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怎樣才有深度

2021-10-04 17:02:18 字數 2612 閱讀 9467

波斯納曾提出過乙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這個公式揭示了反思對於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基於波斯納的這個觀點和眾多教育專家的見解,許多一線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教學反思,以期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提公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反思方法,教師往往就事論事,導致反思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度,反思效果大打折扣。

怎樣使教學反思從淺層走向深入,真正促進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實在值得反思。

一、圍繞問題反思問題是反思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反思。不針對問題的反思是沒有實效的反思,因此基於問題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我們發現,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不知道怎樣從教學現象中提出問題。

個人覺得,可以採用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對數學現象進行針對性分析,挖掘隱藏在數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找出學生學習行為方面的共性問題,然後圍繞問題,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反思。比如,我們時常感到課堂時間緊,教學任務不能完成。可反思即知,這種情況可能是我們的教學行為失當造成的。

怎樣避免重複提問?怎樣避免重複學生的回答?怎樣做到精講?

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深刻反思、深入**。再比如,我們經常發現課堂上學生答非所問,針對這種現象,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後分析,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乙個問題:怎樣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圍繞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提問內容的設計、提問物件的確定、提問方式的選擇以及教師的引導策略等方面進行全面地、理性地反思。主動捕捉典型的教學問題,用心感悟、用心反思,反思才有深度。

二、基於理論反思問題的解決需要理論的支撐,基於理論對課堂中發生的問題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理論的支撐,反思僅僅停留在經驗層面上,不能深入到問題的本質,致使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針對問題,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相關理論,圍繞問題學習理論。

站在理論高度去剖析問題的成因,提出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反思在同一水平上反覆。比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式,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問題。

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運用理論分析產生這一問題的真正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基於理論進行反思,不僅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對接,而且使教師更加理智地、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通過對比反思反思,顧名思義,可解釋為自我省察。而自古就有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可見,反思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當局者能夠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觀者,做明白的自知者。

比如,在觀摩優秀教師課例後,教師應分析優秀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後教這一課時,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對比反思,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提高。我們也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自己以往聽過的名師課例或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進行一番比較,找出問題和差距,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探求解決策略,在比較中學習借鑑他人的成功做法,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

比如,我們在聽完一堂好課後,對人家精彩的教學設計羨慕不已,有時不禁困惑:自己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參,也能把文字讀得非常通透,為什麼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課呢?反思之後,我們才明白,這裡還有個人的閱讀積累問題。

乙個教師所呈現出的每堂課都與他自身的文化積澱有關。學識淺薄,無以支撐。自然會和優秀課例產生差距。

還可以將自己的看法與專家的點評加以比較,想想專家為什麼會這樣說,說得有沒有道理,有比較才有鑑別,把別人的點評與自己的判斷比較一下,收穫肯定會更大。

四、在合作研討中反思通過與其他教師合作研討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實踐證明,教師專業成長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交流與**反思。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以期得到支援和幫助。

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到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後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合作反思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五、以寫促思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訴諸文字。寫反思筆記,可以使散亂無序的想法上公升為較集中、較理性的思想觀點。在反思筆記中,可以寫自己最深的感受,可以寫獲得的啟示,可以寫自己的困惑,可以聯絡自己的實踐寫想法。

比如,使自己喜悅的教學現象、滿意的教學效果當中,自己實踐了怎樣的理念?以後的教學應該奉行什麼樣的理念或者做法?實際的教學現象、教學效果與自己預想的情形、預設的教學目標有怎樣的差距?

差距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學生的原因還是教師的原因?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用怎樣的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

今後的教學中,要解決這個(或這一類)問題,需要對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作怎樣的設計?等等。通過撰寫教後反思,追問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具體問題的成因,總結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以研究視角反思教學。

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階梯,不少教師面對「教學反思」不是不想為,而是不會為、不能為!面對這種現狀,一方面學校要對教師的反思進行有針對性的、操作性強的指導或培訓,切實提高教師反思能力,讓每一位教師不但想反思,而且能反思、會反思;另一方面教師自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增強問題意識和反思意識,養成自覺反思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教後反思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之目的。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靈溪第一中學)

教學反思要有深度

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 實施新課程以來,教師都在反思,為了讓大腦的反思留下痕跡,我校領導煞費苦心,要求每位教師每週寫一篇深刻的反思,結果進入個人考核。領導硬性要求教師要勤反思,初衷是提高教學質量,真是用心良苦。還有另一種極端的做法 領導明白反思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之一,於是加大管理力度,要求教師...

有捨棄,才有收穫教學反思

裡水中學語文組孔堯君 師者,傳道 授業 解惑者也。這是古人對教師職業的闡述,在我們教師的潛意識中,都希望把自己的知識能夠全部傳授給學生,這也是為人師表最起碼的要求。因此,在上每一節課時,教師都希望所有知識點學生能夠掌握,但往往有時,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我執教的中考複習課 病句辨析和修改 一課便是如此...

怎樣的觀察 實驗才有效

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而實驗能力正是創造能力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乙個重要內容。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通過循序漸近地訓練,讓學生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去探索 認識自然界事物的性質和規律,培養他們獨立 主動的探索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是引導他們從小愛科學 學科學 用科學的基礎環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