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反思

2021-07-16 05:59:19 字數 1333 閱讀 7388

大同區三小學艾立晶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新創的一種新型文體——文包詩,詩中有文,文中藏詩,文詩相融,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王維獨自身居外地,在重陽節這樣的佳節裡那份濃濃的思鄉情懷。其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重在抒情,所以引領學生真正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和詩人的情感息息相通,是學生能動情誦讀詩文,理解詩句含義的前提。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考慮到三年級屬於小學階段的轉折點,知識含量過大,課文分析過於細緻,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此我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以讀為主,讀中悟情,心聲共鳴。

一、以題入手,詩文相融,感受詩境。

一開始,我先讓學生讀課題,然後讓學生回憶上節課學過的四字詞語,通過複習舊的知識引入新課。接著引導學生看課題,課題來自於一首詩,叫做《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引導學生質疑:

這首詩中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做標記,為下一步學習確定目標。並且指出:這樣的文章叫做「文包詩」,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學習文包詩的方法——詩文對照。

確定了學習方法後,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了,讓他們通過自己讀課文,找到每一句詩的意思,做標記,培養動筆讀書的好習慣。

二、聯絡生活,想象體驗詩情

當學生找到每句詩的意思後,學習思路也就更清晰了。然後詩文對照,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第一段,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聯絡生活的方式,來啟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了引導學生入境地體會王維孤獨在外的寂寞,我就問學生:

「如果你是王維會怎麼想?」。通過這樣的提問能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讀出了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

另乙個好方法就是引導他們展開想象,讓學生想得更遠,悟得更深,體會並讀出王維的思鄉之情。教學第二句詩,我逐漸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讀懂了什麼,互相彌補不足,然後在我的引導下全班交流學習感受。這時,教師的角色由引導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夥伴。

教學第三段時,我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產生問題,互相質疑,激發學習興趣。這時,教師的角色由學生學習的夥伴轉換為學生的傾聽者,幫助者。逐漸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後,我抓住重點,指導學生配樂朗讀古詩。

在潛移默化的學習當中,我還滲透了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用詞造句,解釋詞語,積累名句,還進行了課外延伸等等。其中我設計了這樣的說話訓練「我曾經____,也曾經____,還曾經____兄弟們歡聚在一起,多麼令人高興啊」這樣的練習是有別於傳統的訓練的,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一的。又如我讓學生體會過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幸福,讓學生給「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

」中的「興高采烈」換個詞,再來讀句子。這其實就是在組織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啟用學生的語言意識。

當然待我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這節課後,發現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如針對孩子的回答沒有作及時恰當的評價,說話練習還不到位等,有待今後不斷克服、不斷磨練,不斷進步!

每逢佳節倍思親

主備人備課地點 唐明華辦公室 參與人備課時間 徐士林楊文華12.16 授課時間 教學調整 教學內容 23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 興高采烈 扶老攜幼 思緒萬千 天各一方 等詞的意思。2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 借助課文內容,理解詩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聽課反思

學校組織了精品課例展示活動,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乙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 痴迷,更讓我連聲讚嘆,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李芳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引導一年級的孩子學會認真傾聽,李文彥老師引領我們進入童話故事...

每逢佳節倍思親說課稿

城北小學丁愛萍 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3課,它是一篇文包詩。文章主要以故事形式講述了王維在重陽節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文章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乙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簡要介紹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寫...