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2021-10-20 12:22:40 字數 3779 閱讀 3305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實現科教興國、培養現代化建設人才的戰略舉措,是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素質教育實際上是以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為中心的國民教育,我們教育的物件是人,是乙個個思想感情、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各不相同的人。乙個學校,乙個班集體,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優生的層面上出不了成績,也不叫素質教育。

所以我們更應該充分調動學困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揭示學習規律,教給學習方法,發展他們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農村小學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如果教師忽視了學困生這一特殊群體,就談不上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困生由於成績較差,他們過多得到的是失敗的苦澀,很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面對教師的漠然置之,家長的批評責罵,同學的冷嘲熱諷,常處於被遺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產生了厭惡,對實現自我價值失去信心。由此可見,轉化學困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體會成功,與培養中、優學生同樣重要,尤其是在當前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重視對學困生的關愛和幫助,不讓乙個學困生掉隊,喚醒學困生進取的意識,是當前教學中的乙個重要課題。

因此本課題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二、研究課題的界定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專家的意見,我們對學習困難學生(簡稱學困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其

一、學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於學習習慣不好,或由於方法不當,或由於社會,家庭環境影響,造成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要求的學生,主要指學生的智力同學業成績比較時,智力在標準以上但學業成績顯著低劣者。我們所說的學困生僅限於學業方面,專指那些學習困難或學業失敗或偶爾有些不太規矩的學生。其

二、學困生,泛指學習能

力,學習方法,心理水平,知識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與同齡學生有一定距離的學生。它是乙個相對的概念,伴隨學生群體存在,往往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因而也是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其

三、「學困生」指的是在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對學校學習喪失信心,從而導致學習成績較差的那部分學生,他們的表現是學習興趣淡薄,聽課注意力分散,學習效率差,學習習慣沒有養成,經常不完成作業或以抄作業來應付老師檢查,舊的基礎知識不牢,新的知識更加聽不懂學不會,從而導致成績下降,興趣更加不高。如果再加上引導方法不當,往往造成惡性迴圈,越讀信心越少,長期拖下來,就演化成學困生了。

三、研究課題的依據

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是:全體性、全面性、個體化。教育活動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成員,使人得到全面發展。

而在實際教學中,有許多學生因學習能力欠缺,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學習興趣不強烈而成為學生群體中的學困生。而學困生的落後是暫時性的,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入乙個自主的、積極的、充滿創造性的學習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多關注他們,通過提問、討論、面批等形式,提高學困生參與程度和進取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和心理素質。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學困生學會交流、合作與討論,建立和諧的師生、生生關係,溝通情感,取長補短,使每位學困生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優化其學習方式,培養其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學校摸索出一條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培養學困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新路子,探索學困生學習方式優化的新方法、新策略。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思想觀念及教學方式的轉換,真正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

五、課題研究的原則

1.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從「學困生」的實際出發,仔細、認真觀察問題,摸清問題存在的原因,也就是對學生現狀做周密的了解。

2.因材施教原則:由於學困生存在著個別差異,教師針對每個「學困生」的薄弱環節,提出不

同的要求,採取不同的措施。

3.激勵引導原則:激發、勉勵學生去努力,促使學生和自己的過去作比較,發現進步的一面,相信自己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

4.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學困生」的轉化提高是乙個過程,「學困生」的進步,往往進步緩慢或有反覆現象,教師要多鼓勵,少訓斥,增強其上進心。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我校確定了學困生的型別、成因及教育對策三個研究重點,並具體分解為以下研究內容:

1、「學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導致「學困」的家庭、社會、學校及學生自身因素。

2、調查分析「學困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學困生學習方式現狀的調查研究。

3、根據個性差異,構建適合不同學困生自身特點的學習方式個案的研究。

4、課堂教學如何轉變「學困生」,研究課堂教學中的指導策略。

5、學困生學習方式轉變前後學習效果比較的研究。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困生」上課參與教學活動情況,了解其發展狀態。

2、調查研究法:追蹤調查「學困生」的家庭狀況心理、行為、能力表現、成績等發展情況。

3、個案分析法:把轉化過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個案,總結經驗。

4、行動研究法:全體參與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研究水平,總結經驗,提高學習成績。

5、測試法:通過學習成績檢測了解「學困生」發展情況。檢驗轉化成果。

6、資料和文獻法:收集、檢索國內國際相關理論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基礎。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結構

1.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負責人:張教林

組員:董景浩、趙正娥、何西若、趙旭、司強、董傳剛

2.課題研究物件:

我校全體教師、家長和學生

九、預設策略:

1.學科教學中注重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注重學法指導,讓他們喜歡該學科,熱愛學習,並學習有法。

2.課堂教學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效性,最終目的要讓「學困生」完成教學的基本目標。

3.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既有個別輔導,也包括集體輔導,對學困生採取傾斜對策,讓學困生吃「偏食」,賦予他們更大的學習優先權——從行動上幫助學困生解困,要給「學困生」補舊帳,不讓「學困生」欠新帳。

4.走下講台,親近「學困生」,走進家庭,聯絡學困生,向學困生增加感情投資,讓學困生感受到愛,體驗到愛,相信愛,被愛感動。

5.在教學中為「學困生」創設機會,對「學困生」採取跟進對策,切中時機,及時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幫助「學困生」建立自信,品嚐成功的喜悅,走出困境。

6.「學困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轉化過程中,「學困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覆,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覆抓,抓反覆」,因勢利導,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十、課題研究步驟

1、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13.2——2013.3

制訂研究方案,成立課題小組,完成課題方案的論證。

2、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13.3——2013.4

實施課題研究,分期舉辦各類調查和教學研討活動,廣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等。

3、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2013.4——2013.6

根據實驗目標,對實驗結果進行調查、測試、分析、撰寫**、結題報告。

十一、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

1、領導保障:學校成立科研課題領導小組,課題組及主要成員大部分都是高階職稱、年富力強,部分同志參加過縣市級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2、行政支援和財力保障:校長張教林領導並擔任課題組組長,學校將嚴格按照課題研究方案給予課題研究的經費保證,並嚴格課題研究經費的預、決算,充分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

3、教學保障

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效益,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

4、技術保障

本課題是國家級課題,有專家組的指導。同時,學校也將選派骨幹教師外出學習,組織教師加強相關學習資料學習。

龍陽中學課題組

2023年2月

小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方案 黃泥河林業局二小學校 農村小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些學習上表現出困難 有各種各樣行為問題的學生,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與提高,兒童差異性與教育的統一要求之間的矛盾更為突出。基礎教育的教師究竟應怎樣做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滿足那些面臨學業...

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 課題的提出 1 課題研究的現狀 課堂提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準確 恰當的課堂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提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有些教師的提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學生要麼答非所,要麼答者寥寥,造成...

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 課題的提出 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 課題的界定。學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點,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做好這一群體的教育轉化工作,始終是衡量乙個教師綜合素質及其工作成績的重要方面,學困生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廣大教師。他們在成績分化的同時,思想道德品質的分化也在同步發展。他們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