個體數量, 通常採用以下一些方法和指標;

多度: 指某物種在群落中個體數量的多寡.

在植物群落中, 測定多度有兩種方法:

一是, 個體數的直接計算方法(此方法工作量太大);

二是, 目測估計法(普遍採用)

目測估計法可用各種等級來表示:

布郎 -布郎 (braun-blanquet)喀的多度等級

(2) 胡里特(hult)的多度等級

(3) 德魯捷(drudo)的多度等級

(4) 德魯捷簡化的多度等級

2. 蓋度

蓋度: 是群落特徵的重要指標, 它不僅標誌了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間面積, 反映植物的同化面積的大小, 而且還表明了植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處於主要層的植物種類, 其蓋度的大小決定了群落內植物環境的形成和特點, 並影響次要層的種類及群落內各種生物的個體數量和生長情況.

蓋度的大小不決定於植株的數目, 而決定於植株的生物學特性.

蓋度可用百分比來表示.也可用等級單位表示

蓋度可分為投影蓋度和基部蓋度;

投影蓋度: 指植物枝葉所覆蓋地表的面積.

基部蓋度: 指植物基部所佔的面積.

草本植物的基部蓋度以離地0.03公尺處的草叢斷面積計算,樹種的基部蓋度以某一樹種的胸高(離地1.3公尺)斷面積與樣地內全部斷面積之比來計算,這種基部蓋度又稱顯著度(dominance),有人稱之為優勢度。

3. 密度

密度: 是指單位面積上的某個物種的個體數.

用公式表示為: d=n/s,

d為密度, n為樣地內某物種的個體數; s為樣地面積

對於植物來說, 重要的是計算樣地中所有個體(不分種類)的密度和平均面積.

在此公式基礎上有可推算出個體間的距離公式;

l = √s/n – d l,平均株距; d,樹木的平均胸徑

密度的數值受分布格局的影響, 而株距又反映了密度和分布格局.

動物數量統計的面積單位, 通常為 1 ㎡.

4. 頻度

指某個物種在調查範圍內出現的頻率,即該種個體出現的樣方數/調查樣方總數。

在植物群落內, 測定頻度時, 至少取20個以上的小樣方或小樣圓, 登記某物種出現的次數, 然後求出百分數, 計算公式如下:

f = r / r × 100%

f為頻度; r 為某物種出現的樣地數;r 為總樣地數

草本群落: 0.1 ㎡

森林群落: 10 – 25 ㎡

長白山高山苔原: 0.5 c㎡

某物種在群落內頻度指數高, 表示它的個體數量多, 並且分布均勻, 因此它在群落結構中起的作用也較大.

5. 重要值

重要值是指以綜合數值來表示群落中不同種的相對重要性.

重要值是乙個比較客觀的數值, 在我國的**帶森林群落研究中常被採用

四. 群落的種間關係

在乙個特定的群落中, 有的物種經常生長在一起, 如寄生生物和寄主, 有的物種則相互排斥, 而趨向分隔現象.

如果兩個物種一起出現的次數高於期望值, 它們就是正關聯.

正關聯可能是因乙個物種依賴於另一物種而存在, 或兩者受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因子影響而生長在一起.

如果兩個物種共同出現的次數低於期望值, 則它們是負關聯.

負關聯是由於空間排擠, 競爭, 他感作用或不同的環境要求所引起的.

在自然界中, 絕對的正關聯為數不多,同時競爭排斥也是群落中物種間的關聯型別.

五. 群落的結構

結構: 指群落中所有生物及其個體在空間的配置狀況.

群落中的各種生物在群落內佔據一定的生存空間, 它們構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在植物群落方面還有層片.

(一) 層片

層片是植物群落最基本的結構單位.

它包括乙個生活型或幾個至少相近的生活型植物, 在群落中佔據一定的空間, 稱為層片.

層片是群落的三維生態結構, 它與層有相同之處, 但也有質的區別;

即層片相當於層, 或者相當於層的一部分.

一般層片比層的範圍要窄, 因為乙個層的型別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組成.

例如: 草原群落中, 羊草, 大針葉矛和防風屬於同一層次, 但羊草是根莖禾草層片,大針葉矛是叢生禾草層片, 而防風是軸根雜類草層片.

(二) 垂直結構

垂直結構是指群落在空間上垂直分化或稱成層現象.

任何一種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都分許多層次, 不論是陸生群落還是水生群落都是如此.

群落分層現象,與光的利用有關。地下根系也有分層現象。

熱帶雨林

溫帶落葉森林

溫帶例如, 森林群落:

喬木層:高大樹木組成,高差》20%,可分亞層——單層林、多層林、複層林

灌木層:灌木和未達喬木層高度的喬木樹種構成。對林木更新影響很大。

草本層:草木植物、低矮的半灌木和小灌木組成。

苔蘚層:苔蘚、地衣、菌類組成,常有環境指示作用

層間植物:藤本植物。

動物分層(鳥類)、水域分層(動、植物)

(三)水平結構

水平結構是指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的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

乙個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和數量比例, 在水平方向上的配製, 往往是不均勻的, 因而造成群落內的斑塊狀分布.

