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2021-10-09 20:45:52 字數 3641 閱讀 6129

1.目的

辨識和確定與本公司各項生產和管理活動相關的危險源,評價其風險等級,明確風險控制的措施,盡可能降低風險,確保公司實現安全生產。

2.適用範圍

公司所有經營活動過程中危險源的識別、評價、更新與管理。

3.職責

3.1總經理負責《重大危險源及其控制計畫表》的批准。

3.2各部門成立由部門責任人牽頭,操作人員參加的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負責本部門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措施的制定。。

3.3***部負責危險源的彙總、登記與更新,組織評價和確認重大危險源、制訂控制辦法。

4.工作程式

4.1初始狀態評審

在體系建立之前,公司應進行初始狀態評審,以了解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的管理現狀。評審的內容主要有:

1) 明確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應遵守的要求;

2) 評價職業健康安全現狀與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

3) 對所有現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與程式、慣例、制度的審查;

4) 對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調查所取得反饋意見的評價,包括職業健康安全事件、事故及其處理情況的調查;

5) 識別倉儲服務過程中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初始職業健康安全執行現狀評審的過程和結果,由倉儲部整理為書面報告,提交分管副總審核, 審核後的報告送管理者代表、總經理備案。

4.2危險源識別與評價的時機

4.2.1以公司全體部門和活動為物件,在設定目標、指標前進行;

4.2.2公司ims建立之初進行初始狀態評審時;

4.2.3在相關法律法規變更或公司的經營活動過程、以及相關方要求等情況發生變化時,可適時進行危險源的評價。

4.3 危險源識別的範圍和內容

4.3.1危險源識別範圍:

a. 辦公位址;

b. 辦公地平面布局;

c. 建築物;

d. 儲運過程;

e. 裝置、裝置;

f. 有害作業場所(毒物、噪音、高低溫等);

g. 各項制度;

h. 生活設施和應急設施;

i. 外出工作人員和外來工作人員。

4.3.2各部門應按過程、區域對危險源進行分析識別,識別時應考慮以下內容:

a. 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特殊作業工種、特殊行業工種;

b. 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危險裝置、設施及工程;

c. 具有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活動和情況;

d. 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業活動和情況

e. 具有職業性健康傷害、損害的作業活動和情況

f. 曾經發生或行業內經常發生事故的作業活動和情況

g. 自己認為需要單獨進行評估的其它活動和情況

對識別的危險源應填寫在《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結果登記表》上。在對危險源進行識別時應充分考慮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時態和正常、緊急、異常三種狀態。

4.4風險評價

各部門對識別出的危險源開展評價工作,將評價結果記錄於《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結果登記表》中,評價方法通常採用是非判斷法和mes評價方法進行。

4.4.1是非判斷法

凡屬於下列情況之一者,可直接判斷為重大危險源:

1) 不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2) 曾經發生過重大事故仍未採取有效控制措施;

3) 相關方合理抱怨或要求;

4) 直接可以觀察到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且無控制措施。

4.4.2 mes評價方法

4.4.2.1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

人身傷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主要取決於控制措施的狀態m和人體暴露的事件e。對於單純財產損失事故,由於我們所指的財產與特定的危害聯絡在一起,因此不必考慮暴露問題,只考慮控制措施的狀態m。根據以下兩個因素確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me,見表1、表2):

表1 控制措施的狀態m

表2 人體暴露的事件e

4.4.2.2事故的可能後果s(見表3)

表3事故的可能後果s

4.4.2.3根據可能性和後果確定風險程度r,對於人身傷害事故,r=l*s1=mes1(見表4)

表4 人身傷害事故r

對於單純財產損失事故,r=ms2(見表5)

表5 單純財產損失事故風險程度

4.4.3工作危害(jha)分析法

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每個工作步驟的潛在危害因素,然後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

