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方案

2021-09-16 13:49:06 字數 3940 閱讀 4987

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方案(2.0)

一、指導思想

1-1建立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是推進我市教育資訊化應用與創新,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通過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建設在教育資訊化應用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示範性學校,成為教育現代化的樣板學校。

1-2通過建立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使資訊化成為滲透在學校整體工作的有機元素,成為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有效工具。

1-3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實行量的評估與質的考察相結合的方法,重視建立過程的有效性與持續不斷地積累建立成果,使學校在建立工作中實現資訊化水平的全面提公升,為學校自主發展、主動發展、特色發展服務,促進教育資訊化應用與管理向標準化、規範化、常態化方向發展。

二、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機構與標誌

2-1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機構分別由市、區(市)兩級教育督導部門、資訊處、電教部門和教育資訊中心負責。

2-2 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的標誌、標牌、證書由蘇州市教育局統一製作和頒發。

三、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評估方式

3-1學校自評申報與各市、區複評推薦相結合;

3-2申報學校參加評估業務機構組織專項培訓;

3-3市級評估採取網路環境驗收與實地考察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察學校教育資訊化應用方面的突出實績與其業已實現的示範輻射功能;

3-4蘇州市教育局審定、發文、授牌。

四、評估指標

4-1領導與組織

重點考察學校教育資訊化領導力。

4-1-1系統的資訊化領導力

⑴*對資訊化在學校工作中的應用有與學校整體目標相一致的系統規劃、實施方案、過程管理,以及可以估價實效的建立成果。

⑵學校資訊化規劃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評估性,體現學校工作特色,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現代化工作的重要行動綱領。

4-1-2認識與組織的領導力

⑴參加全國、省、市、區(市)教育資訊化活動。承擔舉辦市級以上整合研討活動、資訊化會議的義務。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複評時,應參照上述要求,對不能起到示範輻射作用的學校不予推薦。

⑵校園網建設安全、實用、高效,裝置不閒置;*沒有網路安全事故。

⑶組織面向教育資訊化的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做到有計畫、有內容、有要求、有過程、有反思、有教學設計作品和其他資源開發成果。

⑷*有生態化的校本教育資源體系。

⑸*參加有關教育資訊化的國家級「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有申報表、立項通知、實施方案、開題報告、研究過程和記錄,按計畫完成中期評估,評估等級優秀或良好,或順利結題。

4-1-3執行政策的領導力

⑴*積極落實《蘇州市教育資訊化「十一五」規劃》,有階段性工作成果。

⑵*規範管理和合理使用電教費,無挪用、不用或浪費的情況。

4-1-4 「建立」專項領導力。

⑴*開通《建立蘇州市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專題**》,搭建迎接評估驗收平台。有建立方案、建立措施、建立進度、建立成果,對照標準,自查自評,如實反映建立動態過程。

⑵*提供評估組驗收的材料規範、詳實,有原始資料提供佐證;材料不成體系不予驗收。

4-1-5學校領導者資訊科技素養。*校領導通過教育部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考核,帶頭使用多**網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網路,提高教育效益。

4-2基礎工作

4-2-1硬體建設

⑴*達到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標準,並通過驗收。

⑵*班班有網路顯示終端;供學生使用的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數與學生數之比達到1:8。

⑶校園網有三層交換機、部門級的伺服器和防火牆;重要資訊資源實行備份;佈線規範、合理、安全。

4-2-2資源建設

⑴建立教師普遍參與的生態化的教育資源體系。*有覆蓋各學科的電子教案、課件與基於教育blog社群、教育bbs社群的教學反思和教育敘事;*有各教研組自建的學科專題**(形式不限),資源豐富,基本能滿足教學需要。

⑵*形成學生研究性學習(**性學習)的過程性專題**(形式不限),持續不斷地積累學生研究(**)成果,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⑶積極探索與市教育局「三項規定」精神一致的素質教育資源建設,有開創性的成果。

4-2-3管理資訊化建設

⑴*運用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化標準》示範示範軟體對人事、學籍、資產、教育科研等實現資訊化管理,並且在應用上有獨創性。

⑵使用正版軟體,合理設定管理許可權,無資料安全事故。

⑶學校門戶**做到網路政務公開,能夠利用網路做好網上諮詢和網上辦事等資訊化公共服務。

⑷*有完善的網路和資訊保安防範體系,無重大網路和資訊保安事故。

4-2-4資訊化教師隊伍建設

⑴*全面展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工作,如期完成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考核任務;

