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三輪複習生物基礎知識考前最後梳理 4

2021-08-02 06:07:52 字數 4834 閱讀 4657

四、人體內環境的穩態與調節

1.穩態的生理意義

(1)人體內環境指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

拓展:①內環境=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淋巴

②下列物質屬於內環境成分的是:血糖、抗體、激素

(2)血漿和組織液之間雙向滲透,組織液也可滲透進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漿。

2.神經、體液調節在穩態中的作用

動物體內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同時受神經和體液的調節,這兩種調節協調作用,各器官、系統的活動才能協調一致,內環境的穩態才能得以維持,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機體才能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

(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區別:

3.體溫調節、水鹽調節和血糖調節

(4)人體所需水的主要**是飲水和食物,人體水分排出的最主要途徑是腎臟。

(5)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重吸收。是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垂體後葉釋放的

(6)胰島素通過促進葡萄糖進入肝臟、肌肉、脂肪等組織細胞,並且在這些細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轉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夠抑制肝醣元的分解和非醣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7)血糖調節的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

(8)血糖含量公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多,促進葡萄糖進入肝臟、肌肉、脂肪等組織細胞,並且在這些細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轉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夠抑制肝醣元的分解和非醣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時,胰高血糖素含量公升高,促進肝醣元分解,促進非醣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五、免疫調節

1.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1)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

(2)非特異性免疫是人類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大多數病原體起到防禦作用。

人體抵禦病原體的三道防線分別是第一道防線:**和粘膜;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

(3)特異性免疫是人類後天形成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借助血液迴圈和淋巴迴圈,進行的免疫,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到防禦作用。非特性免疫中依靠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消滅病原體。

(4)淋巴細胞的分化過程:造血幹細胞在骨髓中分化為 b 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為效應b細胞。造血幹細胞在胸腺中分化為 t 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為效應 t 細胞。

(5)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的物質叫做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異物性和特異性的性質。抗原不一定是異物。

(6)抗體是抗原刺激下產生,能夠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拓展:①抗體是漿細胞(效應b細胞)合成的,其化學本質是球蛋白,分布在血清、組織液和外分泌物

②抗原:細菌、細菌外毒素、病毒、花粉、癌細胞

(7)體液免疫的三個階段: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

拓展:①參與體液免疫感應階段的細胞有有吞噬細胞、t 細胞、b 細胞

②在體液免疫中,吞噬細胞在感應階段發揮作用

③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體液免疫的反應階段是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和少量的記憶細胞。

④二次免疫反應產生抗體與初次相比,產生的速度快、數量多。

(8)細胞免疫的三個階段: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

拓展:①干擾素、白細胞介素屬於淋巴因子,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②上述物質由 t 細胞合成;在接受抗原刺激後合成;能夠促進 b 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強各種有關細胞的作用來發揮免疫效應。

(9)當細菌毒素進入人體後,會發生體液免疫。

(10)當結核桿菌、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會發生細胞免疫。

(11)當病毒進入機體後,人體會發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12)過敏原第一次進入人體後,人體內產生抗體吸附在**、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當相同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就會與吸附在細胞表面的相應抗體結合,使上述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增多等,引發各種過敏反應。

(13)過敏反應產生的抗體吸附在**、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體液免疫中產生的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14)過敏反應屬於免疫過強,風濕性心臟病屬於自身免疫病,愛滋病屬於免疫缺陷病。

2.愛滋病的流行和預防

(15)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該病毒主要侵染人體t 細胞。

(16)愛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第八單元生物與環境

一、種群和群落

1.種群的特徵

(1)種群具有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出率和遷入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四個基本特徵。

拓展:①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

②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③**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的種群特徵是年齡組成

④種群的性別比例能夠影響種群密度。

2.種群的數量變化

(2)從組成種群的個體角度看,種群數量變化的內在原因是種群內部個體之間的鬥爭,每乙個體均需占有一定的生存資源,包括對實物、空間和配偶的爭奪,使得在個體數量達到一定值鬥爭加劇,引起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發生改變。

