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實施措施分析

2021-08-18 12:18:41 字數 3846 閱讀 8268

摘要:實施素質教育,小學語文課該怎麼教?這是當前部分小學教師的困惑。

其實,語文科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小學語文教學本身最具有特徵的規律是什麼?我想,應該是:

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因而,小學語文教學要徹底揚棄應試教育的影響,要嚴格遵循教學本身的規律,構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具體模式,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一、得法於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從小語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大綱規定的語文學科的性質和任務方面看,「得法於課堂」對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必須完成「三讀」。一是讀懂。語文課堂教學要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準確地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比如《窮人》這一課,學生通過自讀、默讀等方式,不僅可以了解到課文寫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鄰居西蒙的過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對不幸的西蒙的那種牽掛,那種同情,從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為。二是讀會。語文課堂教學要以課堂為學生的「訓練場」,讓學生「體驗」課文內容,從而真實地體會出文章的思維感情。

像進行朗讀訓練,可以使學生在課文中的激昂處來個激昂,悲傷處來個悲傷,從而促使學生不僅僅感知外在的美,還能進入內心進行激盪情感的品味。三是會讀。語文課堂教學要帶領學生走乙個來回。

「來」就是上述的「讀懂」、「讀會」,即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回」就是指導學生從思想內容又回到語言文字上來,知道課文是怎樣表達這些內容的,即達到「會讀」的程度,使學生從中學到作者是怎樣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運用各種表現手法表達中心和體現寫作意圖的。如教學《觀潮》,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通讀全文,領會寫法。

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樣觀察的?課文為什麼能給人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②作者是採用什麼方法把「觀潮」寫得栩栩如生的?

通過誦讀欣賞、品味揣摩,使學生明白,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分別從形、影、聲三個不同角度進行深入細緻的觀察,並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從而給我們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下來,學生才能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達到「會讀」的境界。完成「讀懂」、「讀會」、「會讀」這「三讀」,從教學目的要求方面看,這就是語文科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應試教育的陰霾下,我們的語文教學卻始終徘徊在第一二層次之中。

二、得益於課外

課堂教學「得法」的多少,終歸是「課堂」上的事,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充其量只是個典型的例子。語文科是一門工具性、應用性和教育性特強的社會學科。因此,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觀」,在社會中開拓語文學習、鞏固的大後方,把知識建築在這個廣闊的「智力背景」上,構建起「得益於課外」的教學模式。

1.上好語文活動課。語文活動課是語文教學的乙個有機組成部分。

上好活動課,加強課外閱讀指導,首先要把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其次,要激勵學生自學語文書籍的興趣,使每乙個學生在語文世界裡都有自己的生活。第三,創造條件促使學生參加語文的各種小組活動,在活動中讀書,讀書後又在活動中進行創造性的語文勞動。

2.用好生活課堂。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它是運用和學習語言的大課堂。

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必須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去參觀、訪問、觀察、操作……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吸取和積累語文材料,豐富和充實自己的語文學習,如寫《給抗洪搶險前線的一封信》等。

可見,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建立,取決於教師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授之以漁」,並使之在課外得以真真正正地應用、鞏固和延伸,這才能使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軌道上健康地運轉。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斑羚飛渡》教學案例

一、案例設想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好問是知識的窗戶,才能的馬達,創新的動機。質疑,即提出疑問。閱讀中的質疑,是指經過較充分的閱讀感知分析後提出疑問。

心理學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而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語文教學就是教師設法教得學生沒問題,這便是成功的教育。

而現代的教育觀則認為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有問題,才是成功的教育。「知識是乙個過程的結果,又是另乙個過程的起點,它始終有待再考察、再檢驗、再證實,如同人們始終遇到新的困難的情境一樣。(杜威)」所以說,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

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乙個重要手段。有一次,我在上公開課《斑羚飛渡》時,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二、案例過程

師:今天這堂課就上到這兒,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

(這句話我隨便說的,沒指望學生提問,因為快下課了。我希望學生上完課沒有問題,那我可以圓滿完成這堂公開課,準時下課。但事於願違,一學生突然站起來。)

生:我認為「兩座山峰之間相距約六公尺左右」這句話有毛病,其中「約」和「左右」都是對六公尺的限制,都表示估計,只需乙個就行了。

(學生振振有詞)

師:這位同學發現了教材中的乙個錯誤,老師都沒發現,你可真了不起。

(這一表揚可好了,「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學生都來勁了。)

生:老師,「每乙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乙隻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們掉到河裡,怎麼能「粉身碎骨」呢?

