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2021-10-05 19:43:47 字數 2470 閱讀 6911

教學常規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乙個重要部分,它能夠使學校的教學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可以克服學校教學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助於提高教學工作的整體效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如下:

一、制定教學計畫。

1、開學前,科任教師要在認真學習相關學科的課程標準、通讀全冊教材、理解教材要求、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好工作計畫。

2、制定計畫前要認真調查研究,對前段教學和學生情況作深入了解,對主要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有比較客觀的分析,做到胸有成竹。

3、教學計畫要按統一制定的格式填寫。

二、備課。

1、備課要符合學期的教學計畫,備課前先對教材進行備課組討論,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再分工備課。備課教師提前一周備好課,其他教師拿到教案後,結合教師自身教學風格與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研究,對教案加以修改。教師必須帶文字教案進教室上課,並及時寫好教後反思。

2、教學前,要以課程理念為指導。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鑽研教材,恰當處理,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重難點。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制定教學目標。

要注意分散難點、減少坡度、抓住基礎、突出重點。

3、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裝置,恰當地選擇和創造地使用教學方法,力求使教學層次、結構能適應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

4、教學設計要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要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創造性;要注意積累有指導意義或推廣價值的教學案例、教學設計;要有教師的教學反思或教學隨筆。

5、要求語文、數學、思品(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勞動、活動課等要撰寫教案;反對和禁止無備課進入課堂。

三、上課。

1、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要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促進每個學生教能得到最佳發展。

2、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教材內容,有機整合各種教育資源;要做到教教材為用教材,條理清晰、準確清楚、通俗易懂,貫徹少而精、啟發式的原則,切實提高四十分鐘的教學效率。

3、教師必須做到語言健康、行為文明,必須用普通話上課,語言要規範,清晰表達意思。教師的儀表要大方,教態要自然親切;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板書設計不但要布局合理,而且要突出重點,讓學生對重點內容獲得深度的感知,促進理解,幫助記憶。

5、要注意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

6、要善於調整和控制時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講求效益,做到按時上課,不拖堂,不影響學生的課間休息。

7、嚴格執行課程表,不擅自調課;如有需要,事先須向教導處做好說明,由教導處做好調課安排。

四、作業與輔導。

1、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要周密考慮,精心設計,掌握適度和彈性,提高實效;要做到既達到教學目的,又不使學生負擔過重。

2、作業量要符合國家教育部門的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三、四年級作業量不超過40分鐘;

五、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

3、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正確,要使用規範、統

一、正確的批改符號,註明批改日期;作業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要及時分析原因並訂正;對後進生提倡面改作業。

4、學習輔導要以因材施教為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採取行之有效的個別輔導。

五、學生發展評價。

1、評價學生要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及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為指標,以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重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

2、考試目的在於檢查效果,以便改進教學工作;要發揮考試的診斷、激勵和導向功能;考試之前要做好複習工作,幫助學生查缺補漏,使之對知識的掌握有提高及系統化;每次考試後,教師要及時、認真地批改試卷,如實地做好評定,仔細地做好試卷分析、講評;做好試卷分析和質量分析後收集存檔。

3、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學生評價體系。

六、校本教研。

1、教師在教研學習中,要積極發言,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在教學中的困惑及疑問;

2、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要有一節有教研意義的公開課;

3、要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評課時,大家要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態度參加評課: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不足之處要實事求是提出來,以利改進和提高。

4、教師要善於總結教學經驗,以利於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業務水平;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要寫乙份教學**或工作總結,**或總結存入教師業務檔案中。

七、家訪。

1、教師每學期都要對學生的在校表現、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地評價,採用鼓勵性評語。

2、每學期的期中、期末,各科任老師都要進行全面家訪;平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情況進行個別家訪。要注意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教學常規的管理實施中,要注重發揮全員參與管理的積極性,進一步促使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通過教學常規管理的實施,實現教學管理的正常化、規範化、科學化。學校堅持每月一次的常規檢查,及時反饋,並結合考評細則作出公正的評價。

江夏區法泗小學

2023年9月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阜平縣臺峪鄉中心校 2016年9月1日 目錄 1 學科計畫制定要求02 2 教師業務學習制度02 3 教師備課制度02 3 教師上課管理制度03 4 作業批改制度04 5 輔導學生制度05 6 考核學生制度05 7 教研活動制度06 8 教師校內聽課制度07 9 師徒結對制度08 10 青年教師獻課...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4 舉止文明,穿著大方,儀表端正,在教室裡不准抽菸,不坐著上課,不挖苦諷剌 體罰學生,手機 小靈通等通訊工具在課堂上不響 不接聽。5 教師必須嚴格執行課堂規則,教學行為規範。到點上課不遲到,按時下課不拖堂。6 認真組織教學 英語課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嚴格課堂記律。7 每一堂課要達到下述基本要求 目的...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社硎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 計畫與總結制度 一 學期初教務處根據上級部門和學校的工作意見,在深入分析本校教學實際的基礎上,組織和制定好本學期的教學計畫,以保證教學工作按計畫進行 二 教學工作計畫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 明確的工作目標 2 可行的實施辦法 3 科學的評價方法 三 要結合計畫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