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名師課堂,感受課改氣息

2021-09-24 22:18:55 字數 3590 閱讀 1517

曾國平3月14-16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小學好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活動中我們聽了四位專家的四節課並講座。一位是當代小數界四大名師之一華應龍教授,一位是著名特級教師許衛兵校長,另兩位是著名特級教師蔡巨集聖老師和常州市莊惠芬校長。

他們的課和講座異彩紛呈,讓我們享受藝術大餐,在此我略表如下。

一、解讀華應龍的課堂與講座

華應龍《平均數的練習》一課,我頗受啟發。大師就是大師,成為大師就有他的理由,他思想活躍,文化底蘊豐富,課設計得相當巧妙、完美。這堂課有以下特色:

1.巧妙匯入,突出意義。

這堂課以三個問題情景深入進行,首先「比較班級5個組同學口算題的得分」為情景,由比總分,再到比平均分,當時課堂上第四組5人總分為380分;第三組得分240分,但只有3個人,讓學生明白此時按總分比是不公平的,讓學生體會平均數的公平性;

2.紮實的活動,讓數學意義「具體感知」。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思辨、解釋、交流等途徑,抽絲剝繭,逐層遞進,憑藉自己的身心投入去把握平均數的特點。

課堂有乙個猜牛體重的小故事,好幾百人猜牛的體重,其中一人沒猜卻在一旁記,他求出這些人猜的平均數,竟然這樣巧合有趣,牛的實際體重為1198磅,他求的平均數為1197磅,只相差1磅,讓學生們懂得平均數移多補少的特性,讓學生懂得平均數接近真實的特點。最後乙個問題更有趣,課件打出8個人在打球,他們的平均年齡為12歲,讓學生猜每個人的年齡,全班同學都是圍繞在12歲左右猜,最後打出結果,有7個人都在6歲左右,還有乙個47歲,就是華老師自己,學生很是意外,這樣讓學生很好地體會了較大數對平均數的影響。

3.數學課巧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課堂小結的時候,華老師與眾不同讓學生暢談「平均數是乙個怎麼樣的『人』。」於是,孩子們用「公平」、「小氣」、「精細」、「多變」、「忽悠人」、「神奇」……這些詞來描述它,充分彰顯了學生對平均數的認識之清、理解之真、感悟之深。

這三個問題為主線,鑄成渾然大氣的一堂課。

聽華老師的課,讓我們明白了乙個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學生有了問題不是問題,關鍵是教師怎樣對待問題,只有把問題的解決作為學生成長進步的階梯,才能創造出生命化的課堂。再次,華老師那詼諧的語言,幽默的動作,那親切的笑容,讓人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壓抑,如沐春風,知識就像一股清泉緩緩地流入了學生的心田。

學生樂學,易學,之所以下課啦孩子們還戀戀不捨。我們可以用這幾個字來形容:「獨特的老師,幸福的學生」,是呀,做華老師的學生真是一種幸福,我有幸做了他的學生也非常幸福。

聽了華老師的課,再聽著他《課不潤人誓不休》的講座,更加深了一種感受:沒有平時的積累,沒有課前的精心預設,是不會有課堂上的精彩頻現的。在設計中,華老師交流了他的「教師要學會裝傻,學生會越來越聰明」。

例如這節課中孩子在計算中就產生了錯誤,做對一題得20分,有一組的總分卻是250分,華老師不是及時的糾正,而是裝作不知道,學生正是有了思考的時間,都一一的發現了錯誤,並進行了糾正。這樣的糾正是主動的,自然的,孩子並沒有因為犯錯而受挫。華老師對教材的理解、課堂的駕馭,真是我等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在華老師的課堂裡我找到了數學的真諦。他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在傳授思想方法。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關注「是什麼」和「怎樣做」,還應該引導學生去**「為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

這樣才凸顯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這一學科特色,促使學生養成研究問題的良好意識。「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讓問題支撐課堂,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思想方法的源泉。

二、解讀許衛兵老師《新課標、新課本、新課堂》的講座

他的講座讓我了解了中國教育發展最前沿的資訊,今年暑假以後,1-6年級將使用課改新教材,新教材內容將有所減少,難度將適當降低,但要求將普遍提高。新課標的教學重在數學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的灌輸。

了解了新課標十個核心詞:數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等這些數學專業術語,還闡述了新課標中的「四基」與「四能」。以前的「雙基」變為「四基」即: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以前的「兩能」變為「四能」新增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舉的乙個事例讓我很感興趣:中國孩子的計算速度遠遠超過了國外孩子,他曾經讓國外乙個10歲的孩子算5×9,這個孩子說不會,但是他在紙上塗塗畫畫近半個小時終於算出來了,他在思考摸索怎樣去做,思維是非常活躍的,國外的教學重在培養孩子思維探索的能力;這個題目對中國孩子來說二年級已學了乘法口訣能很快答出來,但他知道怎麼來的嗎?那可以說絕大部分孩子是不知道的。

許衛兵老師放映了這樣乙個**:乙個中國孩子在背乘法口訣,爸媽齊上陣壓著背1×5=5,2×5=10,3×5=?就是背不出來,後來孩子委屈地哭了,我想孩子這樣背出來的東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嗎?