⑵舉辦各類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

⑶50%以上的教師利用網路互動技術實現電子備課和基於電子備課的網路教研;

⑷45歲以下教師都能勝任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方式;

⑸網路管理人員經過蘇州市級以上正規培訓,有培訓結業證書,做到持證上崗。

4-3應用水平

4-3-1課程整合

⑴總體水平

*學校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走出「為用技術而用技術」的初級層次,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的層次。

⑵整合課普及率

①當年整合課總量與總課時的比率(25%以上),公式:

整合課總量/學期

總課時/學期

②當年開整合課的教研組數量與全部教研組數量的比率達100%,公式:

開整合課的教研組數量/學期

全部教研組數量/學期

③*當年開整合課的教師數量與全部教師數量的比率(50%以上),公式:

開整合課的教師數量/學期

全部教師數量/學期

④當年開整合課的年級組數量與全部年級組數量的比率達100%,公式:

開整合課的年級組數量/學期

全部年級組數量/學期

⑶整合課質量

①* 全國、省、大市教育資訊化競賽活動獲獎。

②*隨堂聽課:技術和**的運用符合優化教學目標實現的需要;使用技術的過程流暢;技術使用符合審美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沒有為技術而用技術的傾向。

⑷*整合課形態、樣式和成果

有學校編撰正式出版或經新聞出版部門審查批准準印的體現學生整合學習成果的學生學習作品**,如**性學習作品、協作型學習作品**和自主學習作品**等學生學習作品**。

⑸課件質量

*全國、省、大市教育資訊化競賽活動獲獎

4-3-2*德育應用:運用資訊科技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提供德育應用案例、經驗、成果及相關資料。

4-3-3教學管理

⑴*教學設計電子化;

⑵電腦排課與出卷;

⑶*成績管理資訊化;

⑷形成網路環境下的學習化社群。

4-3-4科學研究

⑴課題管理電子化;

⑵承擔有關教育資訊化應用的研究課題:

①*國家級課題

②省級課題

③市級規劃課題

⑶發表有關教育資訊化的**

4-3-5**網頁

⑴*校園**網頁評比獲大市一等獎以上獎項;

⑵*學校**與蘇州教育網、蘇州教育資源網互聯;

⑶*有學科專題**,並與蘇州教育資訊網、蘇州教育資源網互聯;

⑷*建立學校教育blog社群,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網路教學研討,並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⑸*有學生自建的學習型專題網頁;

⑹定期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

4-3-6課外活動;

⑴有網路教室課外活動計畫,做到四定:定時、定點、定內容、定能力要求;

⑵每週定時、定點開放網路活動室(電腦房),原始記錄齊全;

⑶*有學生參加課外網路活動形成的網路作品展示;

⑷開展資訊科技創新與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廣受學生歡迎;

⑸學生參加與資訊科技有關的實踐活動的獲獎情況。

4-4 綜合指標

***專題報道學校教育資訊化情況。

學校或教師開發的資訊化產品及著述公開出版。

參加區(市)各類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競賽評比活動。不參加區(市)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競賽評比活動,不得推薦參評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

五、評分總表

六、評估細則

蘇州市資訊化十二五規劃 定稿 0603

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 十二五 規劃 蘇州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編制 蘇州市人民 批准發布 二o一一年五月 目錄一 背景與環境 1 一 背景 1 1 資訊化是蘇州建設 三區三城 的必然要求 1 2 資訊化是蘇州加快轉型公升級步伐的必然要求 2 3 資訊化是蘇州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2 二 環境 2 ...

關於建立教育資訊化示範校的通知

各縣 市 區 教育 體 局 市直各學校 根據市教育局2010年工作安排,經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建立許昌市教育資訊化示範校活動,該項建立活動是為了推動名校帶動工程和創辦人民滿意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我市教育資訊化應用與創新,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通過教育資訊化示範校建立活動,使資訊化...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調研匯報

江蘇省新蘇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一 學校資訊化建設現狀 1 硬體建設方面 全校所有教學班及專用教室都實現有線寬頻 有線電視和廣播系統接入,實現班班通 26個教學班 12個專用教室 全校電腦數量 台式電腦151臺。其中p4以上配置126臺,p4以下配置25臺,生機比1 7.55。膝上型電腦99臺,課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