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程標準摘要》學習心得

2021-09-01 15:06:35 字數 3147 閱讀 4948

一、學習建議

(一)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的教學,常常把目標單一地定位於教知識;"用教材教"則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態度的過程中。科學課的目標設計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識,這樣,才能把科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有機地和科學知識目標結合在一起。

2.用不同的行為化動詞表述不同型別的教學目標

為了便於考查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主語最好是學生,謂語最好用可測的行為化動詞,而且不同型別的目標用不同型別的動詞。如"知道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會溫度計、簡易風向儀、雨量器蒐集有關資料""體會長期的測量和記錄天氣資料是非常有用的",三個目標分別用"知道""會用""體會",明顯地區分了知識、技能、價值觀目標。

3.盡可能用表現性目標表達需長期積累才可能實現的目標

不可能指望在一節課內就能學會某一種技能或態度。因此,最好把"熱愛大自然"這樣的目標,分解為觀賞植物的花和葉"或"朗讀有關星空的美文"。

(二)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科學課程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自然進行**的態度、技能和獲取關於自然的知識。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

1.低估兒童學習科學的潛能比高估更可怕。兒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他們對花鳥魚蟲、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為。

2.鼓勵兒童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是十分重要的。

3.科學課的教學方法要富有兒童情趣和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教師的言語動作應力求形象、直觀、生動有趣,引導兒童自己得出學習的結論,兒童的有意注意和堅持性尚在發展之中,所以課堂教學形式應靈活多變,課外中長期作業應簡便易行。

 4.尊重兒童在科學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個別差異,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等方面特點,因材施教,幫助他們實現個性化發展。

(三)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教育強調以學生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 ,這些活動應當是學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們學習興趣的、精心選擇和設計的、具有典型科學教育意義的。通過這些活動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一次科學發現、科學**、科學創造的過程。

(四)讓**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建議: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乙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畫,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五)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作為科學課程學習主體的小學生,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科學世界時,會產生無比激情和盎然興趣。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意願,以開放的觀念和心態,為他們營造乙個寬鬆、和諧、民主、 融洽的學習環境,引領他們到校園、家庭、社會、大自然中去學科學用科學。科學課程的開放性,表現在時間、空間、過程、內容、資源、結論等多方面。

(六)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建議:1.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從生活經歷中提出的鮮活問題以及教學與周圍環境的和諧,要能夠根據這些情況適當地調整、補充教學計畫和教材內容。

2.親身介入並認真觀察學生的科學**活動,隨時掌握他們在活動中所取得的進展、面臨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

3.對活動的狀況及時作出判斷,並決定應當採取的指導策略。

4.把確有價值的和學生在**中產生的問題及時地納入教學內容之中,使之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

5.根據學生在科學**活動中的新情況,適當地修改活動方案,調整教學程序,使教學具有靈活性、變通性和針對性。

6.不過早地出現結論,肯花時間讓學生對某乙個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的**,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體驗的機會。

(七)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在一切有條件的地方,科學課程的教學應盡可能地運用以下方面的現代教育技術:1.各種音像資源。

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影、廣播、電視等。2.計算機軟體。

3.網路。

但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是為用而用,首先必須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是教學過程與方式的有機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時候、採用恰當的形式進行,千萬不要濫用。此外,尤其對小學生學習科學而言,親歷**過程、獲取第一手經驗是極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術代替一切。親手飼養小動物的感覺與玩電子寵物的感覺畢竟是不同的。

二、評價建議

(一) 充分明確評價的目的

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於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樣的評價不同於傳統的評價- -單純由教師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分等排隊的做法,勢必引起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時機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2.評價內容的全面化

3.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4.評價時機的全程化

(二) 準確把握評價的內容

1.科學**方面

應重點評價學生動手動腦"做"科學的興趣、技能、思維水平和活動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應重點評價小學生科學學習的態度。

3.科學知識方面應重點評價小學生對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過程和應用情況 。

(三)靈活運用評價方法

主要有:教師觀察、與學生談話、傑出表現記錄、測驗與考試、活動產品分析、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定量表、作業法、短週期作業、長週期作業、評議法等。

學習心得:

通過一學期以來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我對科學課程標準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層。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1、 在理解、運用教材方面,我覺得用好教學參考書是十分重要的。教參是教師制訂教學計畫、教學目標和實施教學過程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要想在課堂上有的放矢,扎扎實實上好一堂科學課,每堂課的活動目標必須十分明確。

那麼活動目標的制定又取決於對教材內容和科學知識的準確把握。因此,吃透教材、用好教參,是很重要的。科學教師許多都是單兵作戰,許多時候許多教師自己都無法把握教學內容。

例如這學期六年級第2單元《我們的地球》和第4單元《探索宇宙》這兩單元的內容都是較難掌握的,知識性非常強,需要教師在課前掌握大量的資訊,並且要對知識進行精確的篩選,然後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系統的學習,否則就是一團亂麻,無法進行正常有效的學習活動。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摘要

總目標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了解科學 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 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 想問題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象 尊重證據 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 愛家鄉 愛祖國...

研讀《科學課程標準》心得

二 注意 式的教學 科學的教學不單單只是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或者說是科學上的相關科學知識,這樣的話這就不是科學課,科學概念 知識的掌握要靠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而得來的,而實驗過程最主要的就是 在做實驗前一切都只是個人的猜想,猜測,是沒有事實來支援的,只有在完成實驗以後才能得到結論,而實驗的過程中如何操...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最新的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修訂稿 第一部分前言 20世紀以來,科學與技術進入了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科學與技術主要是通過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 生活方式 思維方式的變革來推動社會發展。科學使人們永無休止地求索和認識世界,對世界作出解釋和預言 技術則使世界在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