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簡史心得餘尚志

2021-09-01 07:09:13 字數 4281 閱讀 3016

中國哲學簡史心得

姓名:餘尚志

學號:200910510241

班級:計科09

哲學使人明目讀史使人明智

簡介現代社會的人們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追求各種表面的物質奢華,從而導致信仰缺失精神空虛。我們當代大學生現在需要的並不是盲目的加入這樣的行列當中,而是應該靜下心來看書,思考….而中國古代偉人的思想比如孔子孟子的仁和義,墨子的兼愛,道家的「道無名論」等等正是我們最好的方向。

參考資料

《中國哲學史馮友蘭

正文在兩卷本《中國哲學史》中,馮友蘭將整個中國哲學史分成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上下兩篇。子學時代共16章,主要講先秦諸子。馮友蘭認為,自春秋迄漢初,在中國歷史中,為一大解放時代,於其時政治制度、社會組織及經濟制度,皆有根本的改變。

這是乙個大解放、大變動、大過渡的時期,所以出現了諸子並起的哲學發達時代。到漢武帝時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言論思想極端自由的空氣從此消失了。到此,子學時代終結,而經學時代開始。

馮友蘭把從董仲舒到康有為、譚嗣同、廖平為止的時代稱為經學時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國社會各方面又起根本的變化,經學時代也就結束了。這種劃分方法在當時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那時的馮友蘭還沒有接受社會發展史觀點,而用的工具來觀察社會,但他通過廣泛而深入的科學實踐,感覺到這兩大時代的哲學有著本質的差異。子學時代的特點是建造,經學時代的特點是闡述。子學時代奴隸制解體,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興的階級及集團各有自己的社會力量,必須要有自己的代言人。

秦漢以後,政權統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來越完備,很多哲學家「以述為作」,借古代經典為招牌,裝進新的內容,馮友蘭稱之為「舊瓶裝新酒」,從而形成經學時代的特點。這兩大段落的劃分,今天看來,還是經得起考驗的。

在《中國哲學史》中,馮友蘭著重於哲學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認為,中國哲學在論證及說明上與西方哲學印度哲學相比,大有遜色。在中國哲學史中,精心結撰,首尾貫串的著作較少,往往哲學家本人或其門人後學,雜湊平日書札語錄,便以成書。

所以中國哲學家的哲學思想在形式上無系統。但是這並不能否定我們五千年文化積澱中哲學的輝煌成就,這些先賢聖者的成就,是絕對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的。而在這裡,我想討論下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他的學說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不僅被歷代的讀書人稱為「聖人」,而且在現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時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們一直想了解:

孔子本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對於我們當前的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接近歷史上本來的孔子,但同時,我們的認識又不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永遠值得人們重新研究的緣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時地位卑賤,所以學會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經在魯國當過管理糧草和牛羊的官吏。

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認真,一絲不苟。當他管理倉庫的時候,「會計當而已矣」,很認真很仔細;他在做牛羊官的時候,牛羊很肥壯。這就說明孔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認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

這就是乙個偉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奮地學習,從未間斷,自「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沒有間斷過。他的學習態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

不同於現在的一些人以學習作為實現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學習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講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學習中對知識產生一種樂趣。孔子一生就是這樣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可以說是對其一生的一種總結。

孔子一生無所不學,但學無常師。在他一生的經歷中,他曾向當時乙個很小的諸侯國的人學習請教過歷史文化問題,還曾專門跑到東周(今洛陽)問禮,據說還向老子問過禮。

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乙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

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

我想,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裡、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處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一部分是通過言傳,通過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而更多的,更為深刻的則是身教.他的勤奮好學,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學生與後人.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

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乙個學派的創始人。於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來說,如果我們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膨脹無時不在警示著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一、我們要隨時保持學習的心態,因為事物是不斷發展的。

21世紀是乙個「學習、改變、創業」的世紀, 在21世紀要征服別人,必須用知識。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成功是學習的過程。

尤其在知識**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於廢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生存下來,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學習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是創造財富的過程。

二、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問題,因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現實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為「問題」、「困難」。詩有雲: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見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了,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熟。所以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它們,承認「矛盾」的積極作用,既然「問題」在所難免,那我們就可以把解決問題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同樣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

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促使我們彼此加深了解,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關係,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實際上矛盾的發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於盡;一種新的對立統一關係產生。

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係。

《中國哲學簡史》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義,倘使我們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無意義。

各個人對於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別。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啟用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乙個忙碌的資訊時代,仍然需要有乙個哲學的頭腦。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

有些人可能不會相信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乙個人一生的命運和價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書真的可以改變乙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少它改變了我。以往的假期我碌碌無為,無所事事。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哲學家們的淵博,他們的智慧型,他們的底蘊,讓我無時無刻不在為之折服,為之感嘆。然而追逐過後我便深深的思索起來: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獨到的見解?

為什麼他們可以揭示人類和自然最深處的奧秘?為什麼他們可以拋開世俗站在另乙個高度來審視人生?我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博覽群書」。

因為只有在閱讀中我們才能接受思想的薰陶,才能理解哲學概念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就是與哲學家進行思想對話,在思想的交鋒中,才能磨礪我們的思維,激發我們的智慧型。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過:「談話使人敏捷,寫作使人深刻。」練習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有條理的連貫思維和深入分析的習慣。

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人們往往改變了許多習慣,有的人養成了好習慣,有的人學會了壞習慣,有的人則丟到了好習慣。今天,《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不,應該是無數字中外的哲人喚醒了我的鬥智。於是,我又開始了嘗試寫一些東西,一點心得,一種感受,一絲啟發,一種疑問儘管手中的筆已有些陌生,儘管腦中的詞彙已有些匱乏,但我慶幸我又開始培養寫作的習慣了;我又可以用筆來傳遞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擁有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了;我又有一雙可以發現美和感到驚訝的眼睛了。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沒有驚訝的心理狀態,你就發現不了新的東西,也就將永遠生活在乙個沒有變化、沒有發展、毫無新意的世界之中。

我感謝《中國哲學簡史》,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讓哲學成為了我人生的導師,至善的良友。真乃讀書使人明目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啟用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乙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r n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作者 中 馮友蘭著出版時間 2012 12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 總體感覺 最大的感受就是 短小精悍。全書正文雖然只有短短的379頁,卻把中國哲學思想五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講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 第一位教師,只用十二頁,講了孔子八個方面的內容,孔子與六經 作為教育家的孔子 正名 仁義 忠恕 ...

《物理學簡史》讀書心得

物理學簡史 中提到了很多偉大的物理學家,其中有四位物理大師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四位物理學大師的四位話應當作為改進基礎物理教學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理念 1 愛因斯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中學物理教學中乙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使學生能得到這個最好的老師 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從四個方面努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