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21-08-18 04:00:56 字數 2426 閱讀 3285

二、涵面鋪裝層問題

涵面防水層滑移、翹邊、起泡。保護層疏鬆、起砂、脫皮等。產生原因包括:

涵面混凝土鋪裝層,鉸縫間混凝土標號低,板底不平整,動荷載反覆衝擊振動作用下,使鉸縫間混凝土脫落,單板受力使混凝土鋪裝層損毀。橋涵混凝土鋪裝層防滲水能力差,雨雪水由於大孔隙率的瀝青表處面層下滲後,鋪裝層及鉸縫混凝土在凍脹(凍融迴圈)的作用下,混凝土內部產生纖維狀凍脹裂縫而受到破壞。從防水層施工來看主要是由於:

防水層的基層不平整、不清潔、不乾燥;塗刷厚度不均勻,卷材貼上不牢固。搭接封口不正確;保護層和防水層與防水層粘結不牢固,結合不緊密,厚度不均勻。

防治措施如下:(1)施工前,使防水層的基層平整、清潔、乾燥。清油汙、雜質、等。

(2)防水材料塗刷厚度均勻,卷材貼上牢固。搭接封口正確。(3)保護層和防水層與防水層粘結要牢固,結合要緊密,厚度要均勻。

(4)施工前應進行檢查,確定是否達到施工條件。

三、涵節裝配問題

涵節裝配施工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裝配後相臨涵節錯位;裝配後涵身成折線。問題產生主要是由於裝配時控制不到位,基礎不平,座漿厚度不一致;涵節預製場地不平整,或模板安裝傾斜造成的。

對於這種問題的預防應當做到:加強涵節裝配時的控制。裝配前基礎頂面平整到位。

鋪砂漿時用水平管控制砂漿厚度。涵節預製場地平整到位,進行硬化,硬化層頂面水平。模板最好採用定型鋼模。

四、涵頭跳車產生問題

涵頭跳車產生主要是由於涵洞本身與涵洞兩側路基土產生不均勻沉降存在沉降差,涵洞基礎直接設定於地基上,涵洞施工前要事先檢驗基底承載力,使涵洞位於穩定而堅實的地基上,且涵洞各部位屬剛性材料,變形很小,豎向位移主要由於基底土受荷載作用而產生的。涵洞施工週期相對較長,沉降過程在工程竣工通車前基本完成。而涵身兩側回填土方的施工過程較快,填土高試相對較高,又不利於壓實,所以沉降量較之涵身要大得多,這樣就產生了沉降差—導致涵頭跳車。

施工過程控制不嚴是產生涵頭跳車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回填土方的施工,由於涵底兩側水溫條件較差,而且涵洞工程直接影響整個路基工程的施工進度,可能產生麻痺思想,在搶進度的前提下忽略了質量,回填厚度過大,材料選擇不利,壓實不到位等情況極可能發生,這樣涵頭跳車的發生是必然的。

涵頭跳車的防治措施:(1)加強源頭控制,嚴把材料質量關。選擇滿足規範要求的材料用於涵洞工程。

(2)嚴格控制施工程式,減小發生跳車的可能性,按施工規範要求組織施工。(3)抓住關鍵環節,重點防範。基底必須堅實、穩固,回填透水性材料必須分層壓實,達到嚴要求的壓實標準。

壓路機壓不到位的死角,利用振動夯夯實。(4)科學組織施工,避開冬雨季節,盡量安排在枯水期組織施工。(5)採取一定的構造措施,防治涵頭跳車,設定涵頭搭板是防治跳車的有效措施。

(6)加強臺揹回填質量控制:施工工藝、機具裝置、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結構物兩端的臺背填築必須對稱進行,並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

靠近結構物兩側2m以內及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於1m時,必須使用小型振動機碾壓。橫向結構物兩側必須對稱填築,在填築過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層均應做好橫向人字坡和縱向排水。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並保證基坑底部與側壁之間密實、無虛土。

水泥級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內使用完畢。路塹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時,應做好基坑邊坡防護,防止發生意外。

五、混凝土工程問題

(一)混凝土表面缺漿、粗糙、凹凸不平

原因:模板表面在混凝土澆築前未清理乾淨,拆膜時混凝土表面被粘損。未完全使用鋼模板,夾雜其他型別模板。

模板表面脫模劑塗刷不均勻,造成混凝土拆膜時發生粘模。模板拼縫處不夠嚴密,混凝土澆築時模板縫處砂漿流走。混凝土振搗不夠,混凝土中空氣未排除乾淨。

措施:模板表面認真清理,不得沾有幹硬水泥砂漿等雜物。全部使用鋼模板。

混凝土脫模劑塗刷均勻,不得漏刷。振搗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嚴防漏搗,振搗手在振搗時掌握好止振的標準: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氣泡冒出。

(二)混凝土區域性酥鬆,石子間幾乎沒有砂漿,出現空隙,形成蜂窩狀的孔洞。

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原材料計量錯誤;混凝土未能充分攪拌,和易性差,無法振搗密實;未按操作規程澆築混凝土,下料不當,發生石子與砂漿分離造成離析;漏振造成蜂窩;模板上有大孔洞,混凝土澆築時發生嚴重漏漿造成蜂窩。

措施:採用電子自動計量拌和站拌料,每盤出料均檢查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拌合時間應滿足其拌和時間的最小規定。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兩公尺以上應使用串筒或滑槽;混凝土分層厚度嚴格控制在30厘公尺之內;振搗時振搗器移動半徑不大於規定範圍;振搗手進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仔細檢查模板,並在混凝土澆築時加強現場檢查。

(三)混凝土結構直邊處、稜角處區域性掉落,有缺陷。

原因:混凝土澆築後養護不好,邊角處水分散失嚴重,造成區域性強度低,在拆模時造成前述現象;模板在折角處設計不合理,拆模時對混凝土角產生巨大應力。拆模時野蠻施工,邊角處受外力撞擊;成品保護不當,被車或其他機械刮傷。

參考文獻

[1]韓鋒.涵洞施工技術**[j].交通標準化,2023年9期.

[2]陳林.**公路涵洞施工過程中技術控制的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3年10期.

隧道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編制目的 為了保證隧道施工質量能符合相關標準,對盾構法施工的每道施工工序的質量均應嚴格控制,保證各關鍵技術引數達到能控制工程質量標準的範圍。二 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 盾構進 出洞 盾構進出洞是盾構法隧道施工中的一道關鍵工序。在進 出洞過程中,施工環節多,工作量集中,各工種交叉施工頻繁,裝置...

現澆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混凝土蜂窩 麻麵 孔洞 1 產生原因 1 模板表面粗糙並粘有幹混凝土,澆灌混凝土前澆水濕潤不夠,或模板縫沒有堵嚴,澆搗時,與模板接觸部分的混凝土失水過多或滑漿,混凝土呈幹硬狀態,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許多小凹點。2 混凝土攪拌時間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澆築後有的地方砂漿少石子多,形成蜂...

現澆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前言 隨著建築施工工藝改革和建築工業化的發展,框架結構 大模板 滑公升模板等建築體系得到普遍應用,建築工程中現澆混凝土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治現澆混凝土質量通病,成為提高建築工程質量的重要一環。以下就筆者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所發現的幾個典型事例進行分析,並就此提出筆者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