(3)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的條件是食物和空間無限、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等條件。j 型增長的關係式:nt=n0λt ;(4)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因此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

拓展:①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加劇,以該種群為食的動物的數量也會增加,這就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時會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長曲線。

②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為 k 值。

③漁業捕撈需要考慮該種群的增長率問題,原則上說是要在種群數量超過k/2 時進行捕撈,而且嚴格限制捕撈量,有利於有效地保護漁業資源。防治害蟲需要考慮改善環境,以降低 k 值,才能使防治效果最好。

(5)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有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等。

3.群落的結構特徵

(6)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7)生物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①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例如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別有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結構。

②某草地在水平方向上由於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鹼度的差異等因素,不同的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這就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拓展:①森林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與光照強度密切相關。

②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結構與陽光、水、等生態因素密切相關。

4.群落的演替

(8)隨時間的推移,乙個群落被另乙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種類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1.生態系統的結構

(1)有生物群落和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基本型別有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兩方面。

(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四部分。

(4)生物通過食物關係建立起來的聯絡叫做食物鏈。捕食鏈不包括分解者。

2.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的規律及應用

(6)生態系統得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7)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

(8)能量流動特點為單向,逐級遞減。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後面的各個營養級,因此是單向不可逆轉的。

拓展:①能量金字塔呈正金字塔型,數量金字塔一般為正金字塔型,有時也會出現倒金字塔型。

②在乙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與能量流動中消耗能量的關係是營養級越低,消耗量越大。

(9)研究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0)組成生物體的c、h、o、n、p、s 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有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迴圈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

(11)結合「碳迴圈」**,簡述碳迴圈的過程。

拓展:①碳在無機環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鹽形式存在的。

②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二氧化碳形式進行迴圈的。

③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機物形式存在。

④大氣中的碳主要通過植物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

⑤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氣中。

(12)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時進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能量的固定、儲存、轉移和釋放都離不開物質的的合成和分解的等過程。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是能量沿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迴圈往返。

3.生態系統中的資訊傳遞

(13)生態系統的資訊種類有物理資訊、化學資訊、行為資訊三類。

(14)生態系統的資訊的作用:1、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資訊的作用,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資訊的傳遞。2、資訊還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係,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1.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兩個方面。

(3)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並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具有抵抗力穩定性。

(5)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與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多少和營養結構的複雜程度有關。

(6)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指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後恢復到原狀的能力。

(7)對於乙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的強弱是一般呈相反的關係。

(8)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對生態系統干擾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該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另一方面,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能量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

南師附中2019屆高三三輪複習填空題練習3 教師版

2013屆高三數學三輪複習填空題練習3 姓名1.已知集合,則0,1 2.在復平面內,複數對應的點位於象限。3.命題 若a b,則2a 2b 1 的否命題為若a b,則2a 2b 1 4.如圖是某學校學生體重的樣本頻率分布直方圖,已知圖中從左到右的前3個小組的頻率之比為1 2 3,第2小組的頻數為10...

高三三輪複習重點注意問題 精華

一 師生平心靜氣,挖掘潛力。1 教師提前2分鐘進教室,維持好學生秩序,下課鈴響結束後方可離開教室。2 輔導期間不允許隨意進出教室,要麼巡視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要麼在講台上認真備課。給學生解答問題要在教室外固定的位置。老師一定給學生作出表率,教室內堅決不允許玩手機,喝水等。3 保證辦公室內的辦公秩序。...

2019高三三輪語基 閱讀訓練

訓練一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古箏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從琴瑟裡而來的。古箏以其多變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眾喜愛。傳統的箏樂被分為南北兩派,現一般分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a.演化寬厚平分秋色 b.演繹寬廣平分秋色 c.演繹寬厚各有千秋 d.演化寬廣各有千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