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學與文化的足跡》的感悟

2021-08-08 08:11:24 字數 1433 閱讀 8185

此外,我們都知道宗教對科學的影響也是不榮忽視的,既可以束縛科學家的思想也可以促使科學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推翻了宗教的「地球中心說」,摧毀了宗教的精神支柱,這也是付出慘重的代價的。科學家也就應該具備創新,實事求是的精神吧。

而宇宙宗教情感則是促使科學家不斷的追求,它使得科學家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迷戀,使得他們充滿了好奇和驚奇感,甚至產生了崇拜之情,這就激勵看科學及們探索自然,發現自然,了解自然的樂趣,使得他們甘願為科學奮鬥終身,終生的追求真善美。深沉的宇宙宗教情感可以說是科學家的巨大精神支柱。如今宗教宗教信仰在全世界還是普遍存在的,這就要求我們如何去把握宗教對科學的影響,不應該盲目的信教而失去了該有的創新追求精神。

所有這些例子或許都能證明科學與文化之間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兩者在歷史的銀河裡都是不可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正因為有燦爛的文明而精彩。沒有科學的社會不會有進步,沒有文化的社會永遠不會完整。

科學和文化的結合闡產生了科學文化,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或許值得我們去深究。我認為沒有人文情懷的科學文化是盲目的和莽撞的,沒有科學精神融入的人文文化是蹩腳的和虛浮的。因此必須使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比翼雙飛,必須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並駕齊驅。

這正應該是我們現代人的責任和追求目標。

說實話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是一般,希望老師可以理解,因為我有很多東西都是聽不懂的,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物的歷史發展過程及其成就,什麼量子階梯我都不是很能理解,可能只因為我是文科生,對這些理科方面的知識不是很感興趣,但我已經努力的聽了,而且我把老師的課件看了好幾遍,可惜還是有些看不明白。但我對工業革命等的一些科學歷史還是可以理解的。這門課程中我很喜歡第二章和第三章。

這幾章講到了古典文明的盛衰,中斷,停滯和復甦,涉及很多古代文明知識,像《一千零一夜》,我都很感興趣也很喜歡。其他章節裡面的很多技術發展規律,科技文明,高科技的學習和了解也讓我開闊了眼界,對科學有了乙個更深刻的理解。第五章裡面的近代科學的興起,講到了17世紀的歐洲文化面貌,講到了荷蘭畫派,古典科學的改造,我都非常的感興趣也很感謝能夠接觸到那麼多的知識,這是一種榮幸。

作為乙個大學生,我們有必要去接觸先人們的智慧型,並且最好是能夠轉到我們的現實中來,這些智慧型往往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更加的開闊,更加的明智,幫助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我們的人生。我覺得學習人文這種課程僅僅了解那些歷史是不夠的,更多的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推敲。

我覺得這門課程與一般的人文講座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老師是精心是準備我們的課程的,每節課都會有課件,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和了解,講得很詳細也很有條理很系統化,這是一般的講座是辦不到的。上次我去愈五金教授的哲學的魅力和困惑,講的很淺顯易懂,我很喜歡,我想如果呂老師可以把這門課程講得也很淺顯易懂,或許會有更多學生喜歡的。智者的話往往是很聽不懂的,你說哲學就是每乙個字都可以看懂加起來就不懂得它的意思了,那呂老師的課程裡是不是也包含了很多的哲學思想呢?

最後我想說我很幸運的能選到呂老師的人文精品課程,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至少了解了更多的歷史,科學的歷程,文化的發展過程。我對呂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飲食的科學與文化

飲食的科學與文化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科,至少我個人這樣覺得,相比於那些枯燥理工科課程我更喜歡這樣一門課程,它更注重於生活,與實踐相關聯,與實踐中去體驗。第一堂課老師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一下自己,當我知道自己面前所站的是一位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時心裡特別激動,覺得一定會從老師身上學到許多我曾經不曾接觸到的東西...

論學校管理的科學與藝術

三 現代學校領導要嚴於律已,寬以待人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號令不從。領導治校必須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身體力行重要,大膽正確指揮則更重要,力行與指揮,實質是非權力因素與權力因素的關係。作為領導要能在非權力因素上贏得信任 支援 才能發生權力因素的效應。原則與靈活是是相互相承的,沒有原則是...

教學科學論的侷限與反思

作者 江超 新校園 中旬刊 2014年第07期 摘要 教學在理論的語境中,被構造成一門科學,這種取向是對 教學是什麼 這一問題的側面回答,把教學當成科學導致機械論。教學作為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從各類理論規定中脫離出來,回歸其實踐性與現實性。關鍵詞 教學 教學科學 教學科學論 教學是什麼?這是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