這種斑塊在不同植物的數量比例, 鬱閉度, 生產力以及其他性質方面都有所不同.

每個斑塊就是乙個小群落. 它們彼此組合, 形成群落的鑲嵌性.

群落形成斑塊狀分布的原因?

生物的分布習性

2. 對環境的選擇

3. 種間相互關係的作用

總之, 群落中每乙個物種都有自己的分布格局既相關又有區別, 而使整個群落表現出明顯的水平分化現象.

第三節生物群落的生態

生物群落的生態是研究生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的相互關係.

生物群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

一方面環境影響著生物群落;

另一方面生物群落也影響著環境, 兩者不可分割.

第三節生物群落的生態

環境: 群落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外部環境是圍繞著生物群落的一切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內部環境(生物環境或生物群落環境)指處於生物群落內部的, 由於生物群落本身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環境.

包括群落內的光照, 溫度, 水分, 土壤和空氣狀況等.

一. 群落內的光照

通過研究表明,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光, 其強度隨著緯度, 季節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 但是都能滿足植物生長對光照的需要.

照射在森林群落上的太陽光可分為三部分:

一部分, 被主要層植物所吸收;

一部分, 被主要層植物所反射;

一部分, 穿過群落上層林冠進入群落內部.

二. 群落內的溫度

群落內的溫度與群落外的溫度有明顯的不同.

群落內的溫度與太陽輻射以及群落的性質密切相關,總的特點是變動的程度比較緩和.

群落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低於群落外的空曠地面;

夜間和冬季的溫度高於群落外的空曠地面;

群落內的平均溫度比群落外的空曠地面稍低;

群落的結構愈複雜, 對溫度的作用愈顯著;

通常森林群落在這一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灌叢, 草地大得多, 而且在大面積森林存在的情況下, 群落對溫度的作用不僅僅在林內, 而且還可以影響到一定範圍內的地方氣候.

晝夜和全年的溫度變幅較小.這是因為,在空曠地上太陽輻射直接到達地表, 「作用面」就在裸露的地表;而在群落中, 這個「作用面」抬高到枝葉最茂密的上層.

三. 群落內的水分

群落能截留降水和保持水分. 因此能創造群落內部的特殊濕度條件.

降落到群落的水分, 一部分到達地面; 一部分被樹冠截留.

群落截留水分的能力與群落型別有關, 通常是針葉林的截留降水能力大; 還與降水的性質有關. 降水強度愈大,截留降水就愈小, 落到地面的水分就愈多.

群落對降雪的截留作用, 沒有對降雨的截留作用大

一方面是由於雪積壓在林冠上, 因重量大而易散落在地面;

另一方面是由於降雪時氣溫低, 林冠上的積雪不易蒸發, 而易滑落到地面.

但通常截留量與雪的性質有關.

群落對雪的截留, 森林群落最顯著.

四. 群落內的空氣狀況

群落內形成了很特殊的空氣環境. 最顯著的特徵表現在兩個方面:

1.抑制了風速

群落可抑制風速沒甚至使風完全停止.

這是由於群落本身對氣流發生摩擦而產生的. 這種摩擦與群落的結構有關.

結構複雜和鬱閉的熱帶雨林, 林內處於靜風狀態;

近地面的無風狀態, 是由於樹幹粗, 灌木和草本密集, 造成氣流受阻的結果.

2. 空氣成分發生了變化

空氣成分在群落內部不斷地發生顯著變化, 尤其在co2含量上, 群落內的空氣成分, 由於植物的生理活動過程, 表現出一定的規律.

生物地理學 第二章總結要點

第二章生物群落 教學目的 學習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徵 學習同一生境中共同生活的種,各自是什麼樣的特徵構成生物群落 學習生物群落的生態 動態 分類知識 第二章生物群落 第一節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徵 第二節生物群落的構成 重點 第三節生物群落的生態 第四節生物群落的動態 第五節生物群落的分類 第一節生物...

2 第二章自然地理學環境的組成和結構

本書緒論曾扼要地討論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基本內容。這裡,我們將進一步討論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和結構,以圖建立關於這個研究物件的立體的和動態的觀念,並以此作為以後深入闡述其各種基本規律的出發點。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範圍和邊界 地球構造的乙個顯著特點是它的分層性。整個地球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

地理第二章教學反思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教學目標的反思和改進 本節課我原來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徵及七大洲的名稱。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各種地圖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看圖 析圖 繪圖的能力,學會使用地理的語言 地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 地球 水球 的爭論,培養學生熱愛科學 積極 自然界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