家長是這樣,我們有的老師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是否從以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走了出來?真正實施了主動**式的教學了嗎?

我想這個答案留給我們在座的每位老師。

三、解讀莊惠芬校長的課堂及講座

莊惠芬老師的《認識菱形》這一節智趣的課堂,處處滲透著教師深刻的教學智慧型。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尊重學生的發現,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風化雨」中提公升,教材處理樸素而有創意,通過小木棒、蛋糕等小道具,讓學生自己動手拼菱形、切菱形,自己找菱形的特徵,把數學教學變得生動真實而有情趣,彰顯靈性與個性,完全調動起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幫助學生獲得認識圖形的數學思考過程,學生品嚐了學習的快樂。課堂小結更是畫龍點睛,先讓學生把蛋糕切出菱形來,然後享受美味,莊校長問:

「你們吃出了什麼味道?」,學生回答:「蛋糕的味道、數學的味道、成功的味道······」這樣的數學課堂,充滿笑聲、掌聲、發問聲、辯論聲、驚嘆聲,我們能感受到數學學科本身的魅力、數學問題思考過程的趣味無窮、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絡。

莊校長這堂課給我的啟發是:1、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善於交給學生思維的主動權,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思考、發現、**、創造,真正參與到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數學學習活動中。

2、教師要建立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兩情相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敢說,敢問,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創新的火花才會迸發而出。莊校長課堂中一句句「孩子們」,是那麼親切自然,是那麼悅耳動聽。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果師生關係惡劣,教師和學生的能動性就會受到抑制,各種潛力就會被埋沒,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所以我們要建立的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互尊互愛,情感交融的師生關係,使學生願意接近教師,希望與教師合作,得到教師的關愛。

莊校長的講座《課堂,我與兒童在場》:講了教學中的20個案例,要我們關注兒童的視覺,研究兒童的心理,遵循兒童認知的發展規律。課堂的一切活動都能站在兒童的立場去展開,教師的教學意圖就能與孩子的學習行為產生共鳴,這樣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讓孩子們因為學數學,童年而更加快樂。

莊校長講座中的兩首哲理小詩讓人回味,請欣賞:第一首-----斧頭和鑰匙的故事:斧頭用力捶打鎖,但鎖還是打不開,而小小的鑰匙走過來,輕輕一扭便開了,斧頭驚訝的問其原因,鑰匙回答說:

「我能開啟它,是因為我讀懂了他的心。」第二首-----牽著蝸牛去散步:蝸牛爬很慢很慢,我牽得不耐煩了,然後停在花園裡休息,這時我聞到花的香味,聽到了鳥兒動聽的歌聲,我想:

哦,原來這不是蝸牛牽著我散步嗎?這兩首哲理詩也許對我們教育者以啟示,我們能否做開啟孩子心結的鑰匙?我們能否有好的耐心牽著「蝸牛」散步?

聽了四位大師的課,我充分認識每一次外出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2014.3.18

走進名師課堂

走進名師課堂,感悟全新理念 杜甫川小學肖院玲 在上周末寶塔區教育局舉辦的 中國教育夢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微課程 翻轉課堂教學活動 研討會上,我有幸聆聽了幾位名師的課和專題講座,回想每一位老師的課,真的是讓人受益匪淺。聽他們講課是一種藝術享受,因為他們總能以自己獨有的內在美和外在美感染著學生,震撼著學...

課改匯報材料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

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 北關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匯報材料遊曉茹 尊敬的各位領導 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上午好!感謝各位領導 各位同伴給我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我們北關小學是城關鎮的中心小學,目前,學校有1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100人,教職工45人。根基教育 是我校的核心辦學理念,怎樣才能在孩子們生命的根基上培...

劉偉課改感受

二 創設情境,激發 興趣 性學習的起始點就是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教師不再像一般教師活動那樣,把沒有爭議的定論教給學生,而是本著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 的精神,抓住契機,用心製造 問題場 設定一些問題的情境,利用一定的 誘因 激發學生的 動機,點燃學生 問題的靈感和熱情。三 質疑問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