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患者髖部骨折手術治療體會

2021-08-30 22:41:22 字數 1566 閱讀 4815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我國已進入老齡化,人的平均壽命增高,高齡及超高齡患者逐年增多,1998~2023年筆者手術**髖部骨折病例28例,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男8例,女20例,年齡76~92歲,平均86歲。損傷型別:股骨粗隆間骨折9例,股骨頸骨折19例。

病程:傷後入院時間1h至15d,平均3d。合併症:

術前高血壓病7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腦血栓後遺症3例。所有患者心電圖均顯示不同程度的stt改變。手術型別:

全髖關節置換術16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例,股骨粗隆間骨折動力髖固定5cm,斯氏針c型臂下穿針外固定架固定術4例。麻醉方法:全麻2例,硬膜外麻醉22例,局麻4例。

2結果本組28例手術全部成功,痊癒出院。其中12例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週內下床行走,1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3d下床行走,2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15d下床行走。股骨粗隆間骨折癒合4例。

3討論3.1做好術前的檢查和**,適時安排好手術。高齡患者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腦功能不全或其他系統的疾病,如骨質疏鬆症。

因此,做好術前檢查和必要的**非常必要。每位患者術前常規檢查血細胞分析、尿分析、術前五項、出凝血時間、全套生化、胸部攝片、心電圖等,如發現異常,及時給予相應的**,如無明顯異常,術前1d給予抗生素預防術後感染的發生。筆者不常規應用止血劑,因髖部手術易導致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而導致嚴重併發症。

術後12h常規使用低分子肝素預防靜脈血栓。注:凝血機制障礙患者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2選擇最佳的手術方法。本組28例中有股骨頸骨折19例。

對於高齡患者的股骨頸骨折,假如選擇牽引或外固定**,患者臥床時間長,股骨頸多不癒合,日後出現股骨頭壞死比例較多,且臥床後產生的併發症非常棘手。因此對髖關節型別的選擇非常關鍵。比較人工股骨頭置換和全髖關節置換術後36個月療效,發現全髖關節置換術在髖關節疼痛,活動及功能等評分優於人工股骨頭置換。

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簡單,時間短,創傷小,費用低,恢復快痛苦小,對於選擇人工股骨頭還是全髖關節置換術,筆者主要根據患者身體具體情況而決定手術方案。假如患者在手術前生活可以自理,甚至可以進行輕體力勞動,可以採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本組14例選擇了全髖關節置換,年齡最大89歲,術中輸血量200~400ml全血,術後3年除因其他疾病有2人去世外,其餘患者髖關節功能良好。對於身體情況較差者,應用了人工股骨頭置換。

本組5例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年齡最大者92歲,手術用時約50min,手術出血量約150ml。因本組年齡大,大都有骨質疏鬆,易發生股骨假體鬆動,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時,建議在髖臼側採用生物型固定,而在股骨側採用骨水泥固定,這樣有利於防止假體鬆動,在關節復位時可防止股骨幹骨折。目前行全髖關節或股骨頭置換術,常見的切口有髖關節前路、側路和後路。

各種手術入路均有優缺點。前路手術肌肉損傷小,但顯露不佳,擴髓困難。股骨假體易造成前傾角過大。

後路手術易造成前傾角不足,且後方肌肉損傷較多。筆者多採用改良髖關節外側切口。即從大粗隆頂點上8cm到粗隆下6cm做一縱行直切口。

長約16~18cm。該切口術中可縱行分離臀大肌及臀中肌纖維,不切斷外旋肌,出血少,較快顯露髖關節囊。此切口既可克服前路顯露不佳,擴髓困難及復位困難和假體前傾角過大的缺點,又可避免後路手術要切斷外旋肌,損傷大且容易出現前傾角過小的可能,而且髖臼顯露也較好,可同時兼顧前後關節囊,建議採用。

超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

作者 高四華 醫學資訊 2015年第03期 摘要 目的 超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8月份收取的40例超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手術 對患者圍手術期進行的護理以及隨訪等進行記錄,總結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方法。結果 40例超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經過手術 在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全...

PFNA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體會

簍囊 黧臨床研究 左右,同時每次進行撫觸的時間要長於 最好是控制在 左衡,減少腦組織的無氧代謝,促進顱內神經細胞的修復與再生,還能促使正常腦 右,每日定時進行,至少 次,亦連續撫觸 為 療程。在撫觸時間的選擇組織的血管收縮,減少顱內血流量,降低顱內壓,對於預防腦水腫效果明顯,對上,可以安排在患兒沐浴...

鎖骨骨折手術治療方法體會

摘要 目的鎖骨骨折的 方法和體會。方法 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間收治鎖骨骨折患者共95例,其中中段骨折為78例,外側段骨折17例,急診手術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15例,克氏針內固定加鋼絲內固定術18例,鋼絲單純內固定術9例,鋼板內固定術25例,克氏針內固定加羊腸線內固定術28例。結果對有粉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