師:你真細心啊!作者用詞不準確,是嗎?說得有道理。

(這時,後排聽課的老師頻頻點頭,露出讚許的微笑,我眼睛一亮,計從心來。)

師:同學們,剛才王濤、葉晨同學提的問題很好,你們還有另外的見解嗎?老師希望你們大膽質疑,暢所欲言。

(雖然我知道時間不多了,但我預感接下來會更精彩,所以我繼續問了。學生竟真的一發不可收拾。)

生:老師,我認為 「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好一會兒,懸崖下才傳來撲通的落水聲」,這一句有毛病。流星應當是傾斜的,不可能筆直地往下落。(後排響起了掌聲。)

師:是啊,你真棒!

生:老師,作者寫「有乙隻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沒測準距離,還是故意要逞能」,這句話不好。老斑羚這裡表現的是對生的渴望,是寧死不屈的精神,說它「老眼昏花」或「故意要逞能」是貶低老斑羚。

(掌聲)

師:你為老斑羚抱不平了,是嗎?我贊成你的看法。

(學生笑)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伸出了長長的舌頭。」這一句不真實。

人有可能被感動,那麼狗也可能被感動到嗎?獵狗的狗性決定,它這個時候只能是精神亢奮地追逐、圍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動得驚訝地張大嘴,伸出了長長的舌頭。

師:同學們,你們說呢?

生1:是的。

生2:不,這裡是採用誇張的手法來寫,我覺得無關緊要。

師:各有見解,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就行。

生:老師,傷心崖「像被一把利斧從中間剖開」,「剖開」不如「劈開」。「剖開」

的東西應該比較小。

(掌聲)

師:這掌聲是對你看法的肯定,真不錯!

生:我覺得他們不可理解——他們是來打獵的,但為什麼在羚羊都要摔死的時候

不開槍呢?

師:他們可能是被感動了。

生:如果是被感動了,那為什麼不撤退,放羚羊一條生路呢?

師:就是啊,我也不理解。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伸

出了長長的舌頭」不真實,你看得目瞪口呆了,就根本不會注意到狗和其他獵人了。

生:老師你剛上課時說,斑羚是單獨或成小群生活,可是作者卻說它們有七八十只。

……師:同學們通過研討,發現了課文的失真之處,這是我們這節課的一大收穫,而更大的收穫是同學們敢於質疑教材,探索真理的精神,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繼續發揚。

三、案例反思

古人說:「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受益無窮。」這句話從側面記述了教師向學生傳授方法的重要性。

有的課上,學生質疑十分熱烈,但水平停留在「這個詞語我不懂」,「那個句子我不明白」這樣淺顯的問題上。這就說明學生質疑的寬度、深度以及水平是遠遠不夠的,應切實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教師在教給學生方法的同時,應幫助、引導學生篩選、提煉出重點問題,使學生的質疑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

完成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飛躍。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會學生質疑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常讓「質疑」入課堂,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

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實施措施分析

摘要 實施素質教育,小學語文課該怎麼教?這是當前部分小學教師的困惑。其實,語文科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小學語文教學本身最具有特徵的規律是什麼?我想,應該是 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因而,小學語文教學要徹底揚棄應試教育的影響,要嚴格遵循教學本身的規律,構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具體...

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實施措施分析

一 得法於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從小語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大綱規定的語文學科的性質和任務方面看,得法於課堂 對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必須完成 三讀 一是讀懂。語文課堂教學要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準確地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 窮人 這一...

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 教育法 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 能力 促進他們在德 智 體 等方面生動 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素質教育呢?應從以下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