4.4.4 危險與可操作性(hazop)分析法

hazop分析法是系統、詳細地對工藝過程和操作進行檢查,以確定過程的偏差是否導致不希望的後果,該方法可用於連續或間歇過程,還可以對擬訂的操作規程進行分析,hazop分析組將列出引起偏差的原因、後果,以及針對這些偏差及後果已使用的安全裝置,當分析組確信對這些偏差的保護措施不當時,將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4.4.5 jha與hazop分析風險等級的評定:

風險級判定風險(r)是發生事故的可能性(l)及後果(s)的結合,風險(r)=可能性(l)×後果(s),

輕微或可忽略的風險值(l×s=1--3)

可接受的風險值(l×s=4--8)

中等的風險值(l×s=9--12)

重大的風險值(l×s=15--16)

巨大的風險值(l×s=20--25或l、s單項為5)

風險評價表

風險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

4.4.3重大風險的確定原則

4.4.3.

1以前發生過的死亡、重傷、重大財產損失的事故,或輕傷、非重大財產損失三次以上的事故,且現在危害仍然存在,無論風險級別為幾級,一律為重大危險源。對於曾經發生過上述事故,但工藝裝置、作業條件等因素已發生變化,不會再有此類事故發生,這種情況不必列入。

4.4.3.

2對於違反國家職業健康安全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中硬性指標規定如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雜訊等級等,其他違規如勞動保護用品穿戴不全、未設定防護設施一類,凡是行為涉及範圍較大、後果較為嚴重的,列為重大危險源。

4.4.3.3風險評價級別為一級的定位為重大危險源,對於二級中不違法的情況可自行決定是否屬於重大危險源。

4.4.3.4重大危險源的風險控制措施:

1)需要增加硬體設施才能控制的風險,要求採用目標管理方案方式進行控制;

2)各部門現有的規定對重大危險源產生的風險能進行有效控制的,只是各部門未按規定執行,其控制措施可採用實施培訓和檢查考核等。

3)屬於經常性或週期性工作中存在的,未有檔案規定且不需要增加硬體設施的重大危險源產生的風險,其控制措施可採用訂或修訂程式檔案或作業指導書。

4.5識別評價結果的申報和儲存

4.5.1***部負責重大危險源的彙總、登記,組織對重大危險源制訂控制辦法,列出《重大危險源及其控制計畫表》,上報管理者代表審核,並呈總經理批准。

4.5.2***部儲存《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結果登記表》、《重大危險源及其控制計畫表》。危險源識別和評價的相關記錄按照《記錄控制程式》進行管理。

4.6更新識別

4.6.1每12個月對危險源重新進行一次識別與評價,必要時更新。

4.6.2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對危險源進行更新:

1) 管理評審的要求;

2) 當公司經營活動和服務發生重大變化,與重大危險源相關的裝置更新、法律法規更新及有新改擴建專案時。

3) 相關方提出合理建議或抱怨時。

5.相關檔案

5.1《記錄控制程式》

6.相關記錄

6.1《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結果登記表》

6.3《重大危險源及其控制計畫表》

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目的 辨識和確定與本公司各項生產和管理活動相關的危險源,評價其風險等級,明確風險控制的措施,盡可能降低風險,確保公司實現安全生產。2.適用範圍 公司所有經營活動過程中危險源的識別 評價 更新與管理。3.職責 3.1總經理負責 重大危險源及其控制計畫表 的批准。3.2各部門成立由部門責任人牽頭,操...

08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一 目的 通過對本公司範圍內的所有場所 設施及活動中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分析危險源產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嚴重性,評價其風險程度,確定出其中的重大風險,並及時更新和控制。根據風險評價結果採取控制措施,以預防 降低或消除風險。二 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本公司覆蓋範圍內的所有場所 設施及活動中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

危險源識別 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目的 對公司重大環境因素 重大危險源有關的執行活動的關鍵特性 環境安全績效及目標指標實現進行監測。使之符合法律法規及相關方的要求。2.範圍 適用於公司內生產經營全過程中的所有活動 區域 人員和設施的危險源識別 評價 更新和控制。3.定義 4.職責 4.1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批 公司中度以